女报记者在扶贫一线丨乘船坐车搭高铁,安化“金叶子”出行加速度:茶厂女工挑大梁,近10万人致富脱贫

2020-09-24 阅读数 17806

微信图片_20200924152910.jpg

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近日,湖南省2020年“记者在扶贫一线”活动启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从省直新闻单位中选派出20名优秀编辑记者分别深入20个贫困摘帽县,开展蹲点式、体验式、跟踪式采访报道。今日女报社响应号召,派出记者欧阳婷蹲点益阳市安化县扶贫一线。

本期开始,我们推出“女报记者在扶贫一线”栏目,见证精准扶贫历程,挖掘先进典型人物,介绍创新扶贫经验,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乘船坐车搭高铁,安化“金叶子”出行加速度》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说起安化,大家往往会想到黑茶。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里,黑茶产业中的“她”力量不可小觑:一大批妇女走出家门,积极就业、勇于创业,成为带动近10万人脱贫致富的第一引擎。

从水运到陆路再至高铁,小小茶叶不仅见证着时代变迁,也在众多“她”力量的汇聚下,让资江安化段两岸“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盛景再现。

微信图片_202009241537181.png

斑驳的安化黑茶门楼,见证曾经茶商商道的跌宕。

水运时代,茶厂女工成家中支柱

“以前,茶叶是国家二类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都需要政府调控。”9月18日,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副总经理姚呈祥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新中国成立后,茶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换取外汇的重要商品。其中,由安化县生产的黑茶、红茶和绿茶主要用于出口。

姚呈祥今年57岁,从爷爷开始,一家人就以茶叶为生。

1950年,姚呈祥父亲所在的私人茶行和安化另外六家私人茶行以及安化茶叶实验场合并,成立了安化茶厂,受当时的茶叶分管部门“中国茶业公司安化支公司”管理。茶厂生产的红茶由国家调控销往东欧,生产的黑茶则运往西北边境。

从小在茶厂长大的姚呈祥记得,得益于柘溪水电站的建立,茶厂门口早早就修建了一条通往常德的公路,但茶叶的运输依旧依赖水运。

原来,安化茶厂位于安化酉州,地处资江河边,沿岸有十几个码头,水陆运输便利,是安化茶叶加工的重要茶埠。

姚呈祥告诉记者,茶砖生产出来后就装进防潮的木桶,再被搬上船舱,“这些木桶都是茶厂工人在生产淡季时制作的”。由于运输茶叶的货船承载量在60吨到100吨之间,除了利用水流的力量,还需要人力拉动。“以前,江边的滩涂上会开辟一条路,我们叫它‘纤夫的道’,十几个纤夫肩掮着粗麻绳,拉着水中的船前进。”在距离资江较远的地方,茶叶则通过木排从小溪进入资江,经水路到达武汉市汉口镇,再从汉口镇分开运往目的地。

上世纪80年代,安化坪口地区建起了火车站,但相较于更加昂贵的汽车运输,运输量大又便宜的水运依旧是茶叶达到火车站的第一选择。

彼时,姚呈祥子承父业,成了安化茶厂的一名工人,一干就是40年。

姚呈祥至今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男工人的比例很小,更多的还是女工人。“茶厂红火的时候,女工人最多达到近千人。”姚呈祥说,在一斤猪肉的价格还不到一元的时代,女工们“一天可以赚到1.4元左右的工资”。

微信图片_20200924153718.png

制作于1976年的棉布袋子如今依旧存放着茶叶。

陆路时代,老人不再是“拖油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对茶叶的管控放松,茶叶个体私营经济由此兴起,茶叶渐渐成为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

吴建利、王小平夫妇就是“尝鲜者”。

夫妻俩原是湖南白沙溪茶厂的员工,王小平是厂里唯一拥有茶叶出口检测资质的人,而丈夫吴建利则是厂长。当时,厂里主要制作“边销茶”——销往边疆的茶叶,因“边销茶”属于内销,评审标准比出口茶叶低,价格也低,加之常常要催款,这让夫妻俩不再安于现状。

微信图片_202009241537182.png

王小平和丈夫吴建利坚持做传统的安化黑茶。

2000年,吴建利、王小平夫妇辞职创业,做“属于自己的中高档茶叶”。

“我们在益阳市刚开茶叶店时,安化的私营茶厂还不到10家。”王小平回忆,“那时向客人推销黑茶,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客人更愿意购买乌龙、大红袍、普洱等耳熟能详的茶叶”。

之后的一年,待赚到足够的本金后,王小平决定“转战”丈夫老家——安化县江南镇洞市老街。之后,夫妻俩分工合作——吴建利在外管理考察茶园基地,王小平则将租房改造成加工作坊,建立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安化黑茶。

作为安化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洞市片区缓慢的运输速度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在这里,人们生活普遍贫困,有些老人连卫生纸都买不起。

为此,当茶叶采摘到厂后,王小平就将街上的老人集中起来挑拣茶叶,进行粗加工。为了不耽误员工忙活家务,王小平也不规定上班时间,每天只按量计酬。

“有老人说,多亏了我们,她一个月也能挣上几百元。”王小平记得,厂里最忙的时候,有将近60位老人聚在一起工作,因为挣了钱,这些老人在家里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再是“拖油瓶”。

当进出洞市老街的道路竣工通车,王小平的茶叶才终于从船上下来,开始进入“陆路时代”。

不过,由于囊中羞涩,吴建利、王小平夫妇买不起卡车,他们只能租用拖拉机来运茶叶,“去一趟安化县城,要走好几个小时”。这样的日子持续好几年后,夫妻俩的茶叶才“坐”上了汽车,大大地“提了速”。

高铁时代,茶叶成致富“金叶”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安化的茶商、茶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外出工作的人们纷纷返乡,从祖辈手中接过了茶叶传承。

今年40岁的周鑫是安化县清塘铺镇人。2014年,在广州已年入百万的周鑫看中了安化黑茶的市场,返乡建立安化竹鑫茶业有限公司。此后,153户贫困户在周鑫的帮助下成功脱贫。

愈加便利的高铁运输,日益成熟的安化黑茶市场,让更多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速路”。

家住安化县小淹镇的肖孟纯,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婆婆患有精神疾病,每月医药费要上千元,公公患有白内障,家中还有个上学的孩子。她和丈夫只能在家附近做小工,夫妻俩一年的收入不到2万元。

微信图片_202009241537183.png

如今日子好过了,肖孟纯脸上常常带着笑。

直到2013年,肖孟纯成为湖南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包装女工人后,她的生活开始有了奔头。

白天,肖孟纯按时到车间上班,完成当天的任务量。到了中午,厂里会提供四菜一汤的午饭,“一餐只要2元钱”。傍晚下班后,肖孟纯和丈夫一同在田里劳作。“算上工资、年终奖和各种补贴,我一年挣3万元完全没问题,比我老公多多了。”

湖南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凯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为了响应安化县提出的产业扶贫,公司在2018年流转土地时建立了一个茶园,80%的股权出让给4000多名贫困群众,并聘请他们在茶园工作。“一年下来,每人可以增加1000元的收入”。同时,公司还与14个村子达成合作,带动超2万人提高收入。

如今,茶叶已经让“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愿望成为现实——人口103万的安化县,有近40万人从事与黑茶相关的产业;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近10万名贫困群众依靠黑茶顺利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安化县已连续11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在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中更是位列首位。目前,全县发展茶园面积36万亩、茶叶加工量9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20亿元、税收2亿元,茶叶加工企业160多家。

  女报记者在扶贫一线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