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潘晶慧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基层是其成长成才的“大熔炉”。今天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湖南是科教大省,人力资源优势十分突出。2018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37.4万。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基层用人难这一结构性矛盾,省人社厅协同25家省直部门,多次组织高校及基层单位调研座谈,充分借鉴外省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2017年11月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两办”名义出台了《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从拓展工作岗位、健全保障措施、畅通流动渠道、加强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8条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发挥中小微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合脱贫攻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武陵山片区、罗霄山片区等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新创业;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建立体现基层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实际特点的职称评审制度;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发挥基层服务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待遇保障;拓展在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渠道;完善基层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落实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综合配套保障;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加强教育引导,搭建舆论宣传平台。
《实施意见》推出“18条新政”,打造高校毕业生向往的基层“就业磁场”。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对话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外国专家局局长谢春,解读《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看这些利好政策如何为高校毕业生下基层“保驾护航”?哪些优惠政策,能让大学生变心动为行动,也能获取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基层历练,是青年成才成长的最好课堂
记者:中央在201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中央文件出台的背景?为什么专门出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文件?《实施意见》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谢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深化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基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保持高位,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基层招才难,留才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好这一结构性矛盾,200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升基层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动力不足、渠道不畅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国家在总结过去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新一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79号)。
八方引导,为高校毕业生下基层“保驾护航”
记者:据了解,我省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已经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为什么还要专门出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文件?该文件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谢春: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又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是立足全省发展大局做出的重要决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促进基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和人才向城市集中,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弥补基层人才短板、促进基层健康快速发展的固本之策,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二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基层工作经历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基层是青年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我省就涌现出秦玥飞等一大批在服务基层中成长成才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代表。三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现实需要。湖南是科教大省,今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37.4万,约占全国总数的5%,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0%以上。出台《实施意见》,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基层,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记者:请问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谢春:从基层就业类型或单位性质来看,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一是通过给予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以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会保险补贴等鼓励,发挥中小微企业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二是通过各类培训指导、扶贫项目支持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三是通过编制、岗位资源向基层倾斜,简化基层招录(聘)程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四是通过进一步降低招录(聘)条件等吸引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工作。五是通过开辟入伍绿色通道,落实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方面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六是从给予房租物业水电费补贴、创业补贴或补助、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多形式出资注册办企、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有力扶持。七是加大在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各领域的政府购买力度,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八是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记者:请问我省有哪些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如何发挥这些基层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谢春:一是抓好项目实施。在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定向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农技特岗生”公费培养使用工作。二是落实相关待遇。适时提高工作生活补贴,落实社会保险、人员培训等相关政策,给予基本住房保障、专项安家费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满1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可参加职称评定。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每年拿出不少于全省县市区及以下机关招录公务员计划的15%定向招录基层服务项目期满人员,省、市州事业单位每年要拿出一定岗位定向招聘基层服务项目期满人员。对于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自愿留在当地服务的,按有关项目的具体政策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服务期满,且符合条件的人员,3年内在就业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到基层工作,将享受多项优惠政策
记者:请问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谢春:我们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这里,我主要介绍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综合配套保障等大家比较关注,具有普惠性质的政策。一是职称评聘方面。建立体现基层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特点的职称评审制度,侧重考察实际工作业绩和服务基层年限;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或作出重要贡献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晋升职称;对在县乡基层一线工作满10年或作出重要贡献受到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表彰的高校毕业生,可提前2年破格晋升职称。二是工资待遇方面。对到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并高定一至两档;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条件特别艰苦的地区,可在省统一标准的工作补贴基础上再提高100元。三是综合配套保障方面。到我省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不受社保缴纳年限、居住时限等条件限制,将户口自愿迁移到省内就业地城镇;对到农村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所在乡镇或工作单位落实基本住房保符合条件的还可以享受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专项安家费等。
记者: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中城市工作,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谢春:我们这里所讲的基层,并不仅仅是农村贫困地区,还包括更贴近生产一线的地方,既有农村,也有城市。基层工作既包括在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还包括在大中城市的中小微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等等。
作为学生家长,希望孩子到城市工作,主要还是认为在城市的待遇和环境更好,平台更高,机会更多。我们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就业实际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就业总量大,有效岗位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据统计,近年来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0%以上,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基层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二是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到基层工作对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到基层去历练,到生产一线去实践,是高校毕业生一生宝贵的财富,也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三是从个人发展来看,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大有可为。同时,我们在拓展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发展空间、畅通上升渠道等方面,实施了知识更新工程、人才成长计划以及各种遴选、选拔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干得好、流得动”。比如,县以上机关招录、选拔公务员,都对基层工作经历提出了明确要求等等。所以说,各位家长大可放心,鼓励孩子在基层锻炼,在基层成长,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和中坚力量。
记者:刚才您提到要“培育打造1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关于这方面能够否透露更多细节?
谢春: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人力资源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全省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是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芙蓉人才计划”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人社部支持,准备在长沙市天心区建设“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力争实现年内筹建挂牌。更多进展方面的消息,我们将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