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未发现乞讨儿”当惧不当喜

2011-02-17 阅读数 173978

  据媒体报道称,自某些知名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发起“微博救助乞讨儿童”活动以来,北京多地原本寻常可见的乞讨儿童,多已消失无踪,一些大都市“均未发现乞讨儿童”。

  对此,一些“微博救助乞讨儿童”的发起者和支持者十分兴奋,认为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网络在救助乞讨儿中的巨大作用,和“人民战争的无穷力量”,觉得“春节后在城市街头已看不见乞讨儿”是件大大的好事。一些人还意犹未尽,认为不仅应在网络层面再接再厉,还应推动立法等相应配套措施,以“巩固救助乞讨儿童成果”。

  孔子曾经在《论语。里仁》里说,“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对任何好消息,都应综合看待,不能忽视好消息所隐含的负面因素,并对这种负面因素加以关注、防范。

  那么,“街头未发现乞讨儿”,究竟当喜,还是当惧?

  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言,每个栉风沐雨、抛头露面、背井离乡,在街头行乞的儿童,其背后,总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苦衷,这些原因、苦衷有些很简单,有些很复杂,有些是客观原因所迫,有些则是被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所逼迫、所操纵、所驱使,失学、贫困、民工家庭空巢化、生活资料丧失、故乡遭灾、家庭或亲人遭遇意外及不幸,也不排除他们落到某些心怀叵测者手中,成为后者渔利的工具。

  不论这些孩子沦为街头乞讨儿是否出于自愿,有一点是可以断定的,即他们的不幸往往并非偶然的、突发性的因素所致,而是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综合因素所致。不管网络有多少神通,发起和参与“微博救助”的人们有多少热情和能量,有一点几乎完全可以肯定,即年前年后,自发起至今短短几天的时间,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绝不足以解决乞讨儿背后,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综合因素,无法消除产生乞讨儿现象的根源和土壤。

  尽管各界热心人各显神通,一开始所提的“解救”,也被更科学的“救助”所替代,但毋庸讳言,短短几天的行动,所谓“救助”,除了甄别、收容、遣返,能做的也只限于赞助有限的衣食盘缠,这些帮助固然可贵,对于乞讨儿们,却也不过让他们保暖几日或几顿,不足以解决他们的腹心之患,根本之忧,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鱼。这样的“人民战争”,是不可能真正让街头乞讨儿成批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不再行乞的,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常识。

  既然短短几天的“人民战争”不足以消除儿童行乞现象,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乞讨儿一下子从大城市的街头消失,人们“未发现”,就绝对是一件当惧、而不当喜的大事。

  既然造成他们走上街头行乞的问题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那么他们缘何匆匆消失?他们也许不过被简单地从大城市的视野里驱离,流落到小城市和乡村,继续其乞讨流浪生涯;也许仅仅被剥夺了乞讨的“不自由”,贫穷困苦的“不自由”却很少有人过问;他们中有一些人,或许的确被不法分子所控制、操纵,那么在“人民战争”的威慑下,他们人间蒸发,踪迹不见,其安全、处境,不是更应引起每一个人的担忧、关注和刨根问底么?

  短短几天内,不可能消除儿童乞讨现象的根源;轰轰烈烈有余,深度力度不足的网络救助,也难以迅速解开一个个社会包袱的死结,这一切,都理应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识,既如此,人们就绝不应为“大都市街头未发现乞讨儿”而欢呼雀跃,而应一面担心、忧虑,一面严肃认真地探究——为什么?他们到哪里去了?
 

  乞讨儿童 南海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