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校花”上新,妈妈带娃开启追花之旅

2025-04-24 阅读数 5569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赵周舟

四月芳菲,从玉兰、晚樱到紫藤、木绣球,湖南高校“校花”接力绽放,“湖南高校集体开启赏花模式”话题持续占据社交平台热搜“C位”。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观察到,亲子社群中“高校追花攻略”话题热度飙升:雅礼中学1400米蔷薇花墙强势“霸榜”,引发打卡热潮;湖南大学英语广场的紫藤花瀑布刚谢幕,蔷薇与杜鹃又迎来了盛花期。

那么,今年春天不妨带孩子走进湖南高校,在赏花踏青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

一路“芳华”,带娃在湖南大学邂逅百年古建

4月20日清晨,湖南大学图书馆南侧的木绣球花海前,迎来了一波前来赏花的市民与学生。

湖南大学英语公园紫藤.jpg

家住长沙河西大学城附近的姜晓薇有着多年“追花”经验,此刻她正用手机记录女儿在花下的笑脸。“在网上刷到这里的‘雪球’花海后被‘种草’了,所以我特意带娃来打卡。”她指着近3米高的花树说。

东方红广场上,30余株木绣球正值盛花期,洁白的花海与青翠的岳麓山遥相呼应。“木绣球花颜色清新,养眼又护眼。”湖南大学学生谢清常告诉记者,木绣球树较高,想要带娃“出片”的家长可携带折叠梯辅助拍摄。

与此同时,鲜红、粉嫩的月季花正在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门前的护栏前竞相绽放,满园春色点缀在学生的上学路上,同样吸引着不少闻讯而来的亲子家庭。

麓山南路的蔷薇花开了!.jpg

“在湖南大学校区漫步寻花,总能不经意间与独属于湖大的百年古建撞个满怀。” 姜晓薇向记者分享道。毗邻岳麓山、坐拥千年文脉的湖南大学,因开放式的校园格局被誉为“没有围墙的5A级风景区”,也是她家钟爱的遛娃胜地。

“牌楼路的香樟树大道,从江边直接通向东方红广场。漫步其中,就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姜晓薇介绍。校园里一面是现代简约的线条建筑,一面是颇有年代感的复古小楼,五彩斑斓的春花点缀其间,视觉体验特别好。

自卑亭.jpg

“湖大如今还保留了不少‘国保’建筑,比如湖南大学礼堂,兴建于1951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檐上的鸟和花朵图案非常典雅秀美。”为了给孩子讲解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江晓薇已经养成了提前查阅资料的习惯。在她看来,这些藏在校园角落里的历史古建,正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赏花游玩间,自然而然地接受人文熏陶。   

移步换景,乘中南大学“花车”了解历史文韵

作为春日“网红”,中南大学升华楼前的“弯腰”木绣球在今年迎来了全新的面貌。倒塌后重生的木绣球树被精心加固,地面铺设了木质平台和秋千,成为亲子家庭休憩点。

中南大学“弯腰”木绣球.jpg

“这里环境好,既能让孩子们玩耍,又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孙子在校园里遛弯的薛奶奶介绍,西苑花圃可谓中南大学本部校区里的“秘密花园”。4月中旬,百米紫藤长廊如紫色瀑布倾泻,黑天鹅在小池塘里悠闲游水,锦鲤时不时浮上水面,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春景图。

“逛完中南大学,就大致逛完了长沙城。”中南大学校友肖女士告诉记者,在不同的校区遛娃,能收获完全不同的赏花体验。

4月初,中南大学推出了“校车观花”路线图,从岳麓山校区图书馆前坪,到潇湘校区教学楼D座南坪,再到天心校区办公楼前坪直至开福校区大门,一条校车环线看遍红花檵木、玉兰花、海棠、梅花、白樱等等各色春花。车窗成为取景框,随着校车的缓缓前行,一幅声色兼具的春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火车公园 (3).jpg

除了赏花,中南大学各校区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穿过中南大学校本部的阡陌深树,再绕着老图书馆踱过通幽曲径,就会发现在斑驳树影中有两座楼在静悄悄地休憩。这便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设计的民主楼和和平楼,当时新颖的近现代设计元素,交融于两栋楼中,是新时代“上海滩”建筑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我自己最喜欢的是铁道校区(又称天心校区)。”肖女士介绍,铁道校区曾是长沙铁道学院,校园里有一个沉浸式火车博物馆。园区陈列的三台机车跨越中国铁路70年历史,它们分别是1953年的蒸汽机车、1983年内燃机车以及2013年电力机车,车头铭牌记录着长沙铁道学院的建校故事,带孩子来此,仿佛翻开了一本“活的历史书”。

“铁轨旁的有砟轨道铺满碎石,孩子们在这里挖沙挖到过瘾。”肖女士告诉记者,校园里还有一条梧桐路,在4月迎来了最青葱的时刻,带娃骑行其间,穿梭在复古红砖建筑间,仿佛穿越时光。   

芙蓉国里尽朝晖,高校“赏花”成科教亲子游新图景
  “姐妹们,求湖南科技大学赏樱攻略!”“看完木绣球再爬岳麓山,从东方红广场下来去登高路吃小吃,娃超开心。”4月繁花盛开,湖南深挖“赏花经济”,发布14条精品赏花线路。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发现,在“湖南妈妈去哪玩”微信群里,家长们热烈分享赏花攻略,“高校赏花”是热门话题。

长沙妈妈左爱每年都会带娃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进行自然观察。图书馆前两株2005年从湘西深山引种的珙桐,被誉为“植物活化石”。这里温凉湿润的小气候适宜这种第三纪孑遗植物生长,预计半月后“鸽子花”将绽放。作为我国特有珍稀物种,珙桐开花让爱好自然的她们一家满心期待。

从广州来长沙旅游的侯女士本想带娃感受名校氛围,听介绍去了二里半看盛放的蔷薇花墙。之后还带娃去不远处的岳王亭,打卡岳麓山抗战文化园,了解英勇事迹与牺牲精神。

近年来,高校学术氛围与生态景观融合,“赏花 + 研学”成亲子游新趋势。湖南139所高校为亲子家庭提供众多“追花”选择,湖南农业大学油菜花田、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大道、吉首大学武陵山区特色植物园等院校生态景观各有特色,形成“一校一景”的研学教育网络。

赏花场景集生物多样性、文化连续性和科技互动性于一体。家长在赏花时既能引导孩子树立生态伦理观,又能借历史现场培育家国情怀,实现“一景双教”。随着湖南更多高校开放资源共享平台,城市亲子教育正突破局限,在自然与人文中构建立体成长课堂。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