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个“家训村”,半年50万人次“打卡”

2023-10-27 阅读数 42433    赞 1

编者按

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好的家风会推动好的民风,好的民风又会影响好的家风。在湖湘大地有很多家风优良的村庄、社区,今日女报/凤网特别推出“湘村家话”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美好家风故事、传承优秀家风文化,一起向上向善。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这个周末又没得休。”10月23日,在遍植红枫的金井河畔,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金桥村党总支书记易治国感慨地说。这对金桥村的很多干部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常态。

原来,金桥村是远近闻名的“家训村”,每个周末,总有一些研学团队或单位团队来金桥村参观村里的家风家训馆,在村民家门口研读悬挂的家训牌,了解村里的传承优良家风的感人故事。

 image.png

育儿:村民“晒”家训助孩子度过叛逆期

深秋时节,长沙县高桥镇金桥村依然热闹,村旁的金井河无声流淌,岸边的红枫随风轻舞,而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河畔的很多村民家门口,不仅有木刻对联,而且还把父辈传承下来的家训刻在大门口,金桥村的老村部也变成了家风家训馆,吸引很多外村人前来“打卡”。

金桥家风家训馆修建得古色古香,进入大门后,木质走廊上方悬挂着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图”。

走进馆内,满墙的图片和文字让人仿佛进入了“家训”的海洋。在先贤家风区域,展示了曾国藩、左宗棠、贺龙等湖湘10位历史名人的家风故事;在家风传世区域,以实物、音视频多种形式,展示了当地 “罗”“訚”“叶”三个姓氏的族规家训;在百姓家训里,可以看到100个姓氏的家训。10月20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到访时,来自湖南一些高校的学子正在拍摄视频。

“我们村从2014年就开始倡议村民‘晒’家训。”长沙县高桥镇金桥村党总支书记易治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当年,有电视媒体播出了一则新闻,报道一些小孩因为叛逆期不听父母老师的话出现了一些意外,“我们当时看了都很难过”。

“城里孩子有叛逆期,农村孩子同样有叛逆期。当时的村支两委就思考,如何引导孩子听父母老师的话,健康成长,而传承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好的办法。”易治国介绍,金桥村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以“四十八家茶庄”一条街享有盛名。那时期,该村家风家训文化就很繁荣。

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金桥村开始征集“我们的家训”,对金桥村各家各户留传的家训进行总结和提炼,以牌匾的形式挂在各家各户门头。金桥村自此有了“家训村”的美名。易治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学校老师都反映,学生更好管了,精神面貌也变好了。”

2016年,因为村庄合并,金桥村就把闲置下来的一个老村部打造成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家风家训馆。 

示范:村里好故事“走”进家风家训馆

在金桥村的不少村民家门口,都能够看到家训牌匾。

“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诚实守信,勤劳致富”“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不同的家训都透露出当地村民家承的处世哲学、人生智慧。

image.png

有人说,家训写在墙上容易,能够做到并传承下来才难能可贵。金桥村做到了。

“干本分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是金桥村消防巡逻员熊加志家的家训。2016年正月十三凌晨12点多,熊加志跳进冰冷刺骨的金井河,救起一名落水妇女。

熊加志家的家训也是金桥村很多村民的行动写照。

2012年年初,村民曾文奇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脾胃出血,肋骨断了六七根,住院两个月后才回家休养。当年3月某天下午放学时间,还未痊愈的曾文奇在一个水库边垂钓,突然发现一名骑自行车的小学生不小心冲入了水库里。曾文奇没有丝毫犹豫,不顾自己有伤在身,迅速跳进了冰冷的水里,挟抱起落水小孩,奋力游向岸边。后来,曾文奇被评选为“最美高桥人”。

“去年,这个小孩考入了一所‘985’高校。”金桥村妇联主席李照红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小孩的奶奶常说,幸亏曾文奇救了她的孙子。”

年幼时因触电失去双臂的王新平也是金桥村人人称赞的英雄。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学会了写字、骑自行车、游泳,更曾救起了四条生命。“这事既然让我碰到了,我想到救人要紧,我在外面也有很多人经常帮助我。”王新平说。他用行动践行着他用嘴巴咬着笔在白纸上写下的家训:“施恩勿念,受恩莫忘”。

image.png

(金桥村支书易治国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介绍馆里阵列的村民好家风故事。)

家训孕育好家风,这样的故事在金桥村并不鲜见。2010年,村民吴菊梅的婆婆易淑莲不慎摔伤,卧病在床整整8年,吴菊梅每天都将婆婆照顾得细致入微,直到老人过世。2022年,吴菊梅因突发脑溢血中风,她的大儿媳喻莎给她喂水、喂饭、喂药,帮她洗脸、洗脚、擦洗身体,并和她聊天解闷;小儿媳郭青则负责给一大家子做饭,清洗婆婆的衣物等。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发现,这样美好的家风家训传承故事也“走”进了金桥家风家训馆,不仅被本村人铭记,而且走进了更多家庭当中,影响更多的人。

 image.png

传承:“六尺巷”故事有了现代金桥版

“近三年来,我们村里评选了‘五好文明家庭’20户、‘最美婆媳’3户、‘最美家庭’3户、‘清廉家庭’20户。”村妇联主席李照红告诉记者,村里把颁奖仪式要么放在家风家训馆,要么放在村里的明德古井旁。

明德古井也有一段堪比“六尺巷”的故事。明德古井在周边建设过程中不断被“蚕食”。住在井旁的柳伯祥决定自己让出几分地,把古井保护起来。在他的带头下,你家让一点,我家让一点,村里还投资修缮,古井焕然一新。

“把评选表彰选在这两个地方,就是希望用身边的榜样来影响身边人。”易治国说。

同时,金桥村以家风家训馆为中心打造了农家书屋、家风家训陈列室、多功能讲堂等多个板块,发挥身边的大学生和老师的作用来影响年轻学子。

李照红介绍,村里自2018年起开展了“大学带小学,家乡学子情”活动,由返村大学生为村里上学的孩子进行课业辅导,教大家绘画、跳舞,还开展手工、游戏等活动。“近三年,村里参加‘大学带小学’活动的学生达210人次,考上大学的有39人。”

2017年8月,诗人李小军在深入金桥村采访后,以“家训村”为原型创作了歌曲《家风》,并请李亮华谱曲。著名歌唱家王丽达了解后,欣然演唱,随后这首歌在全国各大音乐平台上线。

家风家训馆建起来后,给村里带来了很高的人气。村里结合靠近柳直荀故居等位置优势,发展文旅产业。

如今,到金桥村逛金桥老街、赏红枫、品家训等成为长沙地区周边游的热门线路之一。“每到节假日和周末,研学的学生、亲子游的家庭以及单位团队等纷纷来村里参观、旅游,我们基本没得休息。”易治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因为村干部经常要客串讲解员,闲暇时大家都在苦练普通话。

如今,光练普通话还不够了。最近几个月,村里迎来了来自菲律宾、尼泊尔以及南非的国际友人。“外国友人参观时不时竖起大拇指。”易治国开心地说。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一些村民也开始做起了民宿。本地人王建和郑钧把自己在金桥老街的房子改成了民宿。“我的家训是‘勤劳实干’。”王建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的妻子郑钧以前待业在家,现在在当地建起了茶园,“我们的民宿主推产学研游,不少高校的学生来这住,还能体验培育茶苗、采茶、制茶等”。

村民罗灿林等6人也把自家房屋改造成了民宿。“我们罗氏家训中有‘取与之间,廉耻所属’一句,我做民宿的理念就是‘待客以诚’。”罗灿林说,金桥“家训村”远近闻名,以前有抖音团队入驻,有的团队一待就是半年。

截至目前,金桥村今年已接待游客50万人次。

“金桥‘家训村’是长沙县家风家教工作的一个缩影。”长沙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春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长沙县妇联通过设计“社区讲座+家长沙龙+线上咨询+个案辅导”一对一家庭教育活动、发布家庭教育公益课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深化家庭素质提升工程、家庭文化丰富工程、家庭廉风共树工程、家庭环境美化工程等四大家庭文明建设工程,推动长沙县家庭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迈出新步伐。2022年以来,长沙县妇联共推评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市县级各类典型家庭320余户,长沙县获评2022年度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县、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示范县等荣誉。


编辑:喜之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湘村家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