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代娥:六旬“织女”的锦绣年华

2018-09-05 阅读数 376586

守艺 土家织锦

一晃,昔日年轻漂亮的“织女”今年63岁了。

图/李峰 文/刘立稳

地处湘西边陲的龙山县,从来就是个神秘之地。原生态的山山水水间孕育了各种各样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上期,我们推出的民间音乐“咚咚喹”就诞生在龙山县靛房镇。本期,我们的目光依然没有离开龙山,同样还是民间艺术,同样还是一个山里女子,不同的是,她将以一种美术的方式展示她坚守的艺术阵地——土家织锦。

湘西龙山县苗儿滩镇惹巴拉村是土家族集中聚居地之一,刘代娥是这一带的名人,不仅仅因为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传承人,更重要的是,她的故事深入人心。

 

守艺 土家织锦

服饰上的土家织锦同样不乏时尚。

今年63岁的刘代娥12岁就跟着奶奶学织锦,她与姐姐刘代玉以及妹妹刘代英50余年始终坚持传统方法织锦,而且技艺精湛,因此方圆几十里都知道,“刘氏三姐妹”就是土家织锦的标志性人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氏三姐妹在苗儿滩镇办起了织锦厂。刘代娥回忆说,那些年,她们的产品几乎一直供不应求。然而,跟所有传统手工艺一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土家织锦也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盛产织锦的龙山县倒闭了很多家织锦厂。尽管刘代娥凭着良好的口碑和过硬的手艺苦苦支撑,日子依然很不好过。

 

守艺 土家织锦

不论晨昏,刘代娥总是忙碌在这些梦幻般的线条里。

土家织锦的土家语叫“西兰卡普”,即打花铺盖之意。顾名思义,这就是一项地道的民间手工手艺。虽然一件制作精美的土家织锦要经过纺线、牵线、钻扣、滚线等十多道工序才能编制而成,但在上一代女性手里,这是一项人人都掌握了的技能。只是如今,在年轻女孩眼里,织得再漂亮的花鸟虫鱼也许都抵不过破洞牛仔裤的吸引力……这样的尴尬,很多手艺人都曾遭遇过。

刘代娥说,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感到十分茫然甚至焦虑。也许是热爱与情怀的力量,不论遇上怎样的消费环境,她始终坚持以最好的传统手艺做最好的手工产品。

 

守艺 土家织锦

刘代娥每年都会收徒授艺。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随着国家对民间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技艺保护力度的加大,刘代娥的土家织锦又迅速以一种传统文化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有专家来考察,建议她在材料和图案上加以改进。细心的刘代娥完全接受了这一建议,为了推陈出新,她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图案收集工作。至今为止,刘代娥已收集到传统织锦图纹近200种,可以想见,她所生产的产品将有多么丰富。

2007年,刘代娥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后,为了不让织锦技艺失传,她在村里开办了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年年收徒授艺。

 

守艺 土家织锦

用植物颜料染色,是刘代娥一直以来的坚持。

尽管当下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刘代娥的“固执”却是出了名的——坚持最传统的技法。比如现在化学品染色的织锦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刘代娥不愿随大流。为了让土家织锦保持“绿色本质”,她在房前屋后种上植物原料,或者索性上山采摘植物提炼染料。虽然植物染成的织锦由于工序复杂、成本高,从而导致价格高,但这样的“环保产品”却受到了高端市场的青睐。

 

守艺 土家织锦

图案丰富是刘代娥作品的特点。

在刘代娥看来,土家孩子出生时要用织锦被盖,女孩子出嫁时要用织锦嫁妆,老人大寿时要用织锦服饰……这么重要的东西,需要的不仅仅是安全环保,更是一种虔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质朴仪式感。

  守艺 土家织锦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