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古国埃及与中国很早就有关于陨石及陨石雨的记载。公元前2000年埃及的“纸草书”上就记录了从天外落下来的“石块”和“铁块”。
我国约有700多次陨石降落的文献记载,是世界上研究古代陨石最系统的珍贵资料。
《春秋》上就记载着公元前645年12月24日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城北的一次陨石雨降落:“陨石于宋五”,即从天上落到宋国那个地方的陨石共有五块。这是世界上关于陨石雨最早的记录。
《左传》解释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首次提出了陨石即陨星,比欧洲人认识到这一点早了2000多年。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天宫书》中更明确指出:“星坠至地,则石也。”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1064年发生于江苏宜兴的一次陨星降落,并发现这颗陨星由铁组成。
文章是这么写的: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
文章如实地记录了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常州地区发生的一次陨星坠落的真切生动的情景。陨星的坠落其实与地震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史书上就有记载,只不过是语焉不详,再加上后代唯心主义者又将陨星神秘化,致使有关陨星的记载远离科学。作者身处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能以科学的精神认识并记述陨星现象,实属难能可贵。
本文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作者以极其生动传神的语言,再现了陨星坠落过程中的奇异景象,把科学的道理解释得浅显易懂,让读者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光,睹其形,知其所在。
而且,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历史悠久的国家的古墓葬中,往往发现一些用铁陨石制作的器物,说明古代人早就设法利用陨石了。在河北省槁城县的商代中期古墓中,就曾发掘出一件铁刃铜钺,其铁刃便是由八面体铁陨石锻制而成的。在河南省浚县出土的商末周初的两件青铜武器,其铁刃和铁援部分也是用铁陨石锻制的。
如今大家都知道: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但陨石身上那些神秘的故事依然在为人们津津乐道,想看看这些神秘的天外来客吗?那就来亚洲最大的矿物宝石展——第二届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将于5月15日至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在这里,你将会见到这些神秘的石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