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他火遍全网!带着她自驾21年游中国,网友:超飒

2025-11-28 阅读数 14969

海南的冬日,28℃的暖阳裹着咸湿海风扑面而来。91岁的王瑞森稳稳握着方向盘,目光如炬望着前方,副驾驶座上87岁的尚淑云轻轻扰了扰遮阳帽,指尖划过车窗映出的白发,柔声叮嘱:“老头儿,慢点开,风景咱慢慢看。”

这对从内蒙古自驾南下的白发夫妇,正续写着一段长达21年的“移动爱情故事”。20余载光阴,三台座驾更迭丈量山河,把婚姻过成了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浪漫旅行。

11月23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独家专访这对“神仙眷侣”,解锁他们跨越甲子的爱情保鲜密码。


一次邂逅,解锁婚恋相守新范式

“要是没在三峡遇上那对自驾小夫妻,咱这辈子可能就守着火车时刻表旅游了。”王瑞森的回忆,飘回20多年前的长江之畔。

彼时,退休后的老两口早已习惯结伴出游,两年间坐火车跑遍多个城市,却总觉得 “隔着车窗看风景,像少了点贴心的滋味”。

2004年的宜昌轮船上,一对自驾旅行的年轻夫妇闯入他们的视线——“小两口一路说说笑笑,想停就停,想玩就玩,那种并肩看世界的自由劲儿,我一眼就羡慕上了。”王瑞森笑着比划,眼里闪着少年般的光亮。

彼时,私人汽车还不普及,自驾游还是件“稀罕事”。会开车、爱热闹的王瑞森心里冒出个大胆念头:“咱也买台车,自己开着去旅游!”让他意外的是,不仅老伴尚淑云一口答应,子女们更是全力支持:“只要爸妈开心安全,其他都不是问题。”

很快,一台四驱越野 SUV 成了他们的“爱情座驾”。2004年,老两口的第一次自驾从山西出发,经河北辗转返回内蒙古,20多天的旅程彻底摆脱了时刻表的束缚。

“遇到好看的风景就停车拍照,吃到合口味的小吃就多待两天,不用赶火车,不用迁就别人,那种自在劲儿,以前想都不敢想。”王瑞森的语气里满是激动。

这次旅行,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晚年生活的新大门。从此,自驾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每年保持2-4次出行,从不走重复路线,把平淡的相守过成了流动的诗。


40万公里,爱情在风雨中愈发醇厚

20余载,40万公里,这串数字背后,既有山河壮阔的美景,更有婚姻中最珍贵的风雨同舟。

最让老两口难忘的,是贵州的一次塌方绕行。当时山路被塌方体堵得严严实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王瑞森急得团团转。

就在手足无措时,一位当地人主动领他们绕行,没想到这一绕就是四五十公里的险路,其中一公里路段竟走了三四个小时。“左边是五六十米深的沟,车轮稍微一打滑就可能掉下去,我心里怕得要死,但不敢说,还得哼着歌壮胆——我要是慌了,老伴肯定更害怕。”

王瑞森紧攥方向盘,手心全是汗,而尚淑云没有一句抱怨,只是坐在他身旁说:“老头儿,别急,慢慢开,我陪着你。”

事后王瑞森说,那晚做梦都惊醒了,但只要想到老伴的信任,就觉得一切都值了。这份默契,在另一次险情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河南的一个冬日,他们行驶在五六公里长的下坡路,没减速、没带防滑链的车子突然甩尾。“路只有五米宽,两边都是坡道,左边三十多米深,右边七八米深,车子左右甩了一二十次,我都懵了。”

关键时刻,尚淑云轻声安抚:“老头儿,别慌,我相信你。”这句话像定心丸,让王瑞森强迫自己冷静,借着路边沙堆慢慢减速,最终化险为夷。

下车后,尚淑云一边给老伴擦汗,一边念叨“没事就好”,那一刻,王瑞森深深体会到:“有她在,再大的危险都能闯过去。”

旅途里的温暖,更藏在日常相处的点滴中。王瑞森负责开车、规划路线,尚淑云负责收拾行李、准备食物;

遇到美景,王瑞森会细心帮老伴摆好姿势拍照,嘴里还念叨“我老伴怎么拍都好看”;

在贵州农村迷路时,老乡收留他们吃米渣粥和红薯,尚淑云悄悄把自己碗里的红薯夹给王瑞森:“你开车累,多吃点。”

“以前在家,柴米油盐的琐事难免拌嘴,一出门,眼里只有彼此和风景,什么矛盾都忘了。”王瑞森笑着说,旅途里的苦,因为有了老伴的陪伴都变成了甜;旅途里的乐,因为有了分享而加倍珍贵。

40万公里的路,不仅是地理上的征程,更是婚恋中相互扶持、彼此包容的修行。


一见钟情到白发偕老

爱情需要“共同在路上”

谈及与老伴的爱情,王瑞森的眼神温柔了许多,这段跨越六十余载的感情,始于一场一见钟情的邂逅。

1959 年,在建筑公司工作的王瑞森去同事家做客,偶然遇见尚淑云。“一眼就看上了她,温柔善良,事事为别人着想。”当时王瑞森父母早亡,还要抚养年幼的弟妹,但尚淑云丝毫不在意:“我看中的是他的人,踏实肯干、对我好,日子再苦也愿意跟着他。”

1960 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没有彩礼、没有花轿、没有盛大的酒席,一切都简单而纯粹。“我脱下工作服,换上平常穿的衣服,她也一样,工厂组织科准备了两朵小红花,我们买了十几斤水果糖、瓜子,请同事们聚了聚,就算结婚了。” 王瑞森回忆道。

婚后的日子,平淡却充实。困难时期,困难时期,为了让老伴吃饱穿暖,王瑞森骑着自行车跑七八十里地,去地里捡土豆、拾麦子;最难的时候,他把自己珍贵的中山装(当时价值四五十元,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千元)卖了,换成了粮食。“衣服没了可以再买,老伴饿坏了可不行。

几十年来,他们互相扶持,彼此包容。“她性格温和,从不跟我计较,我脾气急,她总让着我;我身体好点,就多干点活,她干不了的,我全包了。”王瑞森说,尤其是开启自驾游之后,这份相守变得更加鲜活。

“年轻的时候,为了生活奔波,没机会好好看看世界,老了有时间了,就想带着她到处走走,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王瑞森说,每次出发前,老伴都会提前收拾好行李,把路上需要的药品、衣物整理得井井有条;每次到达一个新地方,老伴都会认真记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她记性好,回来后还能给孩子们讲讲我们的经历”。

自驾游给他们的感情带来了新的活力。“以前在家话不多,一出门有说不完的话,聊风景、聊往事、聊未来。”王瑞森说,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着时代的变迁,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陪伴,“从土路到柏油路,从地图导航到手机导航,从小趴趴房到高楼大厦,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富强,也见证了我们的爱情越来越深”。

王瑞森感慨,最好的婚恋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柴米油盐的陪伴,是风雨同舟的坚守,是陪你看遍山河的执着。

如今,91岁的王瑞森和87岁的尚淑云,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计划换一台简便房车,“在喜欢的地方多待几天,自己做饭,更自在。” 未来五年,他们还有很多心愿:再去一次新疆、西藏,看看那里的变化;补游贵州、青海玉树,看看地震后重建的家园;再走一次东北边境线,感受那里的夏日风光……“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就一直开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  

夕阳下,老两口的身影依偎在一起,身后是40万公里的山河印记,身前是未完待续的旅程。这份跨越甲子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守、一程又一程的陪伴中,酿成了最醇厚的模样——这,或许就是“湘亲湘爱”最动人的注脚。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雪炎

图:受访者提供

全媒体编辑:陈寒冰

微信编辑:美伢

二审:陈寒冰

三审:邓魏

  湘亲湘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