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到国外!汝城大姐的混搭“土粽子”火了

2025-11-13 阅读数 14149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刚从湘女新农人村播培训班学到的直播脚本和AI知识,马上就用在直播带货里了!”11月11日,郴州市汝城县伍惠坊粽业负责人范春娇兴奋地告诉记者。

2017年,为照顾患病家人和年幼孩子,她从广东返乡创业,凭着家乡的原生态粽叶资源和一颗敢闯敢试的心,把小小的粽子做出了大文章,“如今,我们的粽子卖到了北京、上海,甚至还卖到国外了”。

微信图片_20251113113449_261_12.jpg

在湘女新农人村播培训班上,范春娇(左一)和姐妹们一起学习直播带货。

从广式风味到湘味改良

2017年,范春娇的父亲和公公相继生病,家中孩子无人照料。彼时,丈夫何春林在广东做工程,她自己经营着店铺,生活安稳顺遂,但家庭的责任让夫妻二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回乡。

回到汝城老家,看着山上随处可见的原生态粽叶,范春娇想起了在广东吃到的美味粽子。“广东那边的肉粽味道好,我们家乡有这么好的原料,为什么不自己做呢?”这个念头让她燃起了创业火花。

但她很快发现,湖南本地传统粽子多为红豆粽和碱水粽,肉粽种类极少,与广式粽子的风味差异较大。

为了让自己开发的肉粽贴合湖南人的口味,范春娇反复改良配方。她选用本地特产的香甜板栗、咸鸭蛋,搭配优质猪肉,研发出蛋黄肉粽、板栗肉粽等特色品种。“所有的原材料都来自本地,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原生态,也帮助周边农户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  

从口口相传到电商直播赋能

创业初期,范春娇的粽子主要通过线下门店和微信朋友圈售卖,再加上食客的口口相传,慢慢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我们的店铺离县城有三四十公里,很多县城、市里的人特意开车过来买。”回忆起最初的创业场景,范春娇仍历历在目。

2020年,汝城县开展乡村电商培训,范春娇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这次培训让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第一次尝试了直播带货,做起了短视频账号,推广自家粽子以及其他农特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仅粽子每年可销售几十万元。

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因为不懂图片处理技术,我们没办法满足电商平台的图片要求,错失了长期合作的机会。”范春娇说,这让她深刻意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251113113450_262_12(1).jpg

范春娇在培训班上认真学习。

今年,范春娇参加了湘女新农人村播培训班,收获颇丰。“老师教了AI工具的使用,还有抖音直播的脚本编写、留客话术,之前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工具串联起来,现在都理清了思路。”她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擅长面对镜头推广产品的人,但这次培训给了她底气。

随着销量逐年攀升,范春娇发现,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打破地域和季节的限制,今年,她和丈夫何春林投资100余万元,在汝城县工业园建起了加工厂,生产粽子、年糕等产品。

“以前我们是家庭作坊,很多平台和超市都上不了。现在要做‘正规军’,工厂化生产更卫生、更规范,能满足更多渠道的要求。”范春娇介绍,新厂房采用流水线作业,将有效解决粽子季节性销售的难题。她计划通过平台推广,让粽子全年都能热销。“我们不仅想自己赚钱,也希望能带动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去,让更多人知道汝城的好味道。”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