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湘江北去,荡开万里碧浪;巾帼东望,擎起一寸丹心。
当十月的秋风把湘江的稻浪吹成锦绣,湘妹子正以芙蓉为佩、以家国为鞍,把“小家”的温柔揉进“大国”的铿锵——天山脚下,她让足球飞过雪线,把“女性自强”写进边疆蓝天;湘西庭间,她用槌音敲散偏见,把“民族团结”写进绿水青山;戈壁教室,她把家乡的月光揉进粉笔,让“文化润疆”生根发芽;长沙巷口,她推着轮椅与朝阳并肩,把“慈善中国”化作日常善行;湘江烟火,她把镜头对焦外婆的皱纹,让“乡愁”与“国潮”同框刷屏……
10月1日至8日长假期间,今日女报/凤网、湘妹子全媒体特别推出“巾帼心 家国情”国庆专题报道,共读湖湘女儿把巾帼初心融入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
巾帼心 家国情③
从三湘之畔到天山脚下,
她用地理课堂点亮戈壁星光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三尺讲台上,承载的是家国期许,是湘疆两地人民的深刻情谊……”10月3日,伍勇向记者回忆起两周前自己作为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时的场景,心中仍是激动不已。
伍勇是湘潭市第一中学的地理老师,去年,她跨越三千公里,前往吐鲁番任教。一年来,她以乡土案例激活课堂,用分层教学托举希望,还化身教研“火种”,在丝路古道上用教育智慧写下“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动人故事。
以乡土案例为引,把家乡与远方搬进课堂
对教育援疆,伍勇早已心向往之。
这份向往源于湘潭市一中与吐鲁番市高昌区二中多年的结对共建。这些年,新疆的师生常来湘潭交流,湘潭的老师也一批批踏上援疆路,两地学生书信往来、互赠礼物,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的情谊,深深触动了有着20余年地理教学经验的伍勇。“想为教育均衡发展尽一份力。”伍勇说。
2024年,伍勇递交了援疆申请,跨越三千公里,成为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的地理老师。
△伍勇和高昌区二中的学生们合影
伍勇说,初到学校时看到窗明几净的教室、齐全的教学设备,还有孩子们的淳朴热情。与他们相处不到一周就会分享自己的手作和小吃,伍勇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同时,教学压力也摆在了伍勇的面前:班级90%是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学业基础薄弱,就连基本的地理术语都需要逐字板书、详细解释。
怎么让孩子们跟上进度、爱上地理?伍勇决定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把“家乡”与“远方”搬进课堂。“教区域发展这一课时,我就用学生们熟悉的吐鲁番葡萄种植、火焰山黄面烤肉作为案例。”伍勇说,考虑到学校里的孩子绝大部分还没有走出过新疆,她也会穿插讲湖南的乡土文化、特色美食和各大高校,开阔大家的视野。“既要让他们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也要让他们热爱家乡、愿意建设家乡。”
“我不愿意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伍勇说,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基础的学习进度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同时安排学生结对帮扶。这让那些垂头丧气的学生逐渐有了精神头,不再依靠死记硬背,“而是学会联系、分析地理现象,真正对这门学科有了兴趣。”
△伍勇和高昌区二中的学生们
渐渐地,课堂有了明显变化:曾因语言障碍沉默寡言的学生,会在课后举着手绘的“产业链地图”追着提问;总爱趴在最后一排的孩子,会主动分享自己考试进步的喜悦,更让伍勇惊喜的是,不少学生开始规划未来——想考湖南的大学,想学更多的地理、人文、经贸知识。“有的同学甚至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湘疆两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创意想法。”
一年时间里,孩子们的变化显著。成绩刚过及格线的平行班,在全区联考里出了一个第一名;在备课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昌二中的高一地理成绩在历次全市统考中排名靠前,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
当好教研“火种”,带出一支留得住的队伍
在学校,伍勇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着,她欢迎大家能随时推门进来,聊聊教学里的困惑,说说学习上的难题。“造血比输血更重要,培养优秀教师,才是教育援疆的重要意义。”
今年,伍勇多了一个新身份——高昌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兼任高中地理教研员。为了胜任这份工作,她不敢懈怠,搜集各地教研案例、深耕知识储备,走访学校调研校情、师情、学情,把当地教育现状摸得透彻。
由于频繁“下校”走访,让伍勇成了区里教师口中“最盼着来的人”。“每次听完课,她总会坐下来和我们掰开揉碎地聊。”一位青年教师说,伍勇会把精心整理的课件模板分享出来,结合当地学情拆解教学理念,手把手教大家调整教法学法,甚至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研讨方向都梳理得明明白白。
△伍勇和当地教师们交流
一名援疆教师的“传帮带”,就是一群青年教师的“引路灯”,更是一片疆土教育的“火种”。新建成的高昌区三中地理师资薄弱,伍勇得知后主动“扎根”,跟班听青年教师的课,课后一对一“把脉问诊”。在她指导下,这些教师的课堂渐渐有了活力,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高昌区二中的老师朱红备战全市竞赛时,伍勇更是成了她的“专职陪练”。每天结束日常教学后,两人在办公室里逐字逐句磨课:从融入吐鲁番本地地理元素优化教学案例,到模拟竞赛现场推敲课堂节奏、重难点讲解。最终,朱红凭着扎实的设计和生动的呈现脱颖而出,拿下全市一等奖。
△伍勇与当地教师参加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展示交流活动
如今,伍勇的足迹遍布高昌区的每一所高中学校,送培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把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她说自己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想让这里的教研活动更具特色与专业,以优秀教师带动学科发展,即“培养一个,带动一科,成长一片。”。正如她所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当知识的清流汇成江河,戈壁也能开出春天的花。”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