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八红旗手⑫】李柏霖:95后乡村女教师带孩子创作一千多首诗

2025-03-05 阅读数 16168

编者按:

她们是时代的先锋,是湖湘大地的巾帼楷模,用智慧与担当诠释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涵,以奋斗与奉献书写着新时代女性的壮丽篇章。

她们是科研前沿的探索者,以创新之力突破技术瓶颈;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用科技与汗水铸就希望田野;是基层治理的领路人,凭初心与智慧守护万家灯火;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借书香与爱心点亮精神灯塔……

在202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今日女报/凤网特别推出“湘女奋进·WOMEN向前”专题报道,聚焦这些优秀女性与集体的奋斗故事,用文字记录她们的高光时刻,用镜头定格她们的最美瞬间,见证巾帼风采在湖湘大地的绚丽绽放。

62601388424f7fd5d4e828e8d014d273@100Q_680w

整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郭玲

“棉花吐出了丰收。”“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句子,出自一群八九岁孩子的笔下。他们是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野诗班”的小学生们。

“田野诗班”的灵魂人物是这所学校的语文教师——李柏霖,一个爽朗、爱笑的“95后”姑娘。2017年,她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怀揣对家乡的热爱,来到粟裕希望小学当语文老师。

乡村孩子能写出什么样的诗?写诗能让乡村孩子得到什么?或许七年前的“语文教师”李柏霖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答案,然而今天,她有足够的底气说:“诗歌对于大山里的孩子而言,就像一扇扇心门。叩开这扇门,你会看见他们多么爱这个世界。”

创新教学方式 用诗歌为孩子点灯

“我刚执教时,发现班上的留守儿童很多,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因父母离异而自卑,有的因亲人患病而焦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烦恼……”李柏霖向记者介绍,会同粟裕希望小学作为一所乡镇学校,有学生13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数量占一半以上。

面对这些现状,李柏霖想该如何走近他们、陪伴他们。语文课上的“比喻句”练习,打开了她的思维。

她看到孩子写下这样的句子:“傍晚/我伸了伸懒腰/趴在奶奶背上/黄昏学着我的样子/也伸了伸懒腰/趴在了山上。”于是,李柏霖有了一个想法——写诗。

她带孩子们一起阅读经典书籍,去看湖泊、山川、田野、花朵,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慢慢地把这些细小的感悟变成文字,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奇妙语文之旅。

会同“田野诗班”正是李柏霖带领孩子们成立的。

自2017年任教以来,李柏霖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将诗歌带进了课堂,在校内先后成立校园诗社、田野诗班,指导留守学生创作诗歌,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了诗意的种子,用诗歌照亮乡村儿童心灵。

“您像小花,有无尽的美丽;您像阳光,有无尽的温柔;您像书本,有无尽的知识;您像园丁,哈哈哈哈,她还有无尽的美丽的小花。”教师节前夕,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五年级一班的龙梦瑶写下一首童诗,作为教师节的小礼物,送给她敬爱的老师李柏霖。

配图.png

构建诗性教育 做乡村振兴生力军

四年级的小舒(化名)写道:“我是一棵树/只有叶子陪我/秋天叶子落下/连叶子也离开了。”李柏霖说,这首诗全篇没有孤独二字,但满目都是孤独,看得人格外心疼。

当李柏霖看到小舒的诗,她给了小舒一个拥抱。孩子紧紧地抓住她的衣袖,低声地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他很想爸爸妈妈,想扑进他们的怀里倾诉。

“我无法改变孩子们目前的生活现状,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从文学中汲取生长的力量,转变看待问题的方式。”李柏霖希望,在孩子们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

不知不觉间,李柏霖办公室里的学生作品已经堆积成山。这些作品更多是作为符号,一个象征着让乡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质量的符号,让人们看到了新时代崭新的乡村教育风貌。乡村教育改革的战鼓已经擂响多年,但对于乡村孩子而言,城市化的趋势和模式、过高的教育期待和评价标准,都是他们难以跨越的“学习障碍”,久而久之,便会令他们逐渐失去自信,也失去对未来的期待。

如何让乡村教育改革真正促成乡村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李柏霖的答案是:“回归乡土,脚踏实地。”“在世界教育即将进入‘3.0’时代的当下,我们有些乡村教师甚至还没弄明白‘2.0’是怎么回事。城乡教育的巨大鸿沟,不仅是乡村学生面临的困难,更是乡村教师面临的挑战。只有教师先转变观念,真正接纳并融入乡村这片土地,学生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长节奏。”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李柏霖构建起以“诗性教育”为教学改革支点的乡村素质教育新模式。

“我的家乡,房前屋后种满了金灿灿的橘子,可甜啦!我想邀请在座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去我的家乡,教我们写诗!”2022年11月20日晚,李柏霖和七位小诗人在“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亮相,山里学生的才华和潜力被更多人看见。2023年2月,她牵线搭桥,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会同工作站在学校成立,“大作家”“小诗人”牵手诗歌创作与语言文字教学。

七年来,李柏霖指导孩子们创作了1600多首诗歌,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了诗意和希望的种子。“乡村振兴离不开乡里娃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自信,他们虽然出身农村,但一点也不比别人差,更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有所作为。”她说。

1149cf5335d7038b259f403e27b6d8ee@100Q_680w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