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彭敏
春节临近,又到了消费旺季。近日,有不少市民发现,在自己经常光顾的网络平台上,一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总是比别人高;换个手机登录网购APP,同一款商品的价格居然会相差几十到上百元……
不用疑惑,你被大数据“杀熟”了!“大数据杀熟”并不是新鲜事,同一款产品或服务,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高,难免让人觉得是被“割韭菜”了。“依法严惩平台强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低价倾销、强制搭售等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引导平台经济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特别提出要严惩“大数据杀熟”这一行为。
对此,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对抗“越用越贵”“越看越烦”的算法攻略。如何避免被“杀熟”?一起看看吧!
现象:不少人称被“区别对待”
在长沙工作的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在某旅行APP上的经历,她发现自己长期使用该APP预订酒店,价格却比新用户高。“我有一次提前一个月预订酒店,看到价格比新用户高了近50元。”陈女士一开始以为是平台针对新用户偶尔的促销活动,后来多次比较后发现,老用户似乎总是被“区别对待”。
另一位市民小慧也有类似经历。她在某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时发现用自己的手机下单比用妈妈的手机下单要更便宜,平台还时不时会赠送优惠券到小慧的账号里。“我妈妈用这个平台购物的频率比较高,我也是偶然发现有这个现象,一开始以为是巧合,但接连多天都这样后,感觉就是被‘杀熟’了。”小慧说。
大数据“杀熟”,其实是网络平台利用算法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支付能力等数据,然后为消费者“量身定价”。“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你看到的价格会比别人高得多。”绿盟科技数据安全咨询专家曾令平说。
经历:年轻人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
正因如此,“用算法打败算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算法驯化”的实践。他们通过评论点赞,主动寻求多样化的信息流,建立“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
记者注意到,在“小红书”上搜索“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有超过2995条笔记提及此内容。网友慕慕学习后分享成功经验,她告诉记者,她先搜了春节期间福州到北京的往返机票大约需要3100元,她在剪贴板复制粘贴文案“哭穷”3小时后,再打开软件,发现包含基建燃油总价为2500元,便宜了近600元。”
不只是机票,在网友眼里,酒店住宿、服装、日用品、网约车等领域,都可以使用此方法。除了在剪贴板复制粘贴文案“哭穷”,还有将不常用的软件卸载的方法。
在校大学生韩同学向记者透露,他此前打某款手游游戏经常输,在卸载停玩一段时间后,再次下载该游戏软件,胜率却会大幅提升。
“我猜是大数据识别到我的账号不活跃,为了吸引我而做的调整,那么这一方法在网购等消费领域同样适用。”韩同学介绍,他会轮换着使用不同的打车软件,假装自己为“新用户”。“我觉得是有用的,因为朋友常说我的打车费用比他们便宜。”
网友小李也分享了攻略。他向记者透露,每次购物前会先清理浏览器缓存并启用隐身模式浏览商品页面。“关闭应用不必要的权限,比如位置信息和服务通知等,以限制平台获取过多个人信息的能力。”此外,小李还创建了多个不同的账号用于不同目的,例如一个专门用来比较价格的新手账户。这样做的结果是,当他用新账户查看同一款产品时,往往能获得更低的价格或者首次购买折扣,有效避免了使用老账户购物被收取更高费用的情况。
回应:
不会针对用户区别定价
针对“大数据杀熟”现象,部分热门平台也给出了回应。
美团平台客服表示,不会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区别定价,“不同的登录账号搜索相同产品出现价格不同,可能是因为不同账号下的多种优惠券存在不同的叠加组合可能,也有可能是因为产品归属于不同商户”。
携程旅行工作人员则说,机票价格在不同日期搜索时存在差异,是因为票价随订随售,每次以预订时的价格为准。“除了本平台,其他平台也在同步售卖同一航班的机票。若遇乘客退票或改签,之前购买的该价格的票会重新放出,导致价格变动。”工作人员还说明,不同型号手机购票价格本身并无区别,但部分客户可能享有优惠券或符合特定条件的特惠票,因此最终显示的价格会有所不同。
支招:
消费者可采取以下主动策略
那么,大数据杀熟的运作机制是什么?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师王伟策指出,在使用打车、订酒店等平台时,平台会读取用户的历史消费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算法来分析用户可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并据此向老用户推荐价格可能更高的商品或服务。
王伟策强调,“尽管一些网友分享的攻略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在面对更高级的算法时,这些攻略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因此,他建议消费者要高度重视个人隐私保护,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一旦遇到疑似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况,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自身权益。
此外,王伟策表示,“现代算法反应灵敏,若长时间不清理浏览记录,之前的信息可能已被算法记录下来。因此,建议消费者在浏览网页后或至少一两天内及时清理相关记录,以最大程度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建议:
破解“大数据杀熟”不能只靠消费者反向驯化
2024年11月底,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称,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其中要求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通知明确,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认为,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按照现行法律,平台给新用户补贴、推出没有指向性的随机补贴,以及差别化调整折扣力度等还够不上价格歧视。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磊表示,大数据“杀熟”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实施的垄断行为对市场竞争、消费者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胡鹏辉表示,要根治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强化政府监管是应有之义,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对网络平台的指导与监管力度,其次是强化对于平台企业的价值引领,从长期性、人民性的视角来看待企业利益和发展观。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马弋飞认为,“大数据杀熟”表面上是一种算法主导的不公平,但本质上仍然涉及传统的企业道德和商业风气问题。要治理这种现象只依靠行业自律效果有限,还是要通过行政、立法等强制力手段来重点整顿,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才会精准、高效。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科普时报、法治网、潮新闻、中国青年报、海峡都市报等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