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53年,湖南省民主妇联正式成立;2023年,湖南省妇联成立70周年。
为全面展现党领导下的湖南妇女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湖南妇联组织发展的光辉岁月,激励新时代妇联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湖南省妇联、今日女报/凤网融媒体中心推出“七十芳华正青春——湖南省妇联成立70周年”专栏报道及VR云展厅,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化讲述湖南省妇联70年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一代又一代妇联人用丹心和汗水浇灌妇女事业之树,书写无限忠诚、接续奋斗的壮丽篇章。
“娘家人”扫盲获国际荣誉,引领姐妹打开“学门”与“财门”
整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邱雨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沙兴起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潮。
【大事记】
1978年12月2日,湖南省妇联主任曹瑞武号召全省妇联组织引领广大妇女尽快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湖南妇女扫盲教育重新走上正轨。
1979年1月6日,省妇联、省教育局给各地(市)县妇联、教育局发出《关于抓紧做好扫除文盲工作的通知》。确保在1980年基本扫除妇女中少年、青年、壮年的文盲,同时普及小学五年教育。
1985年,根据改革开放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和妇女学习文化技术的迫切愿望,湖南省妇联联合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等九个单位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妇女学文化、学科学、长才智、争贡献的活动(简称“双学”活动)。
1989年6月,湖南将农村妇女“两学”活动改为“双学双比”活动。
1987年9月8日在法国国际扫盲日庆祝会上,国际扫盲评奖团授予湖南省妇联“野间扫盲荣誉奖”。1990年11月7日-10日,在全国妇女扫盲工作暨首次“巾帼扫盲奖”颁奖会议上,省妇联荣获“巾帼扫盲奖”先进集体。
【故事汇 】
劝学有“方”,近77万妇女脱盲
1980年,在湖南省教委召开的全省农民教育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妇联副主任张桂兰强调:“扫盲工作要突出重点,要确保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扫除村妇代小组组长、女劳模、三八红旗手中的文盲,把扫盲和扫科盲结合起来。”这也为妇女扫盲教育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农村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改革完成后,省妇联调查组于1984年至1985年1月,分赴常德、衡阳、株洲等地对农村改革后妇女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全省妇女中有640万文盲、半文盲,占文盲总数的71%,其中16~40岁的青壮年妇女文盲有170多万,占妇女文盲的26.5%。根据这种情况,“两学”活动初期,全省以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为主。“两学”活动还对个人脱盲标准、基本扫除文盲标准、各地(州)市应完成扫盲任务数提出了量化指标。
各级妇联把开展这一活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扫盲活动,做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株洲县妇联开展了“百日识千字、造百句、写十篇”活动。县妇联与各乡政府配合,举办368个妇女识字读书班。全县1683名妇女干部和40岁以下的妇女文盲、半文盲都参加学习。通过学习,有12820名妇女脱盲。而桃江县青壮年妇女文盲率由10.1%下降到4.27%,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个青壮年妇女基本无文盲县。
1985年-1988年间,根据妇女特点和要求,省妇联、省教科所等单位联合编写了《农村妇女文化技术课本》(试用本),供全省“两学”活动中,组织妇女学习。全书共44课,计一万四千余字。其中生字约一千五百个。省妇联编写小组也因此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全省各级妇联争取到财政和有关部门支持,筹集经费300余万元,为“两学”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到1989年1月,全省累计扫除妇女文盲76万多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率由26.5%下降到10.3%。
省妇联、省教科所等单位联合编写了《农村妇女文化技术课本》(试用本)。
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在省妇联的倡导下,各级妇联干部发扬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徒步数百里、走村串户发动群众上学读书的“劝学”精神,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劝学”活动,全省有29.25万人投入该活动中来。
怀化地区结合人口普查工作,组织各级妇联、社教干部以及中小学师生共24800余人,对64500多名青壮年妇女进行逐户动员,使她们都进入了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学习。淑浦县是向警予烈士的故乡,溆浦县各级妇联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盲则愚、愚则穷,治穷必先治愚”的道理,一方面让1100多名妇女干部深入到各家各户劝学。从1985年以来,14880名妇女先后被劝进了扫盲学习班,其中有14693名妇女脱了盲。这些“重见光明”的妇女,有10285人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其中4568人还成了种、养、加工业能手。
据统计,仅1990年一年,全省共办扫盲班22500个,参加学习的文盲半文盲妇女达29.8万人,有23万青壮年妇女文盲半文盲脱盲,超额完成了年初提出的“以扫除20万文盲的出色成绩向国际扫盲年献礼”的目标。
脱贫有“法”,农家女争做“千元大嫂”
1985年,全省开展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学、长才智、争贡献活动,这是土家族妇女在扫盲班学文化。
1985年,湖南省开展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学、长才智、争贡献活动,上图为土家族妇女在扫盲班学文化。
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经济重心转移,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妇女积极走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并主动配合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帮助妇女开展多种经营,培养以妇女为主的专业户、重点户。
1985年全省农村开始第二步改革,中心任务是促使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转变。虽然广大妇女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文化技术水平素质偏低,多是用传统方法生产粮棉油,饲养猪鸭鸡,往往养鸡鸡瘟、喂猪猪死,在致富路上屡屡受挫。在摸清妇女文化底子的基础上,省妇联科学地指导“两学”活动,在扫盲过程中,灵活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努力增强广大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扫盲班主要以识字为主,结合实用技术培训班如种养、缝纫、编织等,帮助妇女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脱盲妇女可以通过县、乡农业技术学校或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进一步学习。
1984年3月下旬,常宁县委和各区、社党委,表彰了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勤劳致富的二万三千多名“千元大嫂”。“千元大嫂”是指在粮食生产或多种经营中年收人在千元以上的妇女。说起这个名称还有个来历:该县黄桐公社万寿大队的妇女擅长养猪,前一年有229名妇女养猪收入超千元,县长刘积初风趣地称她们是“千元大嫂”。
从1985年至1988年,全省有450多万名青壮年妇女接受实用技术培训,300多万妇女掌握了1~2门新的实用生产技术,涌现了180多万名种植、养殖、加工女能手,147万余名妇女个人年纯收入超千元。
1989年6月,湖南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并成立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双学双比”活动坚持将扫盲与培训结合,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全省科技兴农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中,组织妇女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全省各级妇联干部因地制宜,发动妇女参加系列培训和分层次培训。
1990年,湖南各地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78000余期,32万余人次妇女参加了培训,学习推广了玉米地膜覆盖、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等30余项科学技术。
在致富的实践中,妇女们深切感受到“党的政策送钱财,没有科学技术拿不来”,激发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在醴陵县,就有这样一支女子科技推广队。她们深入农业第一线,指导妇女群众开展科学试验,推广种养先进经验,被誉为“妇女科技轻骑队”。这支队伍由醴陵县妇联组织,她们走村串户,活跃在农舍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还举办短期培训班,既帮助妇女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传授农业基础知识。
贯穿于“两学”和“双学双比”活动全过程的扫盲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与各类妇女人才。妇女由过去的苦干、蛮干转变到以“智”致富,以“才”生财,有妇女风趣地说:“我们摘了文盲帽,甩掉贫困帽,开了‘学门’开‘财门’。”
扫盲有“果”,湖南省妇联扫盲工作获国际荣誉
湖南省妇联因积极实施扫盲计划,并将扫盲活动纳入农村发展计划,取得了累累硕果,获得了国际上的频频关注。
1987年9月8日,在法国巴黎国际扫盲日的庆祝会上,国际扫盲评奖团授予省妇联“野间扫盲荣誉奖”奖章和奖盘。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湖南省妇联负责人赴印度参加“农村妇女实用扫盲地区研讨会”。中国代表在会上以湖南为例介绍了中国各级政府重视、全社会大力支持、横向联合、多种形式办好妇女教育的经验,引起各国专家的极大兴趣。1988年10月中旬,湖南省妇联代表出席在香港召开的亚太地区妇女成人教育研讨会,介绍了湖南省妇女成人教育的成绩和方法。1989年1月下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扫盲专家兰提博士来湖南桃江县实地考察,参观农民夜校和妇女扫盲班。1990年7月,省妇联副主任王四连应邀赴昆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举办的女童与妇女基础技能培训班,介绍湖南扫除妇女文盲的经验。
1987年,省妇联因发动妇女扫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野间扫盲荣誉奖。
1990年11月,在怀化召开的全国妇女扫盲工作暨首次“巾帼扫盲奖”颁奖会议上,湖南省妇联再摘荣誉,获得“巾帼扫盲奖”先进集体。会议期间,省妇联介绍了开展妇女扫盲工作的经验,并展出了湖南省妇女扫盲成果。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