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兴农人丨女大学生“名堂多”,联手14个村支书助民致富

2022-12-29 阅读数 43368    赞 3

编者按: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湖湘大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农人,他们逐梦乡村,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面貌,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今日女报/凤网特策划推出“新农人 兴农人”系列报道,关注新农人中那些优秀女性,看她们如何用聪明才智,在广阔的沃土之上谱写精彩人生。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烟熏稻花鱼,不需要炒,可直接吃……”“开袋即食,无需加热……”“有回购,好东西必须分享……”

随着元旦临近,打开怀化女子张丽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很多好物推荐。烟熏手撕稻花鱼、排帮茶油、血粑鸭、腊肉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年货正在销售。

作为怀化市洪江区川山村的村支书,张丽在大学毕业后曾和小伙伴一起创业开特产店,去年担任村支书后,不仅带领本村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还联合洪江区的14个村一起卖特产,她说“我就是想要让家乡搞出点‘名堂’。”

                张丽的特产店前人来人往。

女大学生开了当地第一家淘宝店

张丽是怀化市洪江区川山村人,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洪江某公司。2013年国庆节,洪江区办了一个美食节,当时游客很多,张丽和弟弟就摆摊卖自家糯米做的泡茶,没想到7天下来,居然赚了1万多元。

“第一次摆摊给了我信心,当时我发现淘宝特别火,就想是否开个店售卖家乡特产。”12月27日,张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说干就干,她开始学习网络销售,开了洪江区第一家淘宝店,后来又开了一家实体店。

随着网络销售的发展,张丽发现微信公众号推广也不错,又把宣传阵地转移,“没想到很多人看到微信消息后,找到我来买特产”。

张丽的特产店颇具特色,当地电视台特别采访了这个小姑娘的创业经历。没想到,洪江区大学生联合会负责人看到后,立即找到她。“我们都是本地人,聊到洪江现阶段的旅游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时,都有着一致的看法,第一次见面聊天就特别合得来,我们都想为家乡的发展助力。”张丽回忆,2015年10月,几个小伙伴正式成立了“名堂多”团队,并在洪江古商城里开起了“名堂多”实体店,线上线下共同销售洪江特产。

张丽卖的都是怀化当地的传统特产,有很多都是老匠人古法工艺做的。这些东西都是她小时候吃到的味道,在市面上很少见,“如果不去村里,很多东西吃不到了”。2015年,深圳的怀化校友会就从她这里订了5000份特产。

为了保证质量和产量,她深入农户家收购农产品,并学习制作。有一次,她买回50多公斤生姜,当天洗好、晒好,忙到了后半夜才有点雏形。而做剁辣椒更是让她记忆深刻,因为全程都是手工制作,腌制时手是麻辣火烧的,“农产品制作掺不得一点假,每个工序都要仔细、到位,才能做出好产品”。

创业过程中,张丽也遭遇了不少委屈。“有人故意说我产品质量有问题,给我差评、不给钱也不退货……”张丽回忆,创业中的磕磕绊绊真的很多,幸亏有家人的支持,她才坚持下来。

也因为坚持,她从当地“网络红人”变为“致富达人”。

借“排帮文化”助力山村红火

2021年,张丽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川山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洪江区最年轻的村支书。怀化市妇联组宣部干部李伟介绍:“村民对她的评价都很高,年轻、能干,就像她创建的品牌一样名堂多。”

“当时很多村民希望我能够回到村里任职,他们说有我有想法有干劲。”张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当时已经生了二孩,担心自己精力不够,但经过一番思考,她还是同意参选。

张丽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了属于全村的两个商标,一个叫“排古佬”、一个叫“排帮小食品”。

原来,当地排帮文化历史悠久,且富有地域特色。

洪江作为沅江沿线的城镇,也是著名的排木集散地,而且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量来自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的商人,在此处构建起商业“十三行帮”和“五府十八帮”。他们将湘、黔、桂、川等地的货物通过水上流通,运输到世界各地,由此便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职业群——“排古佬”,他们用竹子或木材制作成排筏,用来为各地商号运输货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排帮”。

“张丽经常和我们说,东西卖出去了不算本事,打造出属于自己村的品牌才是努力奔跑的方向。”同村的杨鹏飞颇有感触。

张丽还带头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将村里逢年过节才做的农家菜改良升级为富有排帮文化底蕴的“排帮菜”。

“腊肉都是和村民们一起制作的,我这里有一个熏烤房,村里还有一个。川山村传统排帮文化浓厚,野生山茶油是这里的土特产,将茶油取名为‘排帮茶油’也是想做一个品牌。”张丽介绍,农家乐里所有员工都是本村村民,其中还有2个脱贫户。

在张丽的示范下,目前村里有5家具有排帮文化特色的农家小院、农家餐馆。

同时,结合村内有大量野生茶树,张丽把村里一处废旧仓库建设成为川山村生态茶油生产项目。她联系室内设计师对仓库进行设计,并主动对接相关包装设计公司、茶油生产加工传统手工匠人。2021年10月,“洪油坊”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已产生经济效益5万多元。

“我们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从小就机灵、主意多!”村民黄香香说,张丽生完孩子仅41天就奔波在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的路上,忙着安装路灯、种植柳树、修机耕道等等。

“我们村离洪江古商城只有一江之隔,相距约2公里。”张丽介绍,在挖掘传统产业的同时,她和同事们共同决议利用村里的文旅资源,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把活动落在村里。比如,2021年9月,由洪江区文旅局牵头的乡村振兴文旅行活动就在川山村举行,吸引了周边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往日冷冷清清的川山村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本地甚至是外省的客人闻风而动,闻香而来。

张丽发现,村外沿沅江的岩石陡坡上有着一条历经百年岁月的羊肠小路,那是洪江排帮的“排古佬”们一锤一钎凿出来的“纤夫路”。她计划沿着排帮纤夫路,在沿江山坡的平缓地带修建露营营地,以营地为基础形成乡村文旅系列。村民则可以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增收。

联合14个村支书一起帮村民致富

张丽在川山村的所作所为吸引了隔壁村民的目光。尤其是,今年10月,张丽又在洪江古商城开了一家店后,很多村支书主动找上了张丽。

“我们店的位置特别好,有两层楼,一楼卖本地土特产,二楼是体验馆,可以听排帮文化传承人米爱国讲故事,并学唱沅江号子等等。”张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邻村的村支书找上门来,希望把他们村的农产品也放到店里销售。张丽没有拒绝,她以前开特产店就是想把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做了20多年腌菜生意的邓红英,因为疫情影响,产品销售困难,张丽就通过店铺的销售渠道,帮她卖光了产品。当地15个村村民的豆腐乳、酸辣椒、柚子茶、腊肉等纷纷借此销售。张丽介绍:“目前新店开业三个月已为村民增收好几万元。”

张丽把小店当成是一个平台,在这里展示洪江15个村的乡村风貌,好让来古商城游玩的客人,也有到洪江乡下住民宿、体验农家乐的冲动。

年轻总是充满着活力,张丽充分利用互联网,计划将15个村集合在一起创意设计数字乡村平台,通过小程序、APP等传播,实现洪江15村乡村风貌的网络传播,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电商销售。


编辑:唐天喜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