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老家书:47年后再读哥哥的信仍是浓浓亲情

2017-05-22 阅读数 448847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的这封家书,来自于一位已经离世的老人。他叫刘伯谦,生于1946年,曾任黄山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2011年因病去世。

这封信写于1970年,47年之后,再读此信,我们仍能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

111

111

“大哥、三弟、四弟:你们好,我于12号到达合肥,现住省革委会第二招待所,稻香楼106号房间,毛主席视察安徽时住的,13号报到,14号开会。”——刘伯谦在这封家书的第一段写道。

在那个写信和发电报的年代,这只是一封普通的家书,篇幅不长,只有一页信纸,但是信中的每一个汉字写得都很认真,一笔一划,洋洋洒洒。

刘伯谦弟弟刘伯英:这个稻香楼呢,是当时毛主席到安徽来住过的地方,他好像感到很荣幸。

111

 刘伯谦生前热爱读书学习,13岁考入屯溪京剧团,之前他最喜爱的事情就是钻进屯溪图书馆,看书,他那时候基础就是在看书里自学的

111

写这封信的第二年,25岁的刘伯谦创作了成名作——话剧《南瓜里的秘密》,不仅受到黄山本地市民的喜爱,还受到安徽文学界泰斗鲁彦周的好评。

刘伯谦弟弟刘伯英:鲁彦周看了以后说,天衣无缝,雅俗共赏,这个给他一个鼓励。

此后,刘伯谦扎根休宁文工团,深入基层一线采风、创作和演出,戏剧、小品、散文、诗歌,甚至是广场舞,精品不断。

刘伯英:他当时在休宁的时候就写了几个小品,这些小品当时在省里打响了,他们就讲他是黄山的小品专业户。

111

1970年,写这封信的时候,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那个时候物资贫乏,人们过着简单而纯朴的生活。

“合肥的物资供应情况良好,但是都要票卷,只有干瞪眼。”——信的第二段写道。

那时候,购物需要票卷,粮票、布票、油票,各种票卷伴随着生活的每一天。

111

刘伯英:他们一起去开会,有一个人,买到了合肥烘糕,他不知道走到了什么路买到了合肥烘糕,按说他应该是买不到的?嗯,买到以后,他就抱着烘糕就唱起来了,《智取威虎山》有一句,“联络图,我为你朝思暮想”,他就是“合肥烘糕,我为你朝思暮想”,这个我记忆犹新。

当时,刘伯谦的四弟刘伯英做的活儿是拉板车,一次因为同事的不小心,板车的车把打到了他的眼睛。这让在外出差的哥哥惦记在心,时常挂念。

于是,刘伯谦在第三段写道“四弟的眼睛情况怎样,现在我们会议时间安排的较紧,早上还要起来军训,所以到现在才给家里来信。望悉心护理,及时治疗。不多写了,祝全家安好。刘伯谦,1970.2.17,于稻香楼。”

111

刘伯英:当时眼睛就看不到了,到医院去看,严重吗?满严重的,所以他的信里就强调这个眼睛要抓紧治疗。

111

1995年,刘伯谦又开启了文学创作的第二春,创作了《窗前那棵桂花树》、《新安江之恋》等一篇篇佳作,还出版了散文集《与黄山同醉》。2011年,从小失去双亲的刘伯谦,过早的因为生病走完了他的戏剧人生之路。

刘伯英:在屯溪,在休宁来讲,大家的评价对他的评价还是蛮高的,所以我有时候还认为,我有这么一个哥哥感到很荣幸的,很骄傲的。

家书抵万金


活动介绍及报名方式(点击查看)

 

  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老家书 黄山台民生热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