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珍珠——宝石的“五大天王”

2013-05-21 阅读数 343594

撰文/高云富王珏

宝石,美丽、耐久、稀少,在历史的长河里,比红颜更长久,比权利更永恒。

在宝石世界里,钻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和有机宝石珍珠是宝石的“五大天王”。因产地不同,“五大天王”拥有各异的地理特点,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宝石世界的旅程更加异彩纷呈。

钻石 蓝宝石 祖母绿 金绿猫眼 有机宝石珍珠

钻石

“一颗恒久远,钻石永流传”。在人们看来,纯净、璀灿、坚不可摧的钻石象征着今生永不变的爱情。这份浪漫寓意的起源要追溯至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送给法国脖艮地的玛利公主一只钻戒,开创了把钻石作为表达爱意的传统。

其实,钻石最初被发现的故事一点儿也不浪漫。

早在2800多年前的印度,据说一个小男孩在河边嬉戏时,被一个坚硬的小石子划伤了脚趾,于是,钻石被发现了。那时被发现的只是钻石的原石,一个八面体小石子而已,没有经过切割打磨,并没有呈现出现在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璀璨光泽。

但是它无法比拟的坚硬度却被当时的人们发现利用,希腊语中“Diamond”是“不可征服”的意思。在印度、意大利,钻石被用作驱魔的利器,而在古罗马和中国,则被用于削铁和雕刻,俗语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中的金刚钻指的就是“钻石”。

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单粒超过100克拉的大钻不足2000粒,而且每一粒大钻都有它自己的名字、一段传奇故事,与产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13世纪,在印度发现原石重约800克拉的库希努尔,它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钻石。19世纪英国入侵印度时,这颗钻石“鼻祖”被迫离开了故乡,英国总督将其作为战利品献给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原重112.25克拉的蓝色钻石“希望之星”也出自印度,它至今充满了神秘色彩。传说谁拥有它就会离奇地死亡,像一块被下了诅咒的魔石,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海洋之心”正是借用这个故事背景进行演绎的。

库希努尔和希望之星是印度钻石最著名的“代言人”,因目前出产量很小,印度钻石已辉煌不再。

现在提起钻石,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南非。当前世界第一大钻石,3106.75克拉的库利南正是出自这里,它漂亮至极,呈蓝白色,通体无暇,并以1902年它的发现者托马斯•库利南的名字命名。1907年,它被献给了爱德华三世,据说为了将这颗大钻切割得完美,差点儿没把负责切割的工匠愁死,所幸这颗大钻最终被完美地切割成了9粒世界著名的钻石。

南非出产的钻石颗粒大、质量佳,产量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矿山开采出来的钻石毛胚中有50%达到宝石级。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钻石产量最多的国家,但适合打磨镶嵌成珠宝首饰的宝石级钻石,仅占其产量的5%,屈居南非钻石的锋芒之下。

 

钻石 蓝宝石 祖母绿 金绿猫眼 有机宝石珍珠

顶级哥伦比亚祖母绿

祖母绿

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祖母绿是否只适合祖母佩戴?

NO,NO,NO!祖母绿被称为“绿宝石之王”,相当贵重,从清丽脱俗的浅绿色到瑰丽大方的深墨绿色都有。其名源于古波斯语“ZUMURUD”,在我国音译为“祖母绿”,才有上述误解。

祖母绿是宝石级的绿色绿柱石,其绿色要达到中等浓艳的绿色调,色的浓度比较饱和。祖母绿深邃迷人的宝石光芒,给佩戴者带来一种宁静和安稳,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东西方都视其为珍宝。祖母绿晶体生长需花费千万年的时间,百万颗绿柱石晶体中才有一颗达到宝石级的祖母绿,这类似于奇迹的概率。

许多世纪之前,印度的神圣经文——《吠陀》,解说了珍贵的祖母绿的治愈特质:“祖母绿可给予佩戴者带来好运”与“加强生命福祉”,这也是历史上王公贵族宝藏中都有美丽的祖母绿的主要原因

中国明、清两代帝王都很喜欢祖母绿,明朝更有“礼冠需猫睛、祖母绿”一说。明万历帝的玉带上镶有一块巨大祖母绿,现珍藏于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馆。

在英国,1912年国王乔治五世为殖民地印度制作一顶印度国王王冠,其上缀有6颗奢华浓艳的大型祖母绿宝石。他的夫人玛丽王后,则将一套举世瞩目的祖母绿珠宝——剑桥•德利朝觐皇室套装项链,转赠给了孙女伊丽莎白二世。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出席的众多场合中,她都选择这套祖母绿德利朝觐套装项链,八颗巨大的祖母绿被钻石围绕着,光艳照人。这套项链成为了英国皇室最著名的珠宝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绿“MogulEmerald”于1659年在印度被发现。这个重达217.80克拉、高约十公分的珍宝,一边刻着祈祷文,另一边则雕刻着壮丽的花卉图饰。在2001年的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它被匿名买家以2.2亿美元的天价买走。

公认最佳的出产祖母绿的产地当属哥伦比亚,其祖母绿年产值约为10亿美元。早在公元1000年时,土著人就在哥伦比亚神秘的丛林中挖掘祖母绿。由于当地印第安人多番阻挠外族入侵者挖掘祖母绿,直至1928年,英国工程师才用先进方法在哥伦比亚开采出一批祖母绿。这些高品位的祖母绿拿到巴黎出售,使欧洲珠宝商们大开眼界,哥伦比亚祖母绿从此在世界名贵珠宝中大放异彩。
赞比亚的祖母绿的品质可以与哥伦比亚的媲美。该地所产的祖母绿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浓翠绿色,往往还微带蓝色调,非常美丽。

 

钻石 蓝宝石 祖母绿 金绿猫眼 有机宝石珍珠

海蓝宝石

2.蓝宝石

色彩艳丽的宝石级刚玉家族有一对孪生姐妹:蓝宝石和红宝石。后者顾名思义地,颜色呈现为红色。蓝宝石的颜色却丰富许多,有无色、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褐色等,简言之,即蓝宝石是除红色以外的各种颜色的宝石级刚玉的总称。

蓝宝石最初在河床中、山谷冲积地带或坡积地带中被发现。研究表明,蓝室石是在地球深部高温条件下,结晶初期从氧化铝过饱和的基性岩浆熔融体中形成。形成过程中晶体内包含微量元素铁和铝,让它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因此,它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蓝宝石被用来装饰教堂和寺庙,并作为宗教仪式的贡品。

在东方传说中把蓝宝石看做指路石。19世纪著名探险家、《一千零一夜》的作者理查德•伯顿有一颗硕大的星光蓝宝石。他把这颗蓝宝石视为护身符,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给他带来好马和及时的服务,只要看一下蓝宝石,想要的一切就来了。

由于太过贵重,蓝宝石曾被用于炫富。300年前采于斯里兰卡的蓝宝石“印度之星”,重563.35克拉,比高尔夫球还要大。19世纪末,美国金融家J.P摩根为了在巴黎的十届博览会上显示其富有,花了20万美元,从私人收藏家手中买到“印度之星”用于展出。

有超过1000年历史的圣•爱德华蓝宝石是世界最著名的蓝宝石,重达330克拉。圣•爱德华生前曾把这枚蓝宝石镶嵌在戒指上,然后圣•爱德华蓝宝石一直流传在英国王室。现在,这颗宝石被镶嵌在按照“圣爱德华王冠”造型制作的“帝国王冠”顶部球体上方的十字架中心。

蓝宝石也是当年温莎公爵夫人和戴安娜王妃的最爱,戴安娜王妃的订婚戒指上便是一颗极品的“矢车菊”蓝宝石。

“矢车菊”蓝宝石看上去像鲜艳的蔚蓝色天鹅绒,是公认的颜色最好的蓝宝石,盛产于印控的克什米尔。克什米尔矿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端,海拔5000多米,终年浓雾笼罩,大地一片白雪茫茫,开采条件极差,一年只有3个月可以找矿。自1861年起大量开采,现已停止开采了,现在流传于市的“矢车菊”蓝宝石十分珍贵。

目前,斯里兰卡蓝宝石的质量在世界首屈一指。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蓝宝石—现存放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19公斤重的“巴西公主”以及563克拉的“印度之星”都产自此。

缅甸极优质的“浓蓝”微紫的宝石,也称为“东方蓝宝石”,其透明度高、裂隙小、颜色比较接近克什米尔产的蓝宝石。

 

钻石 蓝宝石 祖母绿 金绿猫眼 有机宝石珍珠


金绿猫眼

说起金绿宝石,很多人会觉得有些陌生。相比钻石、祖母绿等知名宝石,金绿宝石是低调“贵族”,其家族共有四个成员:金绿宝石、猫眼、亚历山大变石、变石猫眼。这四位成员行踪隐秘,和他们全部见过面的人士不是宝石收藏家就是顶级珠宝商。

金绿宝石家族中,金绿猫眼知名度最高,高贵又罕见,一般重几克拉的优质猫眼就非常珍贵。在伊朗王冠上,有一颗重147.7克拉的黄绿猫眼,是稀世珍品。在美国史密森尼自然博物馆也藏有一颗47.8克拉的优质猫眼。

猫眼表现出的奇特光学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这种光学效应被称为“猫眼效应”。只有金绿猫眼,才能直接被称作“猫眼”。其他宝石即使有猫眼效应,必须在其名称前面冠以矿物的名称,如“石英猫眼”、“橄榄石猫眼”、“孔雀石猫眼”等等。

在我国历史上,猫眼自唐玄宗时被印度洋上的“狮子国”(现今斯里兰卡)作为贡品献入中国,以其“莹莹婉转如猫眼”而惊动朝野,唐玄宗喜爱之极,藏于牡丹盒中,还将阳光下猫眼眼线最细的时分定为午时。

不得不说,唐玄宗的眼光是极好的,自古以来,斯里兰卡的猫眼质量最佳,以蜜黄色,光带呈三条线者为特优珍品。斯里兰卡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猫眼产地,此外,巴西和俄罗斯等国也发现有猫眼石,但是非常稀少。

 

钻石 蓝宝石 祖母绿 金绿猫眼 有机宝石珍珠

泰坦尼克号中“海洋之心”顶级坦桑石.jpg

珍珠

珍珠,美丽天成,拥有一种独特的风采,浑圆温润、晶莹澄净的光泽,兼具着高雅柔媚、祥和恬静的气息,被称为“有机宝石”。

在传统的中国珠宝发展史中,珍珠的地位跟玉不分伯仲,清朝文人吴梅村的名句“珍珠无价玉无瑕”就能很好证明。但天然珍珠的数量非常稀有,因此很早开始便出现人工培植的尝试。

早在公元前,中国人已经懂得半圆珠的培植。1893年,随着世界上第一颗人工养殖圆形珍珠的诞生,日本的御木本幸吉成功地开创了世界养殖珍珠的历史。当时的《纽约先驱报》评价说,“他的发明使全世界的珠宝行业大吃一惊,对时装和服饰潮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养殖珍珠在光泽和品质方面,与天然珍珠没有任何差别”。

日本人发明了人工养殖圆形珍珠的技术,却因条件所限没有继续发扬光大。中国后来者居上,成了全球淡水珍珠的主要产地。据统计,中国养殖珍珠的产量一度占全球的95%,湖南占全国的70%,常德占全省的50%的份额。

常德地处西洞庭湖畔,长江之水经过太平口、松滋口、藕池口涌入,为当地珍珠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常德县周文庙乡龙口村就开始人工繁养珍珠,开创了洞庭湖区人工养殖淡水珍珠的先河。特别是一九九八年实施退田还湖政策,大力发展珍珠养殖,常德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之乡。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湖南珍珠养殖面积大约为27—30万亩,年生产珍珠为500—520吨,占全国四成以上。可以说,淡水珍珠是常德乃至湖南最具地方特色的宝石。

然而,湖南养殖珍珠形成了产量群体优势,然而却未能形成完善的珍珠产业链。提高珍珠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技术,打造龙头名牌,是湖南养殖珍珠产业实现进一步飞跃的突破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