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清波
《红楼梦》中几乎没有完美的人,但探春算是例外。
本来,贾探春也是不完美的,因为曹雪芹刻意写她是"庶出",有个不争气的亲生母亲,出身相对低贱,算是缺陷。
不过从现代视角看,这个缺陷并不算,相反更反衬探春的难得。
探春的外表自然是极美的,其实不比林黛玉差多少。所以最后林黛玉拒绝远嫁时,探春取代她,对方也能接受。
探春有才干之美。她办事精细,料事如神,处事果断,所以王熙凤生病期间,她居然身为庶女而仍被推举出来暂管财务,井然有序,连平时不把任何人放眼里的王熙凤,也由衷赞叹。
探春有性格之美。她平时看起来温和,实际上最为自尊自强自爱,无畏无惧,英明果敢。抄检大观园,整个贾府,只有她敢严阵以待,拒绝受辱,并果断地给了恶奴一把掌,还打得人人服气。她是贾府中唯一敢如此刚正不阿的女子。但她同时又有隐忍宽容的一面,能屈能伸,把握好分寸,为人做事有理有节,明大义识大局,所以连王夫人都能容忍她。
偏偏这样的探春,还有雅兴之美。大观园中的第一个诗社,不是贾宝玉林黛玉,而竟然是她牵头搞起来的。她善于处理俗务,却绝不俗气,自称"蕉下客",论诗才,也不过仅次于宝玉、黛玉、宝钗三人而已。论诗气,尤有过之。
正因为探春如此完美,所以曹雪芹唯独对她用了一个"贤"字形容,称为"贤探春"。在古代,贤是对人品的最高评价了。
也正因为如此,贾探春的命运算得上是贾府中最好的。相比起大姐元春心怀哀怨嫁入深宫,在宫斗和寂寞中痛不欲生;二姐迎春性格懦弱逆来顺受,被丈夫折磨至死;小妹惜春无力抗争循入空门,一生寂廖。贾探春果断地代替林黛玉,远嫁异国王子,虽然离乡背井,却也脱离了贾府这个即将倾倒的环境,避免了被连累,换来了一生富贵平安。
这个结局,比书中任何人都好,来之不易。
为什么能这样?还是和才干、性格、人品、办事风格相关。看贾探春的诗:
《咏白海棠》: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高洁。
《簪菊》: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坚强。
《残菊》: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洒脱。
《灯谜·风筝》: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乐观。
再看她的自述: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第27回)智勇。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第37回)自信。
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第37回)身在俗世,而保持自己的优雅情怀,这才是真正的瑯苑仙葩呢。
编辑:鸢尾蝶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