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丨又调皮了!“叔圈顶流” 莫言公开喊话余华……

2024-05-08 阅读数 4197

报告,两位当代“顶流”又“捆绑”上热搜了!

此前,余华曾在采访中提到,“莫言写作是属于一气呵成的那种,一稿成……感觉那个手不是人的手,是机器手。隔着柜子听声音就知道他写得有多快,也是卷的嘛。”

图源:莫言公众号视频截图

5月1日,“不甘示弱”的莫言在公众号发视频回应余华,“如果要说卷的话,那也是互卷。我写作的声音很大,但是他写作的声音也很大……”

图源:莫言公众号视频截图

网友们纷纷涌来看热闹,“莫言老师真卷,五一还发文呢”“像极了两个学霸说对方太卷……

作为当今中国文学界的两座“高峰”,莫言和余华的文坛成就自不必赘述。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擅长著书立说的文坛巨匠们或严肃沉稳,或敏感忧郁,或儒雅宽和,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段子手”“喜剧人”,作为被搞文学耽误了的脱口秀遗珠,两位大师的“隔空互怼”一直都稳定输出,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些“相爱相杀”日常——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让莫言和余华用yyds造句,余华毫不犹豫地说:“莫言就是我的yyds”,不料莫言却“无情”地说,“于和伟是我的yyds!”(终究是错付了)

还有令人捧腹的双向奔赴——

在韩国办签售会时,余华给带着莫言写的书《红高粱》来的粉丝熟练地签上“莫言”大名~

来源:小红书@丢丢不走丢

面对另一位网友“余华老师,您给签个莫言吧”的离谱请求,翻译老师在一旁已经开始表情失控:“OMG你认真的吗?”,而余华不动声色,唰唰签下两个大字:莫言!

来源:小红书@叶落凝寒霜

这边,余华老师的代签业务持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另一边,莫言老师也没闲着,他给余华代签的事还被官媒盖章了~~

甚至在北师大校庆片中,也玩了这个梗,有人拿余华的《活着》找莫言签名,他甩手签上了“余华”两个字~

当网友们还在感叹莫言老师这一操作熟练得让人心疼时,莫言在综艺里说出了内心的“小九九”——我凭什么不签,我签的“余华”两个字,比余华写的“余华”还好看!

来源:《我在岛屿读书》、小红书@种树的猫

在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中,莫言看到美景便拿出手机拍摄,余华不仅调侃他不是摄影师而是“摄影爱好者”,还站在莫言身后指点他拍照。

当莫言表示“我这张照片又可以卖给你了!”( 余华的散文集封面曾用了莫言拍的照片。)

余华不以为然地催莫言赶紧摁快门,“反正你摁了以后再说!”

来源:《我在岛屿读书》、小红书@种树的猫

对此,莫言老师一直“耿耿于怀”,不仅嘀嘀咕咕地公开吐槽“我的照片都卖了3000块钱了,他还叫我爱好者”

还特地在公众号对余华喊话(看到标题就想笑 )——

“亲爱的余华,之前我们一起上节目的时候,你说我是摄影爱好者,不承认我是摄影家,还指点我拍照,但当你看到今天这篇推送时,我已经扛着年轻人说的“大炮”(专业摄影设备),在非洲拍大老虎、大狮子、大鳄鱼、大象啦。”

并附上了多张打着大大水印“摄影 莫言”的作品。

还不忘调侃余华:“如果你想用我拍的照片做封面,请提前预订,并且记得给我打订金,毕竟我现在已经是摄影家了。”

文末还附上了自己窃喜的表情包~~

网友热评:

提到表情包,两人居然也暗暗较过劲儿。

余华在韩国的签售会表情包惊喜出圈,

到了莫言老师这,本人不仅常常在公众号里把自己的表情包用到飞起,

网友们帮忙做了表情包,他还会特意致谢,并承诺“会用起来的”。

对于网友在线索要表情包,莫言更是回应:“你尽管用,这么多年了,很少有人说我可爱,我感觉到心花怒放。”

还有一些面对面的互怼,be like~

莫言笑称,当年老牌文学杂志《收获》几乎被余华、苏童、叶兆言等作家“垄断”,自己挤不进来,后来慢慢地终于靠着自己的坚持发了作品。

一旁“胜负欲爆棚”的余华表示,“那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我们不写了,然后他发表了!”

莫言回怼 “余华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从来没有形成过威胁……”

瞧,虽是文坛大咖,却干着相声的活儿,他们的幽默感和契合感似乎与生俱来,给他俩搭个台子,光凭两张嘴就能演一天,不愧是“文坛界的相声演员”。

但他俩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股暖流。他们认真地互怼,却真诚地彼此欣赏,是损友,更是知己。

做为家长,我们可以用他们的故事告诉孩子,真正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这是一种旗鼓相当、彼此成就、共同提升生命层次的和谐感。

正如网友所说,两位作家互相督促和影响,才能一起攀登文学高峰。

莫言和余华的友情始于学生时代,他们曾是北京师大鲁迅文学院的同学,还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余华还曾笑称,当年刚得知被学校分到跟莫言一个宿舍的时候就“特别高兴”,因为“慕名已久”。

在鲁院的那段日子,是云上的日子,是文学的光阴,也是春风满院吹不尽的年少时光。两人曾共同回忆过当年同屋写作期间的趣事——

“我俩中间只隔着柜子,能听到彼此笔尖摩擦稿纸的沙沙声,甚至能够听到彼此呼吸的声音。”

柜子中间有一条缝,写累了,往后一靠,两个人总会默契地来个眼神交汇。

但没想到,对视就坏事——他俩一瞅见对方的脸,灵感就会全乱套。为了彼此不干扰,莫言想出了个招来,在柜子中间挂挂历,把这条缝给挡住了,这才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小说。

他俩的“旗鼓相当、彼此成就”正如莫言自己所言,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气场,两个写作者在同一个房间里面,都在为自己虚构的故事在努力地写作。就变成了两种力量,就好像两股风碰撞在一起,然后就旋转起来,就变成龙卷风,就把鸡毛卷上天了。”

莫言还曾打趣地表示:“我和余华是同行也是室友,谁的毛病谁都了解。两个人能成为朋友,不在于了解多少对方的优点,而在于了解对方的缺点、弱点。”并笑称“余华有把柄捏在我手里,我也有把柄捏在他手里”。

在写作上,莫言是出了名的快:用30多天写出了28万字的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用83天写出了58万多字的《丰乳肥臀》,用43天写完了50万字的《生死疲劳》……他写小说时的状态,就和他的想象力一样,腾空而起,一往无前,“一睁眼就写,一直写到半夜。”

然而,这样的速度也遭到了质疑。于是,余华及时出面,以独属于他的幽默为好友澄清:当时他写那么快,还被骂了。你猜莫言怎么解释的?他说,其实我构思了40年……”

在两人打趣的话语背后,更有老友间由衷的彼此欣赏。

莫言说:“余华的书的数量比我少一半,但是他的文学影响力比我大一半。” 他也曾这样赞赏余华的独特:“余华写东西很特别,别人写树是往上成长,余华会写树的倒影。”

而余华,同样不会吝啬赞美之词,他在参加莫言的新版《生死疲劳》发布会时坦言:"每个段落都紧紧地抓住了我。" "既看得热泪盈眶,又不断地在笑。" “第一个感觉是很嫉妒……但第二次读的时候是高兴,我为莫言高兴,也为我们中国的文学感到高兴”。

有趣的灵魂原本很少,选择在一起,才不孤独,才是更美。

在综艺《我在岛屿读书》中,知道莫言要来,余华带着《等待戈多》这本书,早早地来到码头开始坐立不安的等待。

等待着,等待着,终于等来了莫言,余华的快乐都要溢出了屏幕。

来源:《我在岛屿读书》、小红书@种树的猫

莫言也在公众号上”真情告白“ :(没错,看莫言老师的公众号有种看他的朋友圈的既视感 )

“刚上岛的第一天,没想到我晕船了,我读过这么多跟航海有关的小说,没有一个描写晕船的……还好一下船就看到了余华带着《等待戈多》在码头等我,与老友见面分外开心!”

你很好,我也不差,我们终于在山顶相见!

在文学的道路上,余华和莫言一直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却都能让读者看到生活的真实面貌,也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而他们的友情,就像他们的作品一样,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他们让我们看到,勤勉的写作者如何“变成两股风”,像龙卷风一样影响万千读者,他们的风中相拥,既有深意,又很可爱;

他们的友情也让人看到了文学的力量:它能够让人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性,更加真实地感受生活。

莫言和余华,活出了人世间最美的文化风景。

请把他们的故事告诉孩子,也提醒孩子们,友谊的最高境界,不是在一起原地踏步走,更不是束缚和羁绊,也不是牺牲和将就,而是彼此成就,互为贵人,一起变得更好,更优秀!

另外,也请及时教育孩子正向的交友规则,我们为各位父母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不要替孩子选择“朋友圈”,尊重他交友的权利

湖南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王建平曾这样提醒家长们:我们要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不同个性、文化背景、习性的人,他们才会知道怎样去和不同的人相处。如果我们抱着鸵鸟的心态,一直禁止他们跟这个玩、跟那个玩,他们反而会失去了学习抵抗诱惑的机会。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再教给孩子一些正确识人、交友的方法和原则。交朋友不是看成绩,更不是看家境,而是看孩子是否善良、正直、诚实等等。

2、为孩子营造交到好朋友的机会

如果想孩子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圈,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并尽量给孩子营造交到好朋友的机会。

只有充实自己,才能真正地吸引朋友,花开了,蝴蝶自然就会来。

3、让孩子学会辨别真正的友谊

要让孩子知道,在一段健康的社交关系中,快乐一定是大于痛苦的,并且双方都是平等的,共同进步的。真正的朋友绝对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4、和朋友要“同频”,也可以合而不同

和朋友有共同爱好固然重要,但真正舒服的关系,往往还有和而不同,慕而不攀,亲而有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自我修行的空间,因此相处懂得分寸,不越界,不干涉,亲而有间,密而有止,就是最适宜的状态。

5、多和优秀的伙伴交往

王建平教授鼓励家长带孩子多和优秀的伙伴交往,“因为孩子最善于模仿,和优秀的伙伴交往对他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有非常好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他也能在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掌握当中获得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友谊。”

祝福两位文坛巨匠,继续顶峰相见,妙笔生花,造福读者!

也祝福,每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友谊中,获得滋养的和力量。

图源:鲁中晨报


文:王静    

编辑:美伢    

审核:吴雯倩    

部分素材来源:九派新闻、红星新闻、济南时报、综艺《我在岛屿读书》、南方都市报《莫言与余华回忆神仙友谊,直播开讲“脱口秀”互爆趣事》、澎湃新闻《独家专访|莫言:对一个作家的评判,在当代,更在未来》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