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妈手记丨父母的“不在意”,让不爱音乐的他成了世界顶级音乐大师

2023-04-13 阅读数 19174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近日,日本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中文互联网上悼念之声不绝,曲终人未散。他最为中国人熟悉的作品是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配乐,这部作品也拿下1988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他还被王菲唱进了歌里。

微信截图_20230413111814.png

作为日本顶级作曲家、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电影配乐大师,他几乎揽遍了所有殿堂级音乐奖项:英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最佳配乐奖、金球奖、格莱美奖……

但不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却在他的自传《音乐即自由》中透露,最初,他并不是一位对音乐热爱的孩子,甚至中途还放弃过……

1952年,坂本龙一出生于东京。父亲是知名出版社的图书编辑,母亲则是自由设计师,热爱现代音乐。在这样的氛围下,坂本龙一从出生起就深受文化与艺术的熏陶,3岁开始学习钢琴,5岁就创作了人生第一首曲子《小兔之歌》。

尽管从小就展露出了音乐天赋,但坂本龙一却在自传《音乐即自由》中透露,他最初对钢琴并不喜爱,只是因为“母亲选择的幼儿园,碰巧有机会弹钢琴。如果当时读的是别家幼儿园,或许之后的人生会有相当大的不同,说不定就不会走上音乐这条路了”。

父亲和母亲都很重视对坂本龙一的教育投入。尽管收入不算太丰,还是为儿子买了一架钢琴,并送他去跟德山寿子老师学音乐。但有些“奇怪”的是,尽管父母发现坂本龙一有音乐天赋,也积极地朝这方面培养,但他们对结果并不在意,未曾强迫坂本龙一去做任何选择。坂本龙一说,就拿学习钢琴来说,“不管是我还是母亲,对此都不是很积极,只是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

而他自己,虽然学钢琴很早,但一直不是很用功,甚至到初中阶段因为加入篮球队还有过近半年的放弃。

他在书中写道:“打篮球有时候会弄伤手,因此不适合弹钢琴的人。父母和钢琴老师当然反对我加入篮球队,但是我还是想打球。那时候,我满脑子只想着要受人欢迎,根本没有其他理由。‘是要继续学音乐,还是要打篮球?好好选一个!’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很干脆地回答要打篮球,于是就不再去上钢琴课和作曲课。好不容易才开始学作曲,结果没学多久就这样放弃了。开始学作曲时,历经许多波折;要放弃时,又是闹得鸡飞狗跳。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我真的放弃了音乐,全心投入打篮球,但是那段日子里,我逐渐觉得自己的体内好像少了些什么。一开始,我不知道究竟是少了什么,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觉到,少掉的东西就是音乐。到头来,我又回去找钢琴老师和作曲老师,这次是我自己低下头来拜托他们:‘请让我回来上课。’那是我第一次积极主动地下定决心学音乐。我察觉到‘自己原来是如此喜爱音乐啊’,一旦放弃之后,我才了解到这个事实。有些人离了婚之后,又与同一个对象复婚,或许我的情况就像是这样。自己主动去思考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想这应该是人生的头一遭经验。”

 

如何面对孩子的“放弃”?坂本龙一的经历或许对我们能有所启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好像都能做到第一步,即给孩子尽可能大的教育投入;第二步让孩子认识世界后,还能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却很少做到。坂本龙一似乎证明了:自己选择的道路,会走得更坚定一些。

曾经看过一本书——《50个教育法》,作者是香港歌星陈美龄,她把三个儿子全部送进了斯坦福大学。她在书中提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孩子去选择,学会如何做判断。她的大儿子,在中考结束后,想自己选择高中。并且放弃了已经考取的排名前三的学校,选择了有骑马和野营的、排行第七的学校。换做其他父母可能早就跳起来坚决反对,但陈美龄尊重孩子的选择。

陈美龄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学会判断,她说: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判断状况,独立做出抉择,最后对结果负责的整个过程,在培养出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孩子方面,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训练。事实上,这个选择非常正确,她的大儿子在高中获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全面的发展,顺利考上斯坦福。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极有天赋的人的个案,如果随意允许孩子放弃,不仅孩子学到的技能会前功尽弃,也会让孩子的意志变得薄弱,所以,有时候适当地“逼”孩子坚持一下有好处。

但我觉得,一个人对某样东西特别感兴趣,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即便一时放下,只要那个种子还在,当春风吹过时,它依然会生根发芽。而父母的一味强迫,反而会让孩子滋生厌倦心理,如同手掌中的沙子,抓得越紧,漏得越快。比如最新的一个热搜新闻,四川一个女孩,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被父母强制五年考公后没有成功,还被骂“没出息”,最后患上了精神分裂。这无疑是一个悲剧。

那么在放和不放之间如何找到一种平衡?我觉得让孩子选择当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放手。父母要知道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他的认知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然后哪些事情他可以自己做主,一定把这个机会给他,慢慢培养他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当孩子小时候,可以让他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周末去哪个公园玩,暑假去哪里旅行;当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和孩子商量要不要上补习班,上什么补习班;当孩子到了小升初,就可以问问孩子想上什么学校,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一个人只有了解了取舍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内心的渴望,也会懂得坚持的意义,学会自主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编辑:美伢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