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又是清明

2021-04-01 阅读数 11624    赞 1

c37497fcbca0814855383f75a014cf93@100Q_680w.gif

文 / 邓亚兰

清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个结,一个中国的结;清明,是中国人心中永存的概念,它很实,很厚,也很沉……

这个季节,时光搁浅于几分薄凉中,勾起淡淡的思念。流年走过的悲欢挂在枝条上,只看何时抵达那云烟的角落;只看何时,雨落成线,把尘埃染遍。清明时节,哪怕山再高,路再远,也会跋涉过去了却那心愿,与祖先隔着墓碑对话几言。点燃香烛纸钱,虔诚地三鞠三拜,祈祷着内心的夙愿和希冀。当墓碑前喃喃的低语随风飘远;摇曳的素花或许还在墓台前淡淡的静默;凄苦的黄纸钱在火焰中化为灰烬,以冲天的烟云祭奠无数哀魂,此刻,总会浮现故人的点点滴滴和生前的音容笑靥,心里的悲悯立刻翻转起浓浓的伤感与惆怅。

fbdd139bc3e8df9112ca101558429322@100Q_680w

中国古代奉行儒家思想,讲究孝道文化。所谓孝道,就是“生尽孝死尽哀”。祭扫自古以来就是大事,上至天子,中到百官,下到黎民无不重视。陆游曾在诗中写道:“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京都的繁华总还是留不住诗人想在清明前赶回家乡的心。我的父母已是年逾古稀,近日来仍心念念的要回老家去挂清。为故人坟前拔草培土若不亲力亲为似乎都不安心。都说春入春天春不老。可在岁月静守的风口,那个摇曳生姿的女子已青丝如雪,那年笑靥如春的少年已不再少年。时光不老,相守的人会慢慢变老。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笃信祖先的坟墓能影响子孙的兴衰。挖祖坟是一个严重问题,是一个人、一个家族容忍的底线。所以再深的仇恨都不能刨了别人家的祖坟。蒋介石对自家祖坟十分看重,败逃台湾时,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儿便是前往浙江奉化溪口为自己的祖先上最后一次坟。50年代中期,不少传言说蒋家故居和祖坟已遭铲平,蒋介石寝食难安。其实毛主席也是讲究儒家孝道之人,在解放战争中就强调部队不可破坏蒋家祖坟一砖一瓦。1956年春,蒋介石收到一封中共中央通过在港的章士钊代转的信,信中提出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及完成统一大业的设想。并强调,“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无疑打动了蒋介石的心。蒋翁过世一直未能归根,暂厝台湾,想必也是想有一天能归根了。

0ac7580fcc5351e614ff8a69387da42f@100Q_680w.gif

中国人一直都有一种情怀叫做叶落归根!也正是这种情怀才使得中华文明亘古如斯、薪火永续、代代相传,从未中断。有一位作家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讲到自己的父亲是个孤儿,是个无根之人。其实我的母亲也是一样。母亲没有故乡,没有祖坟,没有自己真正的姓。母亲由自己的外婆抚养长大,外婆去世后又跟随姨妈,所以也就从了姨夫的姓。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外婆的坟也被夷为平地,满山遍野也找不到可以挂清的地方。我只记得有一年,大舅带着我们是在一片油菜花田里挂了几根白番,洒了酒水。因为他记忆的方位也只有那一片油菜田。那几根白番在黄灿灿的油菜花田里显得孤苦伶仃,飘摇着有点悲戚。细想,人生一世,来时悄无声息,去时 也同样寂寞,相比起过程的跌宕,人生的磨难来说,终点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野草一衰一荣,又是一季新声音,迎来又一个清明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再看此刻,春风正好,桃红梨白。生命亦是轮回,我们仍是继续着前辈们未走完的路,去感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人生。而写到这里,突然的明白,清明其实不是祭祀的,而是提醒自己的,人生只此一次,好好珍惜。


本文编辑:王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