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湘潭市稳步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培育

2025-11-10 阅读数 24881

今日女报/凤网通讯员  黄武平 卞为松

金秋送爽,蔬果飘香,湘潭市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工作捷报频传。截至10月底,今年全市新建特色产业及配套项目99个,总投资超8.39亿元;新增企业主体74家,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就业545户、1497人……这一连串亮眼数字,标志着湘潭市在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富民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近年来,湘潭市紧扣长株潭都市圈发展机遇,以“一座城”理念为引领,将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作为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取得丰硕阶段性成果。

e05eda2973cfd71a217d4cc1e3c6eff5.jpg

优化规划设计

引领产业新格局

产业要发展,规划须先行。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湘潭市跳出就农村谈农村的旧思路,依托长株潭核心区位优势,以全局视野谋划乡村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市直职能部门、各(县)市区群策群力,切实绘就“十镇百村”新蓝图,分类指导打造特色产业矩阵。

今年2月,《湘潭市加快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实施方案》出台,重点培育15个特色产业乡镇、97个特色产业村,构建起“1+15”的规划体系(1个总体方案、15个特色产业乡镇),科学布局特色产业发展版图。同时,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将特色产业镇村划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型、新型工业化型、林产品生产加工型、文旅融合型等4大类型,由农业农村、工信、林业、文旅等部门分类指导,其他市直部门协同配合,同步开展各项工作。

另外,全市创新机制激活发展动能。建立“1+5+15+97”工作推进体系,全面推行“六个一”培育模式,即:特色产业乡镇实行“一名市领导+一个市直单位+一家联点企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培育方案+一批产业骨干企业”模式,特色产业村实行“一名县领导+一家联点企业+一名科技特派员+一个驻村工作队+一个培育方案+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模式,有效整合行政、市场、社会力量,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注重精准施策

激发产业新动能

自年初以来,湘潭市围绕项目建设、品牌打造、销售拓展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稳步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项目建设筑牢产业根基。全市各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明确特色产业乡镇“3个1000万元”和特色产业村“1个200万元”培育目标。成功争取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截至10月底,共争取项目20个、资金1.6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精准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有效提升产业能级。截至10月底,全市已开工和签约待实施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0.3亿元。其中,中路铺镇12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总投资达2.3亿元,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工程之一。

品牌建设提升产业价值。坚持以标准化生产和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为抓手,重点培育碧泉大米、祖田米、花石湘莲、羊鹿茶叶、毛田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品牌240余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8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省著名商标40个。沙子岭猪、壶天石羊获评全国地标农产品百强,“湘莲”品牌在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1名、湖南省第1名。通过构建“雨湖·蔬鲜”“湘潭湘莲”等区域公用品牌矩阵,推动“楚山宝山茶油”入选“湖南茶油”公共品牌,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电商赋能拓宽销售渠道。湘潭市各地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在湘潭县花石镇建设电商助农孵化基地和“云仓”平台,培育“老农派”“荷湘悦色”等知名电商主体,湘莲系列产品线上年销售额达数亿元。青山桥镇揭牌运营皮鞋产业直播基地,打造“青山桥手工皮鞋”直播IP,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

加强要素保障

构筑产业新支撑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财、地等要素保障。近年来,市、各县(市)区坚持攻坚克难,努力破除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瓶颈,资金支持精准有力,用地保障创新突破,人才支撑持续强化。

其中,市级设立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专项资金,对每个特色产业乡镇支持300万元、每个村支持50万元,计划分3年拨付,今年市财政安排的2955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同时,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有效缓解融资难题。

全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为乡村特色产业预留5%-10%建设用地指标,创新推行“点状供地”模式。其中,湘潭县花石镇通过这一模式新增建设用地120亩,有力支持湘莲产业园二期建设。

今年,全市共选派116名科技特派专家联点驻村,实现特色产业村全覆盖;湘乡市毛田镇与湖南农大合作研发茶叶新品种,亩产效益大幅提升。各县(市)区通过电商、适用技能培训等方式,着力培育本土产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一系列新举措、新模式支撑下,湘潭市“十镇百村”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联农带农效应日益凸显,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城乡融合为路径、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乡村振兴实践之路,将为长株潭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更好的湘潭经验。


编辑:鸢尾蝶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