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玉为继父洗脚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却相亲相爱,风雨同舟,不仅将一双女儿培养成材,还主动将在外地多病的继父、智障的妹妹接到身边照料,积极进取,乐于助人,营造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多病继父和智障妹妹组成的六口之家
李祥国和王银玉是一对普通夫妻,全家共有6口人:一位多病的继父,一个智障妹妹,一双懂事的女儿。
王银玉一家人租住在张家界市民惠家园廉租房小区内,面积仅60平方米。2004年,她在市环卫处当上了一名清扫保洁员。丈夫李祥国平常在周边区县打零工,以补贴家用,很少回家。
2006年,王银玉在三角坪从事清扫作业时,遭遇了一场意外之灾,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每当下雨变天,就会头昏脑痛,但她从未放弃。不仅坚守工作岗位,而且照顾一家老小,从无怨言。每回丈夫回家,她还总会多加几个好菜。因此,二女儿常说道:“我家想改变伙食,就得等爸爸回来。”
李祥国打心里明白,妻子是心疼自己,所以每次回到家,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帮助妻子打扫街道,做好家务活,给她送饭,等着她下班。
夫妻之间恩爱有加,日子虽然过得很紧凑,但都很知足,家里始终充满着欢声笑语。与邻居们的关系也是其乐融融,哪家有啥困难,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在邻居们的心里,夫妇俩是个不可多得的热心人。
工资微薄仍坚持照顾眼盲婆婆
丈夫李祥国的母亲是个盲人,在他儿时,母子俩因遭婆婆嫌弃,被逐出家门,一度过着乞讨的生活。乞讨了半年多,母子俩后来在永顺县一户穷人家住了下来。那一年,李祥国也有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可妹妹天生智障。
1991年,王银玉和丈夫李祥国相识并结婚。结婚后,夫妻俩回到桑植(丈夫李祥国)生父身边,而他的盲母和智障妹妹则随继父一直住在永顺。期间,夫妻俩一直照顾着住在永顺县盲母和继父一家人的生活,还时常过去看看,送些生活必须品和生活费。
1992年以来,大女儿和二女儿相继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夫妻俩更加努力的奋斗,憧憬着美好未来。可1998年的一场洪水,将结婚分到的木房冲垮了,也冲走了希望。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两人才重新建起简单的房子,因为务农,收入不高,也欠下了不少债务。为了还债,夫妻俩带着女儿来到市城区找工作。
2014年至2015年,丈夫李祥国的生父和盲母相继离世。留下继父和智障妹妹的生活。考虑到他俩无人照顾,王银玉主动向丈夫提出,将父女两人从永顺接过来一起生活。这一做法,无疑使原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但王银玉一直努力工作,挣点工资,维持着这个贫困的家。
几年来,继父身体每况愈下,生病是家常便饭。曾几次,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书。但在夫妻俩精心照料下,继父几度转危为安。就连智障妹妹也学会了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够做些简单的事情。
善育重教一双女儿主动挑重担
担心智障妹妹一个在人家无人照看,在好心人帮忙下,王银玉为妹妹在永定城洁宝公司找了一份小巷保洁工作,并托熟人帮忙照看着。
每天,王银玉和大女儿李盼婷都要凌晨3点钟起床,做好早饭,打包2份,带着智障妹妹一起出门。为不耽误工作,王银玉先要早早的帮助妹妹将整个小巷保洁路段清扫完后,才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从未迟到误事。
下班后,因担心妹妹会迷路,还要接她一起回家。有一次,因王银玉负责清扫的路段泥沙洒落严重,临时需要加班,一时没有准时接妹妹下班,妹妹在独自回家时走失了。最后全家出动,找了3个多小时才将走丢的妹妹找回。到现在,王银玉因此事还心怀愧疚,更加细心地照顾妹妹。
马克思说:“父母的行业是教育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王银玉和李祥国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一双女儿也主动挑起了家庭的担子。
对于孩子,夫妻俩从未因经济条件差,就放弃对她们的教育,大女儿李盼婷大学毕业,现就职于一家公司做销售员。二女儿李芳园也即将面临高考。两个孩子都乖巧孝顺,大女儿每天工作前,都会起早帮助王银玉和姑姑打扫街道,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在左邻右舍中传为美谈。
这个家庭,虽然还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和艰辛,但因为心中有爱,他们觉得幸福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