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云慎
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诞生于单边主义肆虐、保护主义回潮的“逆风期”,却以“稳”的定力、“进”的锐气、“新”的动能、“畅”的循环,展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劲。
消费“挑大梁”。从“苏超”火出圈到“以旧换新”热卖,内需引擎正轰鸣。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成为拉动GDP的“绝对主力”,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消费多维升级。看场景升级:南京借“苏超”赛事单日引流游客79万人次,带动消费9.8亿元,文体旅融合正从概念变为“流量密码”。看结构升级:服务消费占比连年攀升,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销量领跑,“绿色消费”“悦己消费”从潮流变成刚需。看政策升级: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提质,家电、通讯器材销售猛增,政策“四两拨千斤”撬动万亿级市场。14亿人的需求,就是中国经济的底气。超大规模市场不仅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产业“闯新路”。从“工业机器人舞狮”到“量子计算上架”,创新浪潮正奔涌。工业生产“稳”中有“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9.5%、装备制造业飙升10.2%,产业转型正在持续突破。看技术突破: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超35%,从实验室“闯”入大众生活。看绿色突破:风电设备产量激增72%,工业单位能耗持续下降,“绿色工厂”逐渐成为主力。看智造突破:85座“灯塔工厂”领跑全球,占全球总数的45%,宁德时代电池生产缺陷率降至“十亿分之一”。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拔节”,未来产业“播种”,一条“向新、向绿、向智”的产业升级之路,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精造”。
政策“组合拳”。从“减税降费”到“疏通堵点”,精准滴灌润泽实体经济。面对外部冲击,中国宏观政策打出“稳就业、稳企业、稳预期”的硬招。这套“组合拳”力度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广东长虹减税超2000万元,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就业政策稳住170万岗位。靶向准:8000亿元“两重”项目清单全部下达,以旧换新资金直达县乡市场。预期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民企数量逆势增长2.3%。宏观政策“工具箱”开闸放水,经济血脉“微循环”全面打通。政策“兜得住”,企业才敢“冲得上”;企业“活得好”,经济才能“跑得远”。当“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十指紧扣,中国经济就能在最吃劲的时候再添一把柴、再加一把力。
风浪越急,越要校准航向;挑战越大,越需蹄疾步稳。今日之中国,正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书写“风景这边独好”的经济答卷。展望前路,更要以“顶压前行”的坚韧、以“向新而生”的锐气,以“确定性”应万变,向着高质量发展坚定前行。
来源:新湘潭
编辑:陈雪炎
审核:吴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