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05-21 阅读数 39786

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其内容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每个组织的业务活动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故民法典被称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民法典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是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从出生到离世,民法典全方位保障着我们的民事权利。比如,在胎儿利益保护方面,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在婚姻家庭领域,设置了离婚冷静期,更好地维护婚姻家庭稳定,同时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界定,避免一方无辜“背锅”;在侵权责任中,规定了高空抛物坠物的责任,守护“头顶上的安全”……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暖与关怀。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规范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为市场交易提供了明确的规则和预期,保障了市场秩序的稳定。比如,在合同编中,对各种合同类型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各个环节,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物权编里,确立了物权法定、物权公示等原则,保护了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本次“民法典宣传月”以“民法典进企业”为重点,通过深入宣传,能全面提高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能力,助力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民法典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它的颁布实施,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明晰、更加具体的依据和准绳,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立法层面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从执法角度讲,对行政机关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其依法行政,尊重和保障民事权利;从守法层面来说,它对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然而,民法典的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普及。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的组织法律专家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开展讲座,有的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生动有趣的民法典解读短视频,有的举办民法典知识竞赛等。但让民法典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要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创新宣传方式,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民法典的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案例、故事、文艺作品等,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宣传机制,持续深入地开展民法典宣传,让民法典的理念和精神深入人心。

民法典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民法典的阳光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人都能在民法典的保障下,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文/似火年华的蛋蛋)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罗雅洁

审核:唐天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