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好作风领社风丨以优良作风滋养青年干部成长

2025-05-20 阅读数 11734

文/唐代远

新时代作风建设如春风化雨,浸润基层治理每一方土壤。从“接诉即办”的民生温度到“一网通办”的治理精度,新时代作风建设持续向基层延伸、向实效转化。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既是中央八项规定的“执行末梢”,更是新风正气的“源头活水”,以“好‘青’风”催生作风“好生态”。

优良作风“润物细无声”,是滋养青年干部成长的不竭源泉。作风建设不是抽象教条,而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课题。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不仅重塑了党风政风,更在青年干部心中播下了“人民至上”的种子。浙江打造“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品牌,青年干部用“新”的话语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湖南基层青年干部通过“乡村夜话”机制,将信访接待桌“搬到”农户院落。这些实践印证,唯有让青年干部走出办公室,在防汛抗旱、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摸爬滚打”,才能将“人民至上”的初心转化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担当。又如多地推行的“民情日记”工作制度,要求干部如实记录群众诉求,将抽象理念转化为行动清单。当理论学习与民生实绩形成闭环,青年干部对“我是谁、为了谁”的认知便有了具象支撑。

作风建设既要有正面引导的“强心剂”,也要有反面警示的“预防针”,更要坚持节点攻坚与科技赋能。针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既有浙江、云南等地实施“清廉学分制”将理论学习、案例剖析细化为可量化的成长指标,也有2025年度《廉政教育系列参考片》以案释纪、以案释法。湖南推行的“四访”工作机制,通过开门接访、专题接访、会诊约访、带案下访,将群众满意度转化为干部考核“硬标尺”;江西万安建立“成长档案”,以思想上“引”、工作上“教”、作风上“培”,动态记录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表现,为青年干部成长蓄力赋能。政务服务“好差评”服务体系以窗口二维码、手机短信以及评价系统为媒介,让群众监督、让服务对象评价,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智能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窗口服务效能,自动识别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面对节假日“四风”问题高发期,多地运用大数据筛查公款消费异常记录,让制度刚性穿透“隐身衣”。

监督既是约束更是保护。当“城市大脑”智能感知窗口服务状态、自动识别消极怠工行为时,监督已从“秋后算账”升级为“过程管控”。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青年干部需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广阔胸襟,不纠结于一时一处的得失,以长远眼光考量大局,以全局思维谋划发展。同时,要在工作中把握好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平衡,每日自省自查,不断涵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韧劲锤炼工作作风,用“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服务人民,方能以青春之我引领社会文明新风的浩荡春潮。


来源:红网

编辑:喜之郎

审核:唐天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