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兴农人”奏响乡村振兴的“田园牧歌”

2025-02-24 阅读数 5561

文/周伯熊

日前,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指出要“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近年来,大批青年主动投身乡村振兴,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各类“新农人”“乡创客”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澎湃强劲的“新动能”。推进乡村振兴,就要让乡村成为人才向往之地、创新创业之地,就要让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各展其能、各显身手,营造青年变身“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浓厚氛围,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第一引擎”。

新农人是乡村经济的“活化剂”,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重要因子,是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关键要素。当前,各类“新农人”“乡创客”凭借互联网思维和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依托乡村资源,打造高附加价值农业与休闲项目,带动乡村周边经济发展。新农人的“新”不局限于年龄,而在于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新等思维格局。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站在时代风口,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合作农业、农村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纷纷涌现,新农人将科学文化素养、经营管理思维与现代农业技术充分结合,不仅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更促进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汇聚起了乡村振兴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推进乡村现代化,需要思路更活跃、视野更开阔的人才群体。中央一号文件就指出,要“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乡村必须抓住契机,让人才愿意来,让更多新农人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他们的示范效果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创业创新中来。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应当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为乡土人才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土壤,优化配套服务,让农村成为创新创业者的“金矿场”,成为把小创意做成大生意的“炼金炉”。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广袤乡土,大有可为,乡村振兴呼唤更多“雁归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乡村只有持续吸引、培育大量有文化、有技术、有梦想、有情怀的乡土人才,才能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夯实乡村人才队伍的“底盘”,持续激发广大乡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更多“新农人”成为持续释放光和热的“兴农人”,把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真正让“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播种致富梦想,在广袤的大地奏响乡村振兴的“田园牧歌”。


来源:红网

编辑:徐珂

审核:唐天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