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普及升级进行时:湖南省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动员大会开启“湖南行动”

2018-01-11 阅读数 250399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朱丽琴 周瑾容 梁辉

图:通讯员 朱丽琴周瑾容梁辉

急救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湖南拟制定推广普及民众卫生急救知识总体目标

近日,长沙某医院一名41岁的心胸外科医生晕倒在健身房厕所里。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急救,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无力回天,这位挽救过无数心脏病患者的医生因心脏问题再也没能站起来。

屡见不鲜的猝死事件,暴露出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情况堪忧。为此,国内著名急救医学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提出:在伤病的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的三个“一”理念。“第一目击者”主要是学习以救命为主的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经过规范培训后可以在现场对伤病患者进行救护工作,成为社区民众开展“自救、互救与他救”的重要力量。祝益民表示,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但有数据表明,我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

其实,心肺复苏并不是专业医护人员才能做的事情,只要掌握技能,是全民都可以做的。如果掌握了科学急救知识,不仅能自救,还能把握好救援的黄金时间,在第一现场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而目前,我国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缺乏固定的培训机构、统一的培训模式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培训结果不如人意也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人经一次培训后掌握并不牢固,并不敢真正实施现场急救,故应进行反复多次定期培训以提高熟练程度。2017年2月,长沙一位老人在公交站台晕倒,意识呼吸全无,湖南省人民医院一名保安见状立即就地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后老人获救。这名保安即受益于连续三年参加该院组织的第一目击者急救培训,所学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危急时刻派上了用场。

省领导高度重视并批示: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开展急救培训

2017年11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向力力对我省急救培训现状作出批示:“急救普及是件大事,这是我们健康的短板,请省卫计委、教育、广电等部门研究,加强急救普及的措施,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强化相关培训,把各项生命救治的基础性工作真正夯实到位”,提出要将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作为政府主导的重要工作、“健康湖南”建设的重要举措、医改的重要内容来抓,从政策上全力支持,从制度和法律的层面强化现场救护知识的普及。

此前,省政协常委、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在政协提案中建议——将每年1月11日定为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日,为普及现场救护的急救知识搭建一个广泛、持久的平台,开展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进农村、社区、企业和学校工作,在市民中广泛普及急救知识。

急救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2018年1月10日,湖南省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动员大会在省人民医院举行。出席大会的领导有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向力力,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小春,以及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红十字会、武警湖南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委王立祥教授,大家共同启动水晶球。

另有部省直医疗卫生机构、各市州卫生计生委、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代表近500人参加大会。

急救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急救“荒”带来急救“慌”:长沙每2000人中仅1人有过培训经历

我国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每年有54万人死于猝死,相当于每天有6艘“东方之星”沉船遇难的人数;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死亡人数逾百万。据调查,心搏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心搏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而在黄金救护时间内,急救车和专业救护人员往往无法赶到,而这时,第一目击者才是最有可能扭转乾坤的人。

在欧美和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香港特区,“第一目击者”占其城镇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15∶1。有数据表明,我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在长沙,每2000人中仅1人有过培训经历。等急救车、等专业人员,从而不会救、不敢救、不去救,最终导致痛失救命良机,这是急救“荒”下急救“慌”的真实写照。

当前,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维护人民健康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因此,《健康2030纲要》确立“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小康必须先有健康。

可以说,我们现在不缺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不缺高精尖的医疗设备,缺的是老百姓健康知识的普及,缺的是急救现场的自救和互救。一直以来,现场救护的急救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健康湖南的重要途径。英、美等发达国家高急救知识普及率已达50%至80%,而我国的普及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加强公众的现场救护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迫在眉睫。

急救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湖南正拟定总体目标:全省受训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每年提高1%以上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总体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推向全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现场急救体系,并将据此制定我省推广普及民众卫生急救知识的总体目标:五年内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人员100%接受培训,成为大众培训师资;全省接受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每年提高1%以上。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小春提出,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要结合医改工作,充分发挥大型综合医院的专业指导和骨干培训作用,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推动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快形成。要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培训网络,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急救知识技能普及示范社区设立“急救小屋”,同时利用“互联网+”模式,创建社区服务网站、现场救护网上虚拟体验区、自助培训与志愿者服务终端、“一键呼救”手机APP等,建立高效的急救科普大数据平台,让更多民众参与现场救护体验和培训。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巩固、壮大和完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广泛吸纳社会志愿者,深入开展现场急救知识技能“五进活动”,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期盼各级政府、各兄弟部门和社会组织继续重视、关心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工作,从政策、资源、宣传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提升全民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水平,为推进“健康湖南”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省医率先垂范:“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结出累累硕果

“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做现场救护的科普。我回答: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传播健康知识;作为专家,需要推动急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作为院长,更有义务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介绍,作为省属公立医院的龙头,近年来,湖南省人民医院为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意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也收获了许多奖项荣誉:

在知名急救专家、院长祝益民的主导下,提出三个“1”理念,以医院医护团队为主体,推进“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急救科普活动,倡导将每年1月1日设为“第一目击者日”,成立“第一目击者联盟”,设计联盟logo、肩章、旗帜、证书。

成立由急救研究所、急诊医学科牵头,全体医护志愿者为导师和工作人员的急救培训团队。建立湖南首个省级急救科普基地,设立“急救小屋”,免费对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2014年1月以来,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共举办170余场急救科普讲课,培训人员达到3万余人次,受训人员有中小学生、白领、工人、农民工、警察等。

主导开展科普健康教育进病房、进社区、进机关、进部队、进百姓“五进”活动,全年向公众免费开放健康讲座300多场。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出版《健康与小康》医学科普与健康教育丛书10余册。祝益民主编的《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被评为国家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选入《2016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其本人在各种会议、活动中做科普相关报告100多场,媒体报道200多次。积极呼吁和推动急救立法,将急救课纳入高校公共选修课,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非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被授予“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是委直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该奖项也是湖南省志愿服务工作最高奖项。

此外,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培训基地、心肺复苏学医教研基地、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四基地”落户医院,为湖南急诊急救专业的创新发展和科学普及提供更高平台,推动全省心肺复苏与急救医学的转化提升,同时也成为市民近距离学习和掌握急救技能的公众课堂。

背景资料

急救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徽章及释义:

3个1: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心肺复苏可尽早挽救生命

在美国每年心脏猝死占36%,其中80%发生在家中,抢救生存率28.7%。欧美国家,应用现场心肺复苏技术(CPR),每天约有100多人幸免于死。而我国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每年54万人死于猝死,居全球之首,相当于每天有六艘“东方之星”沉船遇难的人数,抢救成功率却不足1%。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占全年居民患病就诊总人次数的4.0%,死亡人数逾百万,占9%左右,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四位死因,最为常见的伤害主要有交通运输伤害、自杀、溺水、中毒、跌落等,占70%左右。猝死人员有35%–40%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急救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和跨专业学科,是医学领域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临床专业之一。湖南省人民医院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甲医院,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常委单位,是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湖南省紧急医学救援培训中心挂靠单位,普及急救知识责无旁贷。

第一目击者:任何人都应接受急救培训

在澳大利亚,每100人中有1人拥有急救员证书,香港每10人中有1名,新加坡每5人中有1名,美国每3人中有1名,北京正在为每150人拥有1名而努力(新目标为每80人拥有1名),而在长沙,每2000人中仅1名有过培训经历。

根据研究发现,约有88%的猝死病人发生在家中,很多去世者往往是由于抢救不及时,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帮助,等到医生到达现场时已经太晚。我国北京急救中心统计的“反应时间”为5~10分钟,而1~4分钟被认为“黄金中的黄金”。如何普及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提高施救者的急救技能,仍然是心肺复苏领域的研究热点。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普及急救知识迫在眉睫。国民急救意识的普及和急救技能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湖南省急救研究所所长祝益民教授介绍:“湖南省人民医院前期开展了急救培训进学校、进工地、进机关等活动,仅2015年10月至今,就开展了近10场培训活动,培训了逾3000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医院建立了第一目击者培训小屋,由专业志愿者对公众进行规范化培训,并编辑出版了科普书籍《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

第一时间:决定生死的时效

现代救护立足于现场的抢救,伤病突然发生后十几分钟,绝大部分情况下专业人员无法到达。据统计,北京市呼救120致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10分钟内18.7%,15分钟内40.1%超过30分钟占37.1%。故由第一目击者抓住早期几分钟、十几分钟开始急救,是一切伤病急救的开始和基础,是抢救、救援链上很重要的环节,因此,进行“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培训,依靠“第一目击者”在这个“救命黄金时刻”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可挽救更多生命、减少伤残,控制伤病恶化,是现代救护的新理念。据调查,心搏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心搏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祝益民介绍,“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成立后,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招募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并进行规范化培训,在人们心中根植“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与方法,在遇到突发状况的危急时刻,每一个“第一目击者”都能够勇于和善于伸出援手、科学有效施救,让爱心与技能融会贯通,用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急救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李诗韵 朱丽琴 周瑾容 梁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