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2018-05-23 阅读数 368680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吴迪(除署名外)

人类文明因江河而生,受江河滋养,绿色就是长江的底色,生态就是长江的屏障。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何让她永葆生机,同时也让在此生息的人们更好发展?今年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5月11日召开的中共湖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则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

5月12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湖南站在长沙正式启动,由媒体人、经济专家、学者组成的70人团队用一周的时间,深入探访常德、益阳、岳阳三个临江临湖城市,用相机、用笔、用眼、用心记录其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上做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

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也许你会好奇,人们是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呢?在本次跟团采访中,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小小的食物也能发挥大大的能量,比如湖南人的夏日伴侣“小龙虾”,不仅是夜宵界的“扛把子”,它还能为养殖户赚来真金白银,更成为了守护生态环境的“小卫士”。不信,跟着记者去看看吧!

【第一站】常德

螺蛳大变身:“臭水沟”成“绿腰带”

初夏时分,夜微凉。5月13日晚,“美丽中国长江行”湖南站媒体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常德市。夜游穿紫河,途中两岸风光无限,声光电科技与精彩表演相融合,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常德时,描绘的“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5月13日晚,穿紫河夜景。图唐俊

船上的讲解员端上一盆螺蛳,配上几瓶啤酒。本以为这是一道“福利餐”,殊不知,作为东道主的她向记者团提问——“大家知道螺蛳与穿紫河的故事吗?”

在常德市生活了数十年的老百姓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唐诗中的美景一度消失,穿紫河变成封闭的臭水沟,市民从来都是绕道而行,更别提去河边散步。

“2006年是常德城市的转折年。”讲解员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这一年,常德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用“海绵城市”理念治理黑臭水体的城市,其中,备受常德人喜爱的餐桌美食螺蛳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治理的第一步是截污。要求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全部进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才能排放。此外,对雨水管网的水进行净化。经过这些措施,河水慢慢得到净化。然而,河流的完整湿地生态链已经遭到破坏,该怎么办呢?

这时,螺蛳和它的“小伙伴们”出场了——常德市海绵办工作人员将螺蛳、鲢鱼、甲鱼、乌龟和一些肉食性鱼类一起投放在穿紫河中,借助它们的力量恢复完整生态。

除此之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系统每天都要过滤掉以万吨计算的城市生活污水。常德市海绵办副主任陈红文介绍,巨大的滤池以及培养大量具有强大除污能力的天然芦苇丛等,多方面严格控制着注入常德河流的水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常德重新打通了整个穿紫河的“任督二脉”,一头让穿紫河和城市的内陆湖柳叶湖相连,另一头又连通了长江的支流沅江,让城市的水系又重新焕发活力。

在处理好穿紫河污染问题之后,常德巿委市政府又在沿岸修建亲水平台,观光游船码头,河岸观景区,浮游岛,建立鱼类、昆虫及水鸟生态圈,利用步行桥连接南北两岸,将穿紫河建设成城市中心的绿色公园。最终营造出“泛舟朗洲城,举杯邀司马”的意境。

慢慢地,不仅人居环境变好了,连动物居住的环境也改善了不少。如今,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了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余种。近两年来,区域内新记录鸟类12种、鱼类1种、湿地植物5种,每年来此停歇、栖息、觅食、越冬的候鸟种群数量也超过了3万只。

记者手记>>水清河畅,绿色生态送上发展“大礼包”

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5月14日,新河水系,工人在清理河道

走在常德街头,常常能感到一种独特的味道。提起常德,有人会想起常德保卫战的壮烈,有人会记得桃花源里的美丽巷陌。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常德感受到的“德味”——常德人有时会戏言自己是“德国人”,因为这里的确有着德国的影子。

多年来,德国工业城市汉诺威与常德市作为中德友好城市,双方在水系治理、城市建设等方面有着深入合作。常德人在自己的城市打造“德国风情小镇”,通过环境治理成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截止2017年10月,穿紫河风光带项目已累计接待游客210万人次。穿紫河“水上巴士”运营仅11个月,就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门票收入约2000万元。

所以,不论是城市治理还是生态保护,锐意创新与科学借鉴相结合,同样是不错的发展之道。

 

【第二站】益阳

龙虾大变身:“虾稻共生”,拒绝农药

稻在水中摇,虾在稻下行,虾粪促稻长,稻草助虾肥。5月16日上午,“美丽中国长江行”湖南站媒体团来到了益阳南县。在这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见到了城市所不能见到的和谐一幕——虾稻共生。

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5月16日,南县考察虾稻共生  图唐俊

5月,正值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一方面,大家抵挡不住来自小龙虾的诱惑,另一方面,频频被曝光的“龙虾健康问题”又让不少“龙虾粉”心存忌惮。湖南人餐桌的小龙虾到底有怎样的生长环境呢?

南县的答案是:稻田中。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南县泽水居稻虾养殖基地见到,大片的农田成畦排列,田里水质不错,方圆数里都看不到黑臭水,田埂上也看不到农药化肥使用过的痕迹,几个农民正在田里忙碌地捕捞成年的小龙虾。

“以前没有规模养殖,小龙虾都是粗放生长,所以市面上售卖的小龙虾生长环境确实没办法保证。”基地负责人夏辉介绍,自从2008年起,南县陆续开展小龙虾“稻田寄养”、“稻虾轮作”、“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等养殖模式的试验和推广,并提出“稻虾共生”、“一稻三虾”的发展模式,小龙虾成了守护稻田的“好帮手”,既杜绝了农药化肥对稻田的刺激,又净化了龙虾的成长环境,让大家吃得安全。

2017年,湖南省小龙虾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养殖产量为13.57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产自益阳的南县小龙虾就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截至2017年底,南县从事龙虾养殖的种养户发展到38500户,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34万亩,水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渔业“三产融合”处于湖南省前列。

“因为小龙虾的缘故,我们现在种稻,都是严格控制,不用农药化肥。”夏辉介绍:“为了保证自家龙虾的品质,农民们也都开始有了环保意识,自发保护环境。”

从眼前的经济效益上看,生态种植产出的稻米品质更高、价格更好,农民一年还多了三次卖小龙虾的收益,稻田亩均收益提高到4400元。而从长远生态效益上看,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更是福泽千秋万代。

记者手记>>小小芦笋,下得厨房上得“厅堂”

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5月15日,工人在加工芦笋图唐俊

尽管烈日炎炎,但在益阳的采访时间仿佛过得很快——从小龙虾到芦笋,这里的餐桌美味好像都有属于自己的环保功能。在这里,我想再说一说芦笋的故事。

多年以来,沅江芦苇造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沅江人将目光投向芦苇的幼茎——芦笋。

2014年起,沅江市着力发掘“沅江芦笋”食用功能和药用价值,推动芦苇造纸业向芦笋食品业转型,培育市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经过几年的发展,沅江市芦笋生产企业从原来6家发展至24家,固定资产投资达3.2亿元,全年加工芦笋3.5万吨左右。2017年,沅江芦笋实现综合产值25亿元,已开发佐餐类、休闲即食类、饮品类等9大类21种特色产品。

如今,“沅江芦笋”全国闻名,就这样,一道美食对城市的环境保护也打了一手“好助攻”。沅江的“芦笋采摘工”多了,环境污染少了!

 

【第三站】岳阳

茭瓜大变身:组建植物防护带

见到“菰”这个字,你可能感到陌生,但提起它的别名“茭瓜”,你可能立马熟悉——茭白肉丝、油焖茭白,都是湖南人餐桌必不可少的特色菜。

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5月17日,“美丽中国长江行”湖南站媒体团来到了岳阳市。在君山区的采桑湖,茭瓜也来了个大变身,当起了“湿地防护卫士”!在这里,工作人员移植各类沉水、浮水植物300多亩,珍稀濒危湿地植物10000余株,打造出以鸡婆柳、芦、荻、菰等植物为主的4500米湿地植物防护带,构建与完善了采桑湖的立体原生态水环境。

“之所以要重构采桑湖的立体原生态水环境,是因为那里曾经受到过严重的破坏。”岳阳市君山区林业局局长徐皓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多年以前,不少承包者在湿地上新修二级堤坝,加固加宽中央堤坝,便于养蟹种藕,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每逢越冬时节,机器作业大面积挖藕,惊动了觅食的候鸟,大批候鸟纷纷飞走。

为了避免“人鸟争食”的惨状,君山区政府在第一时间叫停采桑湖内的经营活动,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与承包户协调,依法解除合同,限期整改;另一方面多举措治理,尽快恢复原貌。

如今,采桑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得到修复。据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监测结果显示,采桑湖水质明显得到改善,总体达到Ⅲ-Ⅳ类水;在湖区监测到的水鸟有6目8科23种13863只,达到历史新高;发现湿地植物31种,隶属17科29属,其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

为了保护生态,岳阳市政府还拆除了多个非法砂石码头。当地工作人员说,“现在只要天气晴好,码头总能看到一群群的江豚起舞、嬉戏”。

治理环境的同时,政府也想尽办法保障周边农民的收入。岳阳市农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岳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390.78亿元增长到534.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326元增长到13119元,年均增长1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300多万亩,高档优质稻面积达到125万亩。稻虾共作、莲虾共生、湖泊套养等新型生产模式发展迅速,全市共发展稻虾共作面积近40万亩,亩均产值5000元。

记者手记>>见证麋鹿的亲情重逢

常德螺蛳治污水、益阳龙虾守稻田、岳阳茭瓜护湿地……发展绿色经济,美食“跨界专家”守护长江

5月17日,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护避难所点点

洞庭湖以前是没有麋鹿的,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有十几头麋鹿穿越水流湍急的长江,从湖北方向游到了东洞庭湖。从那时开始,保护麋鹿就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今,工作人员相继搭救了12只受困的麋鹿,其中一只死于败血病,一只被现场放生,其他均存活下来。

2012年3月,一位芦苇场的工人在装卸芦苇时发现草滩上趴着一只刚出生的麋鹿,小家伙被带回保护区,取名“点点”。后来,点点与一头救护成功的雄性麋鹿配对成功,顺利产下一头小麋鹿。

我在避难所见到了点点一家。他们常年受到保护,对人类没有敌意,显得格外热情。东洞庭湖保护区宣教科科长宋玉成告诉我,野生动物与人类也是可以友好相处的,它们没有戒备心,就是对人类最好的回馈。正因如此,保护区从没有麋鹿到如今野生麋鹿的种群达到164头,见证了岳阳环境保护的成果。

 

花絮>>

在常德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内岩汪湖一带的采访,让“美丽中国长江行”湖南站媒体团的记者们感受颇深——碧水清澜倒映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船行湖面,暖风水气吹拂,洞庭湖的柔美尽显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的变化不仅点缀了美丽的城市,更让居民改变了陈旧的思维。保护环境不再是“政府行为”,越来越多人身体力行,用他们的力量改变着周围环境的面貌。来,听听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记录下的这个故事。

被“招安”的渔民

“以前完全不是这样,那时候江面上很热闹,大家忙着抓鱼打鸟。现在不一样了,谁打鸟谁就是犯罪!”刘克欢是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以前也常常抓鱼打鸟。

不光电打鱼,刘克欢和兄弟姐妹还抓过鸟。在捕鱼淡季,扯一张大网,大批候鸟过境西洞庭湖时,就不幸成了桌上餐、交易品。那时候,渔民们以为鱼和鸟都可以随便捞随便打,“根本没有什么生态、环保的概念。”

然而,刘克欢逐渐发现,湖面越来越小,鱼越捞越少,鸟也不飞来过冬,“本想靠着这片水吃饭,结果被自己弄成了这个样子。”

好在还不算晚。就在刘克欢逐渐“醒”过来时,一张保护大网也在收紧,从2011年起,保护区管理局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统管、部门配合、乡镇协助、社区共建、协会引导、社会参与的“六位一体”管理模式。重拳出击,向电鱼抓鸟开战了!

在严抓严打下,刘克欢认识到以前的方式不能继续下去了。2015年,保护区成立了环境保护协会。工作人员走进社区街巷向老百姓宣传保护环境的道理,这才让刘克欢懂得什么是生态平衡,什么是可持续的捕捞。于是,协会成立不久,刘克欢便加入进来,当了副会长,曾经的抓鱼打鸟“惯犯”,被环境保护的正义事业给“招安”了。

如今,刘克欢和杨志明的日常工作是护林护湖,到老百姓家里讲解环保知识,他们还发动了很多“眼线”,随时举报违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很快,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发展到8个分会300多个会员,协会经常组织成员在湖区进行义务宣传与垃圾打捞。在协会的积极参与下,西洞庭湖湿地的环境状况逐渐变好。

声音

走“热”长江,再现美丽洞庭

屈贵全(湖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既是中央和地方联动、11个省市互动,也是网信部门和新闻网站联动、网络媒体抱团联动的一次尝试。本次主题活动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宣传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特别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

截至5月16日,媒体团先后推出近250篇原创报道,40余家网站开设专题页面,总点击量高达892万人次。长江与洞庭,河流与湖泊,绿色与发展,成为解读湖南的网络热词,在网络上掀起了“共舞长江经济带”的热潮。

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走“热”美丽中国长江,再现“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画卷,让美好愿景兑现成为美丽现实,让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三大举措,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

汤建军(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南省省情研究会会长)

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常德、益阳、岳阳三市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克服困难,打破利益格局,下大决心整治环境污染,恢复自然生态。因为要整治,就会得罪人,要做出牺牲,这些都很不容易。此外,与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督导、检查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问题。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还有许多工作要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会议上的讲话要求,继续抓细、抓实。比如,湖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一是整治,二是保护,三是修复,修复是重中之重。在不影响保护修复的前提下,可以因地制宜搞一些开发。

总而言之,这次活动对宣传湖南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亮点、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民心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任重道远,绝不能有丝毫懈怠,还须加倍努力开展生态整治、修复、保护,精心护理“一湖四水”,协力打造“一江碧水”“一片蓝天”。

  今日女报/凤网 记者 吴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