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演员、歌手、主持人,黄渤最近有了新身份,由他担任导演的《一出好戏》即将于8月10日上映。近日,他回到母校北京电影学院,分享电影创作中的心得感悟。
——成名靠天赋?
“天赋并未使我在面对问题时游刃有余”
由于形象问题,很多人把黄渤的成功归咎于天赋。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说没有,可能还是有一些,但努力占的比重更大,因为老天给我的天赋并没有使我在面对一切问题时游刃有余”。
黄渤的表演曾获得周星驰肯定。(资料图:中新社发李学仕摄)
与很多师弟师妹不同的是,黄渤在考学前曾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从初中时开始就在歌舞厅演出。1993年,还在读高中的黄渤成为第一批歌厅驻唱歌手,组了一个名叫“蓝色风沙”的组合,在全国各地演出。
“实在唱不下去,后来就开始拍戏。拍了两三部,然后再回来上学。”黄渤轻描淡写地跟师弟师妹说。
但走南闯北多年的“社会实践”,让黄渤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像在大脑里塞了几个TB的硬盘,里面有碰到的各种事、各种人”。
这些事和人都成了黄渤的“财富”,给他的创作增添了很多色彩,也让他的表演更加接地气。
——当歌手、当老板、当演员
抱着“必死的心”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其实,黄渤的演员之路并不太顺,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
当歌手那会,整个组合最穷时只剩下10元钱,黄渤用这钱买了一堆油饼,强撑说自己不饿,让其他人先吃。
后来由于在唱片界四处碰壁,黄渤一度转投实业当起了小老板。后因发小高虎的推荐,又意外出演了《上车走吧》,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鸡奖。
黄渤与现场师生合影。(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黄渤后来回忆,当时曾和零点乐队、满文军等一块儿唱歌,后来别人都红了,自己不仅没红,还天天过得乱七八糟,但突然拍了一个小戏,就拿了奖。
但是这部电影后,黄渤的星途并不顺当,他参演的影视剧一度都是小角色,在电视剧《黑洞》里最长的台词只有12个字——“湖畔里又发现两具无名女尸”。
于是,抱着“必死的心”,2002年,黄渤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配音专业。因为一方面他认为演员是值得毕生从事的职业,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与同行之间的差距,“仅凭一点小聪明可能撑不了太久”。
——表演系的毕业压力
“先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喜欢当演员”
当下正值毕业季,和其他专业不太一样,表演系的学生往往是带着懵懂与希望入学,带着巨大的压力毕业。毕竟,一毕业就能参演好作品的同学是少数,大部分人要经历一段很痛苦的折磨和挣扎期。
黄渤深有感触。从学校毕业之后,他成为一名配音演员,活跃在北京各大配音间。直到出演《疯狂的石头》,才算真正走红。
黄渤与大学恩师合影。(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因此,黄渤告诉师弟师妹,毕业之后的几年,依旧是学习期,需要沉淀下来,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喜欢演员这个职业。
“如果你不喜欢的话,会觉得当演员简直是地狱。”黄渤告诉师弟师妹,演员拍戏时熬夜熬三、四十个小时很正常,还需要承受高压力,尤其是刚开始演技不太纯熟时,跟成熟演员对戏全都是压力,有时本来很简单的一句词,说十遍都不利索。
——出名是否要趁早?
“人生处处皆是一出好戏”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
黄渤成名不算早。但是现在的年轻演员,大多都期盼着一夜成名。
黄渤曾出演话剧《活着》。(资料图:中新社发刘震摄)
“好的出名的确是一种认可,但并不是说越早越好。”对于成名,黄渤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合适的时间,出名太早虽然可以提前收获很多,但也会损失不少年轻时候本该享有的自由与安宁。
“人生处处皆是一出好戏,不管是成名后还是单纯的大学阶段,都同样值得被认真对待。”
成名后,黄渤并不甘心只当喜剧演员,他挑战了很多角色,包括悍匪、失去孩子的父亲、孙悟空等,“有人说卓别林一辈子就是这样,但是人家是大师;有人说周星驰没演过悲剧,但喜剧成就了周星驰。我不认为我会成为什么大师,也不会以固定的模式不断死磕,我需要在创作中找到兴趣和乐趣”。
——转型当导演为哪般?
“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控制欲的人,但是我有表达欲”
读大学之前,黄渤曾不理解导演牛在何处——编剧写剧本,摄影师拍摄,演员演戏,服装化妆都弄好了,剪辑师剪辑,导演不就是喊个开始,喊个停?
后来他才知道导演的重要性,知道了什么是镜头,什么是特写。如今,黄渤也升级成为导演,他执导的《一出好戏》即将上映。
电影《一出好戏》海报。(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一出好戏》的构思源自他早年给旅游巴士想的宣传片创意,一群人掉到一个岛上,会发生什么事?是《迷失》还是《大逃杀》?这个故事早在《泰囧》之前就已经成型,但黄渤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自导自演。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觉得应该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
但对于导演这个职业,黄渤依旧心存敬畏,“这两个字对我个人目前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诱惑,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控制欲的人,但是我有表达欲”。(文/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