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重阳节,长沙市望城区马桥河村,105岁的谭爱胆坐在堂屋的藤椅上闭目养神。在她身旁,70岁的小儿子肖汉武将软糯的重阳糕仔细分成小块,一块块递到母亲嘴边。“妈,慢慢吃,今天是重阳节。”看着母亲细细品尝,他又俯身在她耳边说起兄弟姐妹们刚打来的问候电话。
70岁的小儿子肖汉武陪105岁的母亲谭爱胆看她的肖像。
前不久,湖南省2025年“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36万人,占总人口的23.49%;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221万人,百岁老人增至4481人。这些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像谭爱胆家庭这样的养老现实。
在这个普通的院落里,肖汉武日复一日地照顾着年迈的母亲。“有妈在,家就在。”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位七旬儿子的心声。
心灵的画布:为母亲留住此刻
“我妈妈是跟共产党同一年诞生的。”谈起母亲的过去,肖汉武的记忆像开闸了一样。在他心中,母亲谭爱胆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谭爱胆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12口之家的重担。她生了六个子女,肖汉武是最小的孩子。洗衣、做饭、种田、喂猪、带孩子……家里的所有活计,几乎都压在她一人身上。
“妈妈很节俭,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连一个红薯也是分给孩子们。”这种坚韧、善良,成了母亲留给肖汉武最深刻的人生底色。
母亲不识字,她用行动在肖汉武心中写下了做人的道理。而当过海军、会画机械图的肖汉武,则用一种更具体的形式,将母亲的模样永远留存下来。在他家中,珍藏着一幅特殊的画像——那是他亲手为母亲绘制的肖像。
肖汉武为母亲谭爱胆绘制的肖像。
时间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年轻的肖汉武正在海军服役。他在部队里展现出了绘画的天赋。“从小我就对画画特别痴迷。但我没有学过画画,到了部队之后,我的班长教我画画。”也正是在那段离家的岁月里,他忽然意识到,家里的父母正在老去。“那时候,我看到妈妈老了,心里不是滋味,很害怕老人突然哪一天就离开我们。”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为母亲画一张像。
那时候在农村,老人家都会提前准备“遗像”。于是,肖汉武拿起画笔,开始利用训练以外的一切空闲时间创作。这幅画,他画了整整三年。
“我没学过专业的肖像,就是凭着感觉和感情画。”最终,他完成了一幅凝聚着深情的作品。画像中的母亲,面容安详,眼神里带着坚韧与温柔。
“我服役四年,这幅画画了三年。”肖汉武笑着说,这幅画像一直珍藏在家里,虽然数次搬家,但每次都会把它小心翼翼地收藏好,生怕弄丢。幸运的是,画中人谭爱胆,一直健康地活着,也跨越了百岁大关。这幅提前准备的“遗像”,最终变成了记录长寿与幸福的“寿星图”。
生命的奇迹:与死神三次交手
如今,105岁的谭爱胆眼睛因白内障几乎看不见,耳朵也听不太清了。尽管感官衰退,谭爱胆的记性与感知力却出奇的好。只要村里的老熟人来了,她凭着模糊的声音和熟悉的脚步,就能分辨出来者是谁,然后摸索着,赶紧到门边迎接。
对谭爱胆而言,最开心的时光,就是跟儿子一起在夕阳下聊天。美食、子女教育、治病方法、村里的趣事……他们的交流,简单而平凡,“现在两个儿子都很孝顺,缺什么药,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备上。”
肖汉武为母亲谭爱胆按摩。
进入晚年的谭爱胆曾三次经历过鬼门关。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15年。“心脏的问题,在医院已经不省人事了。”肖汉武的声音低沉下来,“医生凌晨1点说没办法救了,要我们赶快抬回家,准备办丧事。”
那一晚,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个家庭。但他们没有放弃,请来了村里的一位老医生救治。让肖汉武没有想到的是,母亲竟奇迹般地慢慢好转。
正是这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让肖汉武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天。他和哥哥轮流照顾,妻子也从旁协助。从前,母亲用爱养育他们,如今,他们用心来反哺。
长寿秘诀:规律作息与平和心态
在肖汉武看来,母亲谭爱胆能如此长寿,与她数十年如一日的规律作息密不可分。
她的每一天都极其规律:早上7点起床,每天清晨,肖汉武出门浇菜时,她会在屋里慢慢活动;早餐后,她会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一阵子,醒来后就挪到窗边晒太阳。
她唯一的爱好就是干活,“前几年身体硬朗时,她还帮忙洗衣做饭,衣服烂了,她也自己补。”
谭爱胆除了生活自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长寿秘籍”——心态平和、为人宽厚。
采访中,谭爱胆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记者:“不计较就没有烦恼事,每天心情都很好。”
肖汉武搀扶母亲谭爱胆走路。
“我妈最大的优点就是心宽,凡事看得开。”肖汉武说,母亲乐观开朗,一生与人为善,口碑极佳,从不因为琐事与人计较,也没有跟街坊邻居红过脸。
在谭爱胆的眼里,没有什么“天大的事”,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冷静处理。“平时不攀比、有事不计较、遇事多包容”,这种豁达的性格不仅让她的生活充满阳光,也让她的心态平和,身体健康。
每年的重阳节,这个百岁之家都格外温馨。儿孙们的问候电话从四面八方打来。若大家得空,便会聚到家里围坐在一起,桌上总会摆上几道象征吉祥的菜肴——一碗热腾腾的芋头扣肉,寓意“阖家团圆”;一盘清蒸鱼,祈愿“年年有余”。大家说说笑笑,简单的饭菜因团聚而变得格外美味。
如今,肖汉武已经陪伴母亲一起度过了45个重阳节,自己也年逾古稀。
回首往事,他感慨最深的便是生活的沧桑巨变。“以前,别说重阳节,就连过年也难得吃上一顿肉。而现在,生活真是翻天覆地,不仅餐餐有肉,平时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大大小小的节日,儿孙们也常能聚在一起,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
谭爱胆家的全家福。
而在母亲105岁生日那天,这个家完成了一场最隆重的仪式——拍摄了一张标准的全家福。照片里,105岁的谭爱胆奶奶端坐中央,七十岁的儿子肖汉武与兄弟姐妹们站在身后,曾经的少男少女,如今也已是鬓发皆白。
“活到105岁,我很满意。”谭爱胆满足地说。当问及未来的期盼,老人用最朴素的言语说道:“现在就挺好,没什么别的心愿了。只盼着一家老小都平平安安,我能这样安安稳稳地多过几年,多陪陪儿孙,就是最大的福气。”
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老年节”
尊老敬老,陪伴尽孝
不只是这一天的主题
更是我们平时应自觉做到的事情
今日重阳
别忘了向家中父母长辈道一声问候
祝天下老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一组海报送给我们的父母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海报: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新媒体编辑:李诗韵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