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旅行丨“穿越”湖南,与传说中的美女姐姐“对话”

2021-08-20 阅读数 43306

刚刚过去的七夕,让人们再次体会了一番牛郎织女的神仙爱情,也有人遵照传统,在坐看牵牛织女星之外,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

而在湖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人们可祭拜的仙女可不止织女一人。小乔、孟姜女、红拂、娥皇、女英等传说中的美女姐姐都在湖南的青山绿水中留下了自己的芳踪。不妨来场“穿越”,与她们来一段心灵对话。

image.png

岳阳楼畔遇“小乔”

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很多人的旅游目的地,但如果不留心,游客就会错过一个与小乔有关的地方——小乔墓。

坟墓周围的游道一尘不染,青灰色的石栏护围就如同周瑜麾下的精兵悍将,屹立在女主人的身边守护她。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整齐规矩地书写着“小乔之墓”,向后人昭示着此处便是小乔的魂归之所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相信很多人都对苏东坡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记忆深刻,也对周瑜和小乔的爱情充满了幻想。而杜牧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让周瑜和小乔的爱情有了更多的瑰丽色彩,仿佛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的台词“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却又比紫霞仙子的结局更为美好。

有游人曾问,岳阳楼旁的小乔墓是真的吗?

实际上,周瑜病死于巴丘(今岳阳一带)后,小乔行踪不见于史载。但周瑜死后,鲁肃接任率万人驻守巴丘,在洞庭湖操练水军,筑巴丘城,建阅军楼。相传阅军楼即为现在的岳阳楼。

据岳阳人陈湘源考证,明《一统志》云:“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明隆庆《岳州府志》记叙更详:“二乔墓,汉太尉乔玄二女,并通《春秋》,一适周瑜,一适孙策,相传死葬岳州广丰仓内。”由此可知,明代以前岳阳就有二乔墓。但府志又曰:“窃意世无姊妹合葬者,且瑜妻或从镇巴丘死而葬焉,若策妻则万无是理。”其实,这里的二乔,是民间称子女为“老二”的意思,二乔即小乔,并非指乔氏姐妹二人。

此外,《三国志》中有周瑜的次子周胤“屯公安”的记述。公安与岳阳一衣带水。如此说来,小乔最终归葬于岳阳,也并非不可能。

后来,人们又在岳阳市郊发现了周瑜墓,重修于今天的岳阳市金鄂山公园内,虽然是“衣冠冢”或“纪念冢”,但与小乔墓相隔约5公里。

“曲有误,周郎顾。”站在岳阳楼畔,听着洞庭湖上的风吹过岳阳楼、吹过小乔墓上的青草,脑中想象着小乔故意弹错琴惹来周瑜一顾的风情,真是让人羡慕。人间的爱情,理应如此吧。

君山岛上抚斑竹

看过岳阳楼,与小乔“作别”,乘船登上君山岛,我们还可以“遇见”一对奇女子:娥皇和女英。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隔湖相望。君山岛的形状,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而现代人通过摄影却得出更有意思的图形——像一颗心,仿佛坐实了“爱情岛”的名声。

确实,君山岛上有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二妃寻夫”。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把这座山叫“君山”。现在岛上还有二妃墓、湘妃祠等景点。

二妃墓曾被毁,于1980年修复。墓为石砌,石碑刻“虞帝二妃之墓”。墓地两侧有石栏,有二妃画像和《九歌》中《湘君》《湘夫人》篇石刻。墓前20米处有引柱一对,刻一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君山四面环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云雾缭绕,土地肥沃,适合竹类和茶树生长,有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龙竹、梅花竹、连理竹等多种,最有名的就是斑竹。相传斑竹上的点点斑痕乃舜帝二妃攀竹痛哭时遗留下来的。晋朝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毛泽东曾有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写尽娥皇、女英寻夫而不得的悲痛。

生离死别之情,总是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还有一种传说是,舜是被禹迫使到南方巡视,最终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那么,娥皇、女英不离不弃的追随更显可贵和动人。今天,很多游客到君山岛上,总是要轻轻抚摸一下斑竹,或仔细端详点点斑痕,仿佛在悄悄地与娥皇、女英对话,感受他们这段荡气回肠的爱情。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或许,某一天,宁远舜帝陵景区与君山岛联手打造一场活动或一条旅游线路,不失为一件善事。

常德汉剧表演艺术家彭玲饰演孟姜女的剧照.jpg

常德汉剧演员饰演孟姜女的剧照。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竟是常德妹子

提到常德津市市,更多的人熟悉的是津市牛肉粉,而第一次到津市的人,则更多地会惊讶于城区有孟姜女大道。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

据《澧州志》《孟姜山志》等史料记载,孟姜女出生于现在的常德市津市市嘉山。嘉山原名翠麓山,秦代后称孟姜山。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李如圭上书皇帝,嘉奖孟姜女贞烈,遂将孟姜山更名为嘉山。如今,在嘉山上,有当地人为了纪念孟姜女,特地修建的贞烈祠,千百年来,香火不绝。不远处,还有一个平地如台的望夫台,相传孟姜女自范喜良到长城服役之后,三年如一日,天天登台以望郎归来。此外,还有百步磴、相思竹、恨石、镜石等与嘉山孟姜女传说相关的古迹。

而与嘉山孟姜女传说相关的民俗有农历六月六日的“晒衣节”、九月九日的“姜女娘娘生日”、男孩满十二岁“渡关”、元宵节后的蚕农“祈蚕”、八月十五中秋节新婚夫妇求子“摸鞋”、春节岁首祈福免灾的“游傩”和“还傩愿”等。

当地以嘉山孟姜女传说为基本素材的歌谣、戏曲、民间故事等文学艺术作品也很多,如明清以来的《孟姜女十二月望夫》《姜女思夫》《孟姜山吊古》等。近年来,常德当地还拍摄了电影《孟姜女》,讲述了“嘉山孟姜女,悠悠千古情”的凄婉爱情故事。

而湖南人田汉和贺绿汀则联手写了一首《四季歌》,其中歌词“冬季到来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血肉筑出长城长,侬愿做当年小孟姜”,随着周璇的演唱广为人知。

醴陵人对外来人红拂女念念不忘。.jpg

(来源:网络)


慧眼识英雄的红拂永留醴陵

在世人眼里,醴陵以陶瓷、花炮闻名。却不知,这里还有唐朝名将李靖和妻子红拂的一段故事。

醴陵之西有西山公园,与城市相隔渌江,当地来此休闲的人很多。

公元621年,李靖奉命征伐割据湖南的梁王萧铣,驻军醴陵西山,其妻红拂随行。后来,李靖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不幸的是,红拂在醴陵染病而亡,李靖选择在山环水绕、风景优美的西山安葬了她,并且修建了靖兴寺,募僧守护。

记者曾登临此山,在醴陵市渌江书院后的西山半山腰的一片绿树围绕中,得见红拂墓。

红拂墓坐西朝东,墓冢拱起呈半球形,中间立着一块高约两米的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着“红拂之墓”,其右塑有穿着披风、腰佩长剑、英姿飒爽的红拂女像。墓地左右刻有对联“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虽然,红拂女不是土著的醴陵人,但是,千年以来,醴陵老百姓早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细心地照看着她的墓地,为她骄傲和自豪。1985年,株洲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红拂墓前残留着一些鲜花,这或许是一名女子留下的吧。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红拂慧眼识英雄的故事成了千古佳话。在爱情当中,或许很多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像红拂一样,拥有一双慧眼,选择到对的人。

或许因为被红拂“看着”,醴陵出了很多名人。

离红拂墓不远处,就是渌江书院。

朱熹两次到醴陵,在此讲学。醴陵人为朱熹绘有画像,刻于碑石,至今犹在。左宗棠是书院第十届山长,培养了不少学生。后来,李立三、左权、宋时轮、程潜、陈明仁等都在此求学而后走向救国救民之道。


记者:唐天喜

编辑:唐天喜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