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对面”到“屏对屏”,这届毕业生如何找回消失的“金三银四”?

2020-04-15 阅读数 63124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张秋盈 欧阳婷  图:受访者提供

“就好像在黑洞里一直前行,直到收到这个offer(录取通知),才感觉终于看到光亮……”出生于1996年的王欢,是2020年新一届大学毕业生。她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就业,用句时髦话来概括,那就是“我太难啦”!

据统计,湖南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预计达39万人。可受疫情影响,原本备受关注的春季“金三银四”线下招聘会取消了,企业也出现缩招明显、竞争加剧、薪资下调等现象,甚至还让一些毕业生原本谈好的offer被临时收回。

为了让这届毕业生有个“好归宿”,不久前,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各高校纷纷推出“空中双选会”“云就业培训”,一些招聘网站也相继开发出免费视频面试功能。

那么,“云求职”体验感如何?在新的求职环境下,又有哪些就业技巧?来看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调查报道。

求职之路>>

化妆一个半小时,抓住唯一的面试机会

今年24岁的王欢是湖南大学新闻专业2017级研究生。从今年2月中旬起,王欢便四处投递简历,30多份简历发出后,虽然陆续收到一些公司的线上测评邮件,但测评过后直到3月也没有任何回音。

“我们从学校得知,今年有政策鼓励,比如省属国有企业会拿出50%的岗位用于招聘应届生,可这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多帮助。”王欢说,他们的对口就业大多数还在于传媒类民营企业。

3月17日,王欢参加学校组织的“空中双选会”,提前在页面上收藏了10家企业,打算在“云求职”中寻求突破。

这天一大早,王欢花上一个半小时化妆,挑选最得体的衣服,早上8点就守在电脑前等待面试。好不容易到点,她却有些失望,“我收藏的10家企业中只有2家上线”。

精心准备的面试最终在一次视频后结束了。

好在,重点大学研究生学历、中英文双语功底、前一晚做足企业文化功课……王欢抓住了这唯一一次面试里的就业机会。

“很多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王欢说,当日“空中双选会”后,不少同学都连连叫苦,“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自己关注的企业压根不上线”。

同样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的肖丽遇上了一个更加尴尬的问题——早在年前,她就收到了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培训专员”的0ffer。可等她过完年,约定的“三方协议”却泡汤了,该公司HR(人力资源)打来电话:“受疫情影响,我们不再招聘培训专员。”

被“放鸽子”的肖丽只能重新求职。今年3月,她在智联招聘平台投递了上百份简历,至今没有收到一条回复。

“时间长了就特别沮丧,感觉一毕业就失业了。”肖丽说,前两天,她好不容易通过学校推荐的“空中双选会”等到一家心仪企业发来语音面试的通知,可没想到,由于微信语音聊天不够顺畅,她又被对方拒绝了。

热门行业遇冷,毕业生“先谋生再谋爱”

梁星是湖南女子学院2020届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家政专业毕业生。近年来,这个新兴领域的学生一直都是招聘会上的“香饽饽”,就业率也在学校里稳居前列。

不过,今年梁星和同学们却遇到了挫折——原本在2019年9月的秋季招聘上,同学们纷纷找到了中意的家政公司,只等实习期一过,转正也毫无悬念。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封路,一些原本该前往各地实习的同学都被困在了家里——实习没去成,转正就别提了。

春节过后,梁星开始物色新的工作岗位,但她发现,与每年秋季招聘相比,春季招聘尤其是线上招聘企业中,家政领域的机会特别少。

“可能是这个行业受疫情影响特别大。”梁星说,她有亲戚在家政公司上班,对方告诉她,疫情期间有不少家政公司门店无法营业,订单量大跌,所以招聘也推迟了。

如今,由于求职困难,与梁星同专业的不少毕业生选择了转行,“大家还是想先谋生,再求发展”。

同样因为行业受打击而影响就业的,还有就读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李莉。

李莉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国际贸易专业的行业流向有三种:海关、外贸业务员和跨境电商,如今受国外受疫情影响严重,后两类公司倒闭、破产了一大片。而在李莉入学之前,跨境电商还是一个高增长的“朝阳产业”。

“现在能对口的专业很少,但我还是想坚持。”李莉说,她希望省外能有更多的对口企业入驻到湖南各类校园招聘平台中。

被“搁浅”的销售岗

“最近,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空中双选会,岗位几乎全是销售。”同样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何冰感叹。

何冰学的是土木工程。2019年秋招时,他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到了工地干了两个月后,发现工作内容不符合期待后辞职。随后,何冰准备等待春招,转岗去互联网行业。

在校园线上双选会上,他和同学发现,岗位需求的列表上,一排排都是写着“销售”,非销售岗数量极少。“有的国企岗位只招一个人,但我们几乎是全班组团投简历,最后谁也没收到回复。”何冰说,即使这样,同学里也没有多少人愿意选销售,“确实太不对口了”。

在比较过不同学校的线上双选会后,何冰发现了一个现实:同样的专业,像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这样的985、211学校,空中双选会上可能会有几十个好的国企招聘,但是三本学校就少了很多,有相关建筑单位曾明确和他说:“三本只能签劳务派遣合同。”

“那就再等等看把,疫情过去了,或许会有更多人才需求。”何冰说。

高校新招>>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了解到,疫情下求职,湖南的毕业生们担忧不少。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对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影响,教育部针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实行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强网上就业服务,组建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大力开拓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等。

猎聘大数据显示,疫情下的就业市场也不乏机遇。当前一些领域用人需求迅速扩大:从2020年1月1日到2月7日,生活服务类、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同比增长分别高达89.31%、88.22%、82.48%。

那么,湖南各大高校为促进就业,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湘潭大学:两次“空中双选会”促754人达成签约意向

4月13日,湘潭大学就业处处长赵婵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目前湘潭大学“云就业”工作正有序进行,“云就业”微信服务平台企业总注册量为11716家。自2月10日至今,平台共发布招聘信息1316条,提供岗位数35690余个。

3月11日,学校与易校招平台合作举办的2020年春季第一场“空中双选会”上,共有349家优质单位提供2024个职位,4152名毕业生在平台注册,投递简历14953份,参与面试14625人次,当天有428名毕业生与企业初步达成签约意向。

3月25日,湘潭大学与智联招聘合作举办的第二场“空中双选会”有302家用人单位参加,涵盖建筑、电子、金融、通信、互联网、教育等多个行业。此次双选会提供就业职位1165个,提供就业岗位18447个,吸引了1568名毕业生参会,累计线上投递简历6520份。

不过,赵婵坦言,该校多数应届生的第一选择都是考研。8200余名应届毕业生中,有五成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另外一部分学生正在准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一些学生如果考研失利,一般会二战考研,每年这个比例非常高。”

湖南女子学院:面试、指导、签协议一网直达

345c5148fa720b456552b12456306686@100Q_680w

“受经济下滑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今年总体就业形势复杂严峻。”4月10日,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周红才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原本,该校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是社会服务业,但社会服务业也是此次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一些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实习计划,甚至已经签订的就业协议都受到影响。

微信图片_20200415152331.jpg

为了帮助学生就业,学校搭建了以校就业信息网,QQ群、微信群、“易校招”等多种平台相结合的云就业平台,学院领导干部的电话、QQ、微信齐上阵,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入驻,并邀请他们建立校企QQ群、微信群开展在线招聘和云宣讲活动,如“学而思网校女大2020春招群”、“湖南女子学院-京东招聘群”等。

在微信公众号上,学院还推出了就业指导专题,指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学会线上求职必备技巧、精心制作电子简历等。

为了避免学生“签不了三方”而耽误找工作,学院还开通了云就业网签平台,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提供在线签订三方协议;开展线上就业推荐材料审核办理,以及在线就业状况信息填报、审核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协调用人单位,留住就业岗

“目前,湖南省中医院大学已经有840多应届毕业生确定了就业意向。”4月11日,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姚旭东告诉记者,湖南中医药大学和其独立学院2020年本科毕业生共有3982人,疫情确实给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一些已经找好就业单位的学生打电话请我们帮忙,害怕等回到学校后,原来的职位被人顶上了。”为此,招生就业处的老师主动与相关用人单位联系,将求职者的情况一一解释清楚,帮助学生留住岗位。

“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反馈信息,招生就业处的老师们确保电话、QQ、微信、邮箱、云就业平台都畅通的同时,也化身成为了沟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当用人单位有招聘需求时,招生就业处认真审核后会将合适的岗位发布,“遇上对专业有要求的岗位,我们还会将信息精准推送到该专业每一名毕业生”。

据姚旭东介绍,疫情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累计发布招聘信息492条,提供就业岗位4800余个;举行线上招聘328场,提供了就业岗位13000余个,并于3月22日举办了2020届毕业生网络视频双选会,共有医院、医药企业等总计131家用人单位同步线上视频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24个,招聘需求人数5299人,学生投递简8740人/次,网络视频双选会达到了预期效果。

数说支招>>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和新兴的求职方式,学生们究竟该如何调整状态,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4月13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联系智联招聘长沙分公司,用两组数据给大家支支招。

视频面试逐周增幅123%

“今年线上招聘取代线下招聘,我们平台的总体招聘需求是有所增长的。”智联招聘长沙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唐清莹介绍,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技术线上招聘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由智联和学校共同举办的校园“空中双选会”也吸引了不少跨区域企业和小微企业,“这类企业在以往多年受成本等原因影响,都是无法参加校内线下招聘的。”

微信图片_20200415152337.jpg

智联招聘长沙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唐清莹

据智联后台数据显示,自2月3日起,简历投递量以每周30%的增速递增,视频面试的使用量逐周增幅约为123%。截至3月24日,该平台共举办了547次校园“空中双选会”,十万余家企业提供了36万个岗位,超82万应届生报名,投递简历279万次。

“不过,云求职的热闹程度也与学校定位有关。”唐清莹说,像湖南大学这类名牌大学,一场线上双选会能吸引800多家企业参加,而一些三本类大学可能只有七八家企业参与。一些研发类、技术类岗位只接受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一些综合类岗位则优先考虑名校生。

“销售、文员等岗位对经验和学历的要求不高,公司更愿意在这些岗位上招聘应届生,所以学生们在人才市场上看到的这一类型的岗位最多。”唐清莹说,在招聘销售时,企业更看重应届生的性格、突破能力和抗压能力。

另外,唐清莹表示,从目前各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因为此次疫情,原本的热门行业如社会服务业、快消、创客、贸易等都相继出现了人才需求下滑,而新兴互联网和医药行业则成为新热门。

针对学生提出的“心仪企业”不上线的问题,他建议,学生可以在心仪企业页面直接留言给企业HR,或者联系双选会组织平台客服,直接与学校就业处反馈相关信息。

这些企业更青睐应届毕业生

“在我们的前期调研中,尚未得到offer的学生里有20.8%表示‘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智联招聘长沙分公司人事行政经理赵芳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_20200415152334.jpg

智联招聘长沙分公司人事行政经理赵芳

有着12年面试官资历的赵芳认为,目前毕业生遇上的问题,重点不在于岗位缺失,而是在新的求职环境里,应届毕业生更要对个人的职业爱好、行业界别、自己与职位的匹配程度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学生脱离学校,自己在家找工作,这种形势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求就更高。

“企业面试更看重学生的性格、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公司文化的匹配度。”赵芳说,实习经历会作为一种参考,但更多的还是会放在学生在面试时的表现上。

赵芳透露,相对来说,实力强的大型公司和新兴行业,如互联网、网游、手机智能更青睐应届毕业生,“因为大型公司具备培养应届生的成本实力,而新兴行业更愿意招收接受事物比较快的年轻人。”

销售岗位需求急剧增加;

社会服务业、快消、创客、贸易等行业人才需求下滑;

新兴互联网和医药行业成新热门;

传统行业看重高学历人才;

互联网、网游、手机智能更青睐应届毕业生

那么,如何在竞争激烈、时间短促的线上面试中脱颖而出?赵芳给出了建议:

参加线上面试前,要找到一个自己熟悉、不被打扰的空间,保证背景干净整洁、尤其是网络电源的稳定;

其次,面试前要收拾仪容,不一定要穿正装、化妆,但一定要有好的精神面貌,保证不扣印象分;

最后,是提前对面试公司的企业文化、岗位职责有所了解。

b77291ddd81b3368447cac48ffe9d011@100Q_680w

面试时,有两个注意事项:

第一,描述经历和优势的时候,杜绝流水账,要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描述公司感兴趣的点;

第二,线下面试时,面试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肢体语言、临场反应。而到了线上则更多聚焦于学生的表情、声音,因此大方、温和的眼神和令人舒适的语速、音调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对着镜子多练习,或者邀请同学视频通话等。

编后>>

“云求职”离不开“云思维”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一面是庞大的求职需求,一面是警惕的招聘入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就业环境中,云技术的积极应用似乎给“云招聘”“云求职”提供了便利。

当云招聘、云求职成为主流,线上招聘突破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而相应的“云思维”也需要跟上,培养“云思维”,快速“云求职”。

暨南大学一位教授曾说,通过视频对一个人进行判断,与面对面考察完全不同。这意味着,如果求职者不进行充足准备,或者不诚信推介自己,就很有可能让招聘单位摸不清“底码”。同理,如果招聘单位不诚信,也会给求职者带来伤害。

由此可见,从招聘单位来讲,在顺应“云”形势时,应恪守诚信招聘底线——以诚招人、以诚用人,才能留得住人才;

从招聘平台来讲,须恪守行业操守——要实时监测筛查,对虚假广告、虚假信息以及其他涉嫌违法违规的信息屏蔽、删除。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账号采取警告、临时封禁等必要措施等;

从求职者角度来讲,应该适应“云招聘”形式——既要提前做大量准备,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优势全部展现出来,又应持警惕,对可疑单位,可要求对方提供资质证明等,以防范被骗。同时,高校也应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而于监管部门同样不能缺失“云监管”思维,持续规范“云招聘”行为,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就业需要。

  职场 求职 金三银四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