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每一起个案都让人揪心!反校园欺凌,各国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2019-10-29 阅读数 26582

别给我起绰号别把我讥嘲

别让我的苦痛成为你的笑料

……

多少个夜里

我想起这些都会哭泣着睡去

被嘲弄、孤立、殴打……一些人年少时痛苦的记忆,不仅没有随着成长慢慢消逝,反而在内心深处留下烙印。

这首名为《别笑我》的歌,是词作者在知道了自己的女儿因为有雀斑被同学欺凌之后,为了鼓励孩子而创作的。

随着电影《少年的你》上映,再一次将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在影片中,女主陈念的好友胡小蝶因为被霸凌而自杀,陈念则被侮辱殴打,压抑而沉重的气氛,让人全程揪心。

微信图片_20191029120040.jpg

▲ 电影《少年的你》海报

遗憾的是,类似情节不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现实生活中校园霸凌的严重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影片的描述。今年7月,江苏宜兴一女生在公园里被一群女生疯狂扇耳光,且被逼下跪,挨个喊“×爸爸,我错了”。其中一名施暴者还肆无忌惮地叫嚣:报警也没有用,警察找不到我。今年4月,甘肃陇西一初中生被5名学生强行殴打致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媒体曝出的每一起校园霸凌事件,都让人痛心。恶毒辱骂、暴力殴打甚至重伤死亡以霸凌之名,如阴云般笼罩在校园上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校园暴力案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1000多件,2016年、2017年分别同比下降16.51%和13.37%。但是,高达11.59%的案件导致受害人死亡。

怎样才能遏制这些校园恶行?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修订草案将“辱骂、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校园欺凌等行为首次明确列为偏常行为,并对家庭监护责任、学校管教责任以及相关部门,尤其是公安机关的保护责任,有了进一步规定。同时,围绕一些热点问题,委员、代表们提出很多建议。

比如,要不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鉴于未成年人犯罪包括恶性犯罪多发的现实,这几年,不时有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也总有反对声音。双方都能找到一定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也都很难说服对方。

再比如,要不要引进“恶意补足年龄原则”?这是英美国家判定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遵循的原则,含义是:处于一定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推定其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若控方提出相关证据证明该未成年人在行为实施时具有恶意,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则对其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推定,可以被推翻,该未成年人应当对其实施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这几年,也不时有学者呼吁引进这一原则,也总能听到反对声音。

分歧不止这两点,还有不少。期待立法机关开门立法,倾听更广泛声音,让各种声音充分交锋,最终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

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校园欺凌的现象。为遏制校园欺凌,多国纷纷出招严肃对待。不仅明确学校、家长、法律的责任,还呼吁“沉默的大多数”勿做旁观者。

微信图片_20191029120042.jpg

▲ 美国官方反校园霸凌网站(图源:stopbulying.gov)

青少年“害怕上学”,各国如何出招应对?

——日本:早发现、早预防

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首次将校园欺凌问题法制化。

微信图片_20191029120048.jpg

▲ 讲述关于校园欺凌方面内容的教科书(图 / 每日新闻)

该法案规定,学校需积极协助家长和地方居民,通过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确保学校周边的良好风气;如果居民目睹有欺凌事件在校外发生,应及时告知学校,方便学校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日本文部科学省还设立了全国统一的24小时免费求助热线,以确保家长和学生可以随时咨询校园欺凌问题并获得帮助。

——韩国:“大叔保镖”为娃保驾

韩国校园暴力猖獗,一些家长不惜雇佣“大叔保镖”,每周两次雇佣陪伴孩子上下学,并扮成孩子的叔叔,严厉警告恶霸们停止找茬。

微信图片_20191029120052.gif

▲ 韩国校园暴力泛滥。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除了“私下制裁”外,韩国政府多次出台了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对策方案,并开通了举报校园暴力的24小时电话热线,在学校周围200米内设警察负责区,加强安全巡逻。

——英国:家长别想置身事外

英国教育部明确表示,防止学校欺凌并确保学生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社会应对校园欺凌采取“零容忍”政策。

如果学生家长发现老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可以向校长乃至地方教育当局申诉,以追究教师和学校管理疏漏的责任。

学生若因欺凌等偏差行为被永久停学,或在一年内被定期停学两次以上,地方教育局或学校可向法院申请,对该学生的家长发出“教养令”,要求家长共同担负起改善学生偏差行为的责任。

——美国:学校鼓励言传身教

在全美50个州中,有41个州同时有制定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和政策。此外,还有12个州甚至把欺凌行为视为刑事犯罪,并可适用于青少年。 

微信图片_20191029120055.gif

▲ 美国10岁女孩欺凌他人,被罚走路上学。来源:WKYC Channel3

此外,美国的有些学校还鼓励富有创意的言传身教。2018年12月,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10岁女孩就因为欺凌他人,被罚禁止搭校车。该女孩的父亲为培养女儿的同理心,罚其在2摄氏度的天气里步行8公里上学,父亲本人则开车紧跟其后。

——芬兰:拒做旁观者

面对欺凌行为,芬兰除了有相关立法之外,该国在预防欺凌的措施上,可谓是另辟蹊径。2009年,芬兰开展了“反欺凌计划”(KiVa),在该计划中,其中有一项措施的教育对象既不是欺凌者,也不是被欺凌者,而是该行为的第三方,即旁观者。

KiVa计划将欺凌情景以电脑游戏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们控制卡通角色,作为旁观者直面欺凌行为,并做出相应抉择。

这种创新的方式旨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在不成为欺凌者的同时,也能给予被欺凌者更多的帮助。

1125164335_15723081591811n.jpg

▲ 电影《少年的你》海报

在《少年的你》片中,遭受校园欺凌女主角引用了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剧作里的一句话:“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也许清理校园欺凌这个“阴沟”,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无论是教职人员、父母还是孩子自身,都要更好地认识“校园欺凌”这个概念。

同时,法制工作者也应进一步推动立法,并用创新措施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还青少年一片触手可及的纯净星空。

1125164335_15723081591671n.jpg

▲ 电影《少年的你》海报

来源:凤网综合中国之声、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