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学霸”或成职场loser?达人支招这样变身

2017-06-26 阅读数 106627

四成学霸或成职场loser?达人支招这样变身职场领袖”

配图来源:全景图库

文:今日女报/凤网 记者 李诗韵 实习生 刘彦宇

浏阳市、怀化市、双峰县、澧县……6月24日,湖南2017年高考分数线一经公布,朋友圈便开始转发各学科第一名“学霸”们的学习秘籍,讲述着他们的校园故事……

不过,职场不同于课堂,它更现实,也更残酷。近日,中国职场网一项调查显示,约有四成“学霸”正因为职场新环境而感到迷茫与不适应。曾经高考中的Leader(优胜者),若是成为职场上的Loser(失败者),岂能不心焦?

不急,其实只要方法得当,曾经“纵横课堂”的学霸们同样也能玩转职场。我们就先来听听这名学霸的故事,从他的身上,或许你能汲取一些好经验!

高考:数学单科第一名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

2008年7月,还在睡觉的湖南某县城女孩李珅彦(化名)被鞭炮声震醒,爸妈急忙去查看情况,结果发现孩子学校的老师都来了!原来,李珅彦取得了当地高考数学单科第一名的成绩。

就在别的学生在为读哪所学校、选哪个专业焦头烂额的时候,李珅彦却可以学校、专业随意挑:数学系太费脑,工作也偏向研究,她没选;土木工程,学建筑,这个行业不太适合女孩子,没选;计算机?不喜欢,也放弃了。

挑来挑去,李珅彦选择了工商管理。在她看来,学管理专业不用吃苦,加之大学文凭过硬,毕业后一定能去一个理想的外企,并至少做个中层领导。

真正的职业规划从高考填志愿开始

指导专家:刘文珺(牛耳教育集团人力资源培训师)

大多数人以为,职业规划是从大学毕业开始,其实不然,有职场潜力的“学霸”通常懂得从高考选择专业那一刻开始规划职业。选专业,是人生中的重要“换挡时刻”之一。

李珅彦在选择专业上缺乏对专业的理解与认识,更没有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过程。简单说,她给未来选择了一份看似简单体面的工作,但缺乏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与了解。因此,在第一步选择时,就暴露了她职场中的两大缺点——不严谨与不负责。

毕业:选择外企却嫌弃升职空间小

2012年,李珅彦从国内重点名牌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深圳一家不大的外企做行政工作——平日工作不忙,她感觉自己更像混日子。看着身边的同学埋头苦干、一年比一年好,李珅彦给自己定下目标——在公司当个中层领导。

于是,李珅彦每天向主管索求工作任务,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会在网上发表出来,让朋友们也看到她的忙碌。不过,两年时间过去,除了越来越繁琐的杂事,李珅彦发现自己在公司几乎一无所获——别说升职,主管连向老总介绍她的机会都没有。李珅彦越想越难过,她最终决定“炒了老板”。

职场新人需具备抗风险能力

指导专家:宋婷(长沙市人才市场招聘专员)

从专业性质判断,工商管理专业更像“万金油”,对毕业生来说,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毕业求职时,多半入职行政、文秘、前台类职位。所以,毕业生一旦发现这些职位不如所愿时,应该及时做出是否就职的判断——若选择,则安心学习,积累管理经验;若放弃,可考虑重新选择一门喜欢的专业,自学或再读研究生,学习并积累经验。总而言之,职场新人都会面临各种选择与风险,首先要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转折:辞职后攻读硕士学位 

2年时间,曾经那些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考了研究生,看着过得挺不错,李珅彦也开始纠结——“我数学那么好,不论是考金融系研究生还是IT专业研究生,应该都比现在过得好!”李珅彦在朋友圈里的感想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

于是,李珅彦决定考研。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她又开始了埋头苦读。

抵挡不住赞美与奉承,职场生涯注定悲剧

导专家:刘文珺(牛耳教育集团人力资源培训师)

如今,有很多学生跟李珅彦有同样的问题——受不住赞美与奉承,热衷攀比。这一个性在职场中更容易暴露,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大型企业中。

很多职场高手曾经也是“学霸”,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稳重。这个职场特质就表现在遇事冷静、处事成熟,绝不会因为旁人碎语影响判断。

一个成熟且有优势的职场人需要具备的除了有超强的智商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情商——如何对抗环境中的嘈杂声音、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如何将一件80分的任务做到100分等,都很重要。

挫败:2个月换了4份工作

研究生毕业后,眼见着有的同学创业致富,有的同学成了企业主管,李珅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是着急。她在招聘网上频繁投送简历,规定自己只能去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中国百强企业。不过,事与愿违,大半年时间过去,她都只能在家“等候消息”……

无奈,在父母的催促下,李珅彦不得不将就着找一些打零工的工作混日子。最夸张的是,短短2个月,她换了4份工作——如今,她正给一名高中生当数学家教老师。

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有助于就业

指导专家:宋婷(长沙市人才市场招聘专员)

不少职场失败的“学霸”都很孤傲,习惯享受大家崇拜的眼光,忽略了学习别人优点的机会。所以,初入职场,正确看待自己很重要。起点高是好事,但没有规划,跑错了方向,再努力也是白费。建议从高考选专业开始,到进入大学,再到职场参加工作,每个阶段都要给自己制定不同任务不同目标,而这一切都必须围绕你的职业定位和规划展开。

 

链接> 

看这些“学霸”如何征服职场

关键词1:高情商、高号召力

代表人物:史蒂夫·鲍尔默

鲍尔默是微软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现任NBA洛杉矶快船队老板。他不仅是如今职场成功人士,更是曾经的学霸。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他曾获得了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

聊到鲍尔默初入职场的故事,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我就是一名啦啦队队长,放低姿态,每时每刻都记住自己的小身份就好!” 

热情洋溢、有幽默感、喜欢用煽情的语调表达自己,并有极强的社交能力——这些都是曾经的领导对鲍尔默能力的认可。除此之外,鲍尔默曾提醒职场新手:“机遇来源于人脉,多一些号召力就多一线希望!”

关键词2:勤奋刻苦、低调冷静

代表人物:何炅

中国著名节目主持人何炅在事业上可谓是不少主播的榜样。了解他的朋友都知道,从“学霸”到“职场精英”的成功切换,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刚进入湖南卫视工作的何炅,把“拼命三郎”的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一年365天工作从不间断,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甚至因为工作太忙,导致劳累过度而生病。

关键词3:独特想法、适应力强

代表人物:李颖

曾用3年的时间拿到美国名校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和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硕士的李颖,如今是国内顶尖经理人,也是云峰基金三名团队创始人之一。

事业的成功与李颖的成熟思维分不开。从高考到大学再到社会,每一个步骤,她都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进入大学之前,李颖收到许多校园邀请,她毅然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我期望大学的时候学习理科,打好根底,假如持续进修的话,再思考去耶鲁或哈佛这样的校园学习文科。”

毕业后,李颖先后进入麦肯锡、通讯公司Ikanos工作,后参加UT斯达康担任副总,其时她刚24岁。最终,当马云在硅谷找到李颖的时候,她觉得机遇到了。于是,与朋友合伙创立了云峰基金,担任董事总经理。

  学霸 高考 职场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