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出生在浏阳市澄潭江镇吾田村一个贫病交加的家庭,母亲因为感染脑膜炎留下后遗症,导致智力残疾三级,并发展成间歇性精神病;父亲因车祸后失去劳动能力,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何平在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中,毅然用羸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5岁时就去花炮厂打零工挣钱;17岁时就四处奔波,为亲人筹集治病的钱款;20岁时带着弟弟上大学,演绎出一段段人间真情,彰显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用行动感染他人、回报社会,践行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传递出时代和青春的正能量,被誉为“最有担当的90后大学生”、“向日葵女孩”。近日,何平作为孝老爱亲模范光荣候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
她孝老爱亲,显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记事开始,何平就到花炮厂做事,帮父母挣药费,给自己挣学费。2008年紧张备战高考之际,父亲和弟弟相继病重,生命垂危。何平想方设法联系亲友、各级民政部门、慈善部门和社会团体筹集医药费,甚至挨家挨户募捐,终于救活了父亲和弟弟,自己也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由于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加上父母无力照顾、发育不良,何平毅然决定带着弟弟上学。她做过家教,发过传单,送过报纸……最多时做了七份兼职挣钱。为保证弟弟的营养,她平常穿的都是捐赠的衣服,每餐吃的是一块钱的“无荤餐”。她为了克服睡眠不足的问题,让自己集中注意力,经常站着上课,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并顺利考上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士。
带着弟弟上大学
她乐观进取,体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何平告诉记者,她能如此明白事理,源于读幼儿园时保护妈妈的经历。据她回忆,当时一群小男孩在欺负何平的母亲,她急中生智对他们说:“你们再这样,我就去告诉老师、告诉你爸,老师会来揍你的。”她提到这段往事显得十分开心,继续说:“因为我知道我们小朋友最怕的就是老师和父母了,就该这么吓唬他们,后来他们都不敢欺负我妈妈了。”这段经历让何平感受到一种保护妈妈、帮助妈妈的英雄主义式的满足感,后来她对妈妈的态度更为包容与疼惜,这是同龄的孩子很难体会的幸福。
何平性格开朗、兴趣广泛,英语、主持、演讲、唱歌都是她的特长。每天中午,外国语学院教学楼内,何平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哼唱歌谣,丝毫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所打倒。她始终牢记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爱和帮助,正如她写到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党和政府对我和家人的恩,又岂止滴水?我能拿什么作为回报?这是我必须用行动来回答的问题。”
何平一家人全家福
她懂得感恩,表现出强烈的担当意识。在撑起家庭“顶梁柱”的同时,她更加懂得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用真诚和行动诠释并践行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008年汶川地震,何平把学校发的1000元救助款捐了出来,被班主任发现并追回后,她还是瞒着班主任捐了100元,而当时她一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每餐就着开水吃馒头。同年7月份,何平在看报纸时,得知一个男孩因为妈妈得了重病,需要十几万元治疗,但是家庭贫困,准备辍学打工,希望得到社会救助。当时何平的存折里只剩3000元钱,当她想到爸爸治病的钱都是别人捐助的,何平的心意就坚定了。最后,她拿出存款的一半1600元,送到了男孩家里。
带着她的“生活账本”亮相CCTV-1《青年中国说》
何平同学对她的评价是:“何平是一个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湘妹子。”在学校,她总是把好处让给别人。2011年9月班上组织评选新一学年度的贫困生补助,每年有3000元,一个班只有8个名额。何平听说共有9个同学报名,就悄悄把自己的申请表收了回来。
当父亲和弟弟的治疗费用有了着落后,她婉言谢绝大家的捐款,她说希望靠自己的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她参加过有影响的励志感恩节目、事迹报告会等上百场,弘扬孝老爱亲的正能量,传递感恩。很多人打电话、写信向她求助,无论学习、生活多么忙碌,她都会一一仔细地回复,把自己最难受时候的伤疤、感受以及如何自己疗伤、安慰鼓励升华的方法都告诉对方,帮助处在迷途中的青少年重树信心、走上正途、积极生活。
她说:“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因缘际会,因为家庭贫困而埋怨,这对父母是不公平的。他们虽然身体不好,但能把我健健康康带到这个世上,而且给了我一个完整、温暖的家,只是凭这点我就该知足了,我比很多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