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气温太低,大清早走进教室时,回楚湘的眉毛常被寒气凝住了,成为孩子们口中的“白眉爷爷”
“50后”的守望
这里是邵阳市隆回县大水田乡白马山,“湘中第一高峰”顶心堂就位于此,海拔1780米。山高风急是此地最明显的特征。
白马山虽然山势雄伟、景色奇秀,但一位58岁的教师、23个七八岁的娃娃,却是山上最为特殊的一道风景。由于仅有一个班级,人数也太少,完全不能构成一所“学校”,隆回县教育局把这里称为“白马山教学点”。
2013年1月18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沿着绵延的山路攀爬至此。虽然离新年第一场雪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但教学点周围依然有积雪残留。
寒气逼人的教室里,23个孩子背手挺胸而坐,摇晃着脑袋大声诵读,小脸蛋冻得通红。
三年前,环境比这更糟。那会,教学点还“蜗居”在一栋简陋的木阁楼里,没有通电,甚至找不出一扇装有完整玻璃的窗子——由于年久失修,孩子们嬉戏打闹时能感觉到屋子在摇晃。
安全问题引起了隆回县教育局的关注。经过多方努力,才终于有了现在的新教室。教室换了,教学点的老师却38年没换过了。
回楚湘是20岁那年来到白马山教学点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回哥哥”变成“回爸爸”,直到“熬”成58岁的“回爷爷”。
38年里,回楚湘已经习惯每天天刚亮便出门,一路大声吆喝,而家就分布在山谷各处的孩子们,一个个像变魔术似的应声冒出来,向他聚拢。待数齐全部孩子后,回楚湘带领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奔向教学点。
到下午3时,回楚湘就会宣布放学,“很多孩子都要送,等把最后一个孩子送到家,基本已经天黑了。”往返一趟不容易,故师生们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家里条件好的会带些零食来,少数孩子就只有挨饿了。”至于回楚湘自己,也往往只是就着冷水啃个把红薯。所以,每天放学时他都不忘叮嘱孩子们:明天的早餐要多吃点。好在这种情况从2012年3月开始有了改善,孩子们在中午时分可以吃到由国家统一安排的“营养餐”。
回楚湘对孩子们叮嘱最多的还是“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走出大山”。经他手“走出去”的孩子已经一拨又一拨,“有的考上了省会长沙的大学,有的甚至去了更远的上海和北京”。只有回楚湘,依然驻守在孩子们求知的起点。
一个如今在中南大学念书的学生给回楚湘写信说:“老师,哪怕‘学校’再简陋,外面的世界再繁华——这里依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而您,永远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
如今,孩子们心目中“最尊敬的回老师”,由于长年的劳累,已经真的老了。
“山上雾大,回老师又每天起早贪黑,难怪会患上严重的风湿;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深深伤到了他的胃。”陪同记者一行的大水田中心学校校长段绪斌不无心疼。
“回老师在这里教学38年,在我的印象里没有请过一天假,这能不能申请吉尼斯纪录?”聊到回楚湘,大水田乡党委书记周春锦肃然起敬。
临近采访结束时,回楚湘道出自己最大的担忧:“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只要身体许可,我会坚持干下去,只是万一有天我走不动了,接下来的孩子们怎么办?”
回楚湘的担忧,也正是段绪斌的为难之处:“我们一直在对外招聘接替他的教师,只是,有谁愿意来呢?”
这堂课的主题是网上拜年,小赵老师花了整整半个钟头,才勉强让从没有见过电脑的孩子们认识什么是因特网。
“90后”的传承
同属隆回县大水田乡,在白马山山脚,与白马山教学点海拔相差800米、距离相去20公里的香溪村教学点,2012年9月迎来了一名“90后”教师,他叫赵晓明。
与前者相比,香溪村教学点的规模更小,仅仅只有10个学生。
1991年出生的赵晓明,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从繁华的省会长沙来到如今的教学点,不过5个小时车程,时空上却仿佛相隔许多年。
5张课桌,5条板凳,10个孩子“像村干部们平时开会一样”围成三面,这令赵晓明领读课文时不得不打转转,好让孩子们都能看到自己。课间,教学点门前一架锈迹斑斑、酷似跷跷板形状的铁器,是受10个孩子争抢的唯一一件“大型玩具”。遇上雨天,外面到处是泥泞,玩“跷跷板”也成了奢望。
这还不是香溪村教学点最“寒酸”的时候。
与教学点比邻而立的一栋说不上“年龄”的老木房,是教学点的前身。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溪村多数村民都是在这里学会读书和写字的。
6年前,老木房被鉴定为危房,加上生源实在太少——最少的时候仅有7人,“教学点存在的必要性”一度让当地教育部门很是矛盾。
“替寥寥几个孩子建教室,确实很难解决资金问题。”大水田中心学校校长段绪斌称。
为让年幼的孩子尽可能在离家近的地方念书(如去乡中心小学寄读,不但生活成本高,来去还要翻越近20公里崎岖山路——记者注),香溪村人行动了起来。2007年,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刘光长四处筹措资金,建起一栋两层楼的村活动中心,一楼仅有的两间房,让出稍好的这间给孩子们做了教室,另一间留给村委会办公用。隆回县教育局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给香溪村派来了一名公办教师,他就是赵晓明,是村民们记忆中第四位前来执教的公办老师。
“选择来这里,谈不上有多么崇高的思想,只因为我自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父母也很支持我。”22岁的赵晓明言辞谦和而诚恳。
赵晓明家在与香溪村相邻的村子里,距教学点有15公里,由于没有宿舍,他除偶尔借宿在村民家外,只能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山里风大且冷,小伙子一双手冻得红肿龟裂。
除教学工作外,与回楚湘一样,送住得远、路不好走的孩子放学回家也是赵晓明经常要做的。
7岁的宁志雄已经记不清赵老师送过他多少次了。
宁志雄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因回家路上必须攀爬一个近70度的陡坡,天气好的时候他还可以自己应付,一旦下雨路滑,往往只能靠“赵老师像牵牛一样把我拉上坡”。赵晓明小声地接过孩子的话:“我希望不但能够把这些孩子拉上山坡,还能拉着他们翻越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觉得自己能在这里坚持多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问。
“确实还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既然选择了,我就不会后悔。”
听记者提起在山上执教了38年的回楚湘,赵晓明抬头望向白马山山峰:“说真的,我对他只有仰望。”
一间并不大的教室,装下全校学生绰绰有余
老师教的卖力,学生学的认真
新旧教室只有一步之遥,对于这里的孩子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这就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跷跷板”
每逢天气不好,赵晓明都会将家住在山上的学生一一送回家
妻儿都不在身边,这台老师收录机是回楚湘闲暇时最好的伙伴
如今的校舍虽然简陋了些,但好歹告别了昔日的危房
记者的到来,让全校师生有了第一张全家福
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的小火箱,是教室里唯一的热源
爸爸的柴刀,孩子的削笔刀
身后的门是学校的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