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入清华读博士学位真的没有诺奖的恩荫?

2011-09-18 阅读数 462726    赞 1

清华 翁帆 读博

6年前,一桩关注度极高的婚姻引起世人的关注,关注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新郎新娘的年龄跨度之大,更是因为新郎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杨振宁形容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婚姻自由,心灵得有所归属,本乃人之常情,不可否认的是,在民众为他们的未来祝福的同时,也有民众对这段婚恋持谨慎的态度。年龄跨度超过50岁的婚姻并不是社会的常态,也正是因为是非常态,民众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就不足为怪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民众以默不作声的方式结束争论的时候,“杨翁恋”最近又浮出了水面,只不过这一次,勤奋好学的杨夫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专业博士生。博士,这个最高学历的代名词,瞬间民众的疑虑再次涌上心头。在当前的学术氛围及社会环境的背景下,名人的一系列举动都会引发一场网络风暴。而这一次,处于漩涡之中的他们又将如何从容应对?

 

清华 翁帆 读博

据媒体报道,日前,水木清华网站一名网友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妻子翁帆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昨天清华证实,翁帆目前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针对是否因为杨振宁先生而给翁帆有特殊照顾的提问,清华新闻中心负责人称,“翁帆是以香港居民的身份提出博士生入学申请的”。为何每年这么多博士入学没有引起过多争议,单就杨夫人的入读引发民众质疑,面对质疑就需要解释,作为清华官方的回应就是“翁帆以香港居民的身份提出博士生入学申请后,清华严格按照招收港澳台来源研究生的工作程序,对翁帆和其他提出申请的港澳台学生进行了考核,考核通过后予以录取。”在对清华大学招收港澳台研究生的程序不甚了解之前,我们不便多做陈述,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比内地的竞争应该小点。公开资料显示籍贯为广东的翁帆何时成为了香港居民,这个不同于大陆身份的取得会不会得到特殊的照顾?我们可以不关心攻读博士没有得到照顾,但是香港居民这个身份的获得却可以力推翁帆女士进入清华读书。在引起争议后,清华大学出面回应本身就说明作为名人的配偶不会得到特殊的照顾。只是,面对这样的回应,民众犀利的眼神能否满意于这样的答复?如果不满意,民众到底想得到什么样的回应?

 

清华 翁帆 读博

“穿Nike鞋,牛仔裤,衣服、包包都十分朴素,(这就是)清华大学低调新生———翁帆。”这是媒体对她的报道,从报道中,经历过大风大浪和民众质疑的“杨翁恋”走的更加稳健,低调似乎成了他们的主色调。面对质疑,他们可以不理不睬;面对祝福,他们泰然笑之,这,或许是这段忘年之恋的最高境界吧。普通人考入清华,很少有人关注度这么高,而作为曾经风口浪尖的主角,翁帆带给民众的不仅仅是一个博士,如果基本的东西不公开,让民众联想的更多的则是诺奖的恩荫,任何讯息的捕获对于民众而言都有价值,深度的剖析会让事情变得简单明了,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
    任何人没有权利干涉别人的生活,对“杨翁恋”也是如此。我们在表述不同意见的同时更要尊重人家的选择,只是作为名人的选择也应体谅关心自己的人群,事事可做,原则莫为。“没有得到特殊关照”的解释正是基于民众存疑“特殊关照”的前提下产生的,对于这样的疑问,在鱼龙混杂的大酱缸中还是很有必要发出的。同样是北大的教授前段时间不是曝出丑闻么,可见,博士可以读,但博士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却需要我们慢慢的解读。“杨翁恋”在携手前行的同时,也请回头照顾一下略有存疑的民众的感受,有时候,民众也需要你们的关照。

 

清华 翁帆 读博

清华大学为啥替翁帆打圆场?

“师妹的老公都拿诺贝尔奖了,(我)表示压力很大。”杨振宁的妻子翁帆在清华大学攻读建筑历史系博士,水木清华网站上,有网友感慨。此消息一出,就 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质疑,一个学英语的文科生是怎么跨学科考上清华大学建筑历史系博士的?翁帆的丈夫杨振宁和清华大学关系密切,是不是他在其中起 了作用?(新京报)一个人在清华攻读博士并不稀奇,如果这个人是华裔诺贝尔奖得主的少妻,就难免引起公众的好奇心,也势必会引来围观。网友们的质疑有两点,一是翁帆的跨学科,二是杨振宁的关系,但只要你承认翁帆有读博士的权利,那么她是不是可以通过学习跨学科考上呢?至于杨振宁是否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更是只有当事人清楚,没有证据之前,大家只是猜测。

无是不是走后门,翁帆读博都只是一个个例,但万一清华大学的录取规则因为一个人有了哪怕一丁点儿松动,就会有为其他人再次松动的风险。这种风险,事关每一个人的教育公平权利。此次面对公众质疑时,清华大学的回应很暧昧:翁帆以香港居民的身份提出博士生入学申请后。潜台词是,录取翁帆不是按照大陆学生的标准。显而易见,清华大学在为翁帆打圆场。

为什么清华大学会为所谓正常录取的博士出面打圆场?这一点清华大学在回应时已经透露了玄机:至少在清华大学建筑历史系博士录取上,一个人是香港人还是大陆人确实很关键,因为录取规则很可能不一样。清华大学在为翁帆打圆场的同时,其实更是在为学校的博士录取规则不一样擦屁股。而这,正是公众即将发现并且要追问的。清华大学害怕此种追问。

退一步讲,即便此次清华大学录取翁帆读博士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但录取这么低调的名人就遭到公众大面积质疑,清华大学应该彻底反思一下原因了。博士录取规则运行时的不透明,让清华大学在面对公众质疑时无从辩解,因为不了解内情的公众没有任何办法作出判断,除非让录取能够透明起来。

翁帆读博的事情,不是一人一校的事情。如何靠学校的制度努力,让录取规则真正公平并透明运行,才是真正在为翁帆和学校的名誉打圆场,而那样的打圆场公众才会信服。否则,一如既往地公众只能做“老不信“,而清华大学所有的辩解也会被人是在搪塞和欺骗公众。

  清华 翁帆 读博 长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