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日女报/凤网 见习记者/易湘玲 图/丰鑫
蒋菊秀老人向众人展示她的收获
一畦菜地,两份收获
“快来看!”记者刚走进蒋菊秀老人家,未及落坐,就听到随行摄影师在屋后大声呼喊,“这里有好东西!”随声觅去,只见一道木栅栏圈起了一块七八平方米大小的菜地,里面种有五六种蔬菜:栅栏上爬满了黄瓜藤,粉黄色的花朵开得正欢;半米高的辣椒树上挤满青色果实,有些个头比成年人的手掌还大;半熟的茄子隐在宽厚的叶子后边,探出青紫色的头……摄影师不停按动快门,嘴里念叨:“长势真好啊,真好啊!”
大家围着菜园“品头论足”一番后,才想起一个问题:“谁种的?”蒋菊秀站在栅栏边,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笑得很得意。
“蒋奶奶,这菜该不会是您种的吧?”记者猜测性地问。
老人笑得更得意了,银发在阳光下一颤一颤:“就是我种的。纯粹为图个方便,想吃的时候不用跑去外面买。”100岁的老人还能种菜?见记者不信,蒋菊秀当场拿出个带有一米长左右的柄的塑料瓢,示范起浇菜来——果然,瓢瓢清水浇在植物根部,位置精准。
记者兴趣更甚,想入园近距离瞧个仔细,可费了半天劲也没能打开栅栏门。“方向反了!”老人放下手中的瓢,单手抓住十来斤重的栅栏门,一把拎起,径直往旁边一甩——门开了。这干脆利落的动作再次让记者惊讶得张大了嘴,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蒋奶奶,您太厉害了!”
蒋菊秀种菜多年,年年必种黄瓜。“那些叶子菜她都不大爱吃,就爱吃黄瓜、丝瓜、南瓜……尤其是黄瓜。”据蒋菊秀的小女儿邓梅花介绍,老人对吃黄瓜很有心得,方法也五花八门:刚从园里摘下来的,洗一洗,直接当生果吃;切成丁或片,炒着吃;制成泡菜,腌着吃……最爱的吃法还是将大米磨成的米粉加水和匀搓成粑,煮熟,再将切细的新鲜黄瓜放进去,加入油盐调味,烹饪成一道极具特色的风味早餐。
“这个菜园可是我妈妈的宝贝!”蒋菊秀的三子邓一鸣接着补充。儿女们都想把老人接到自家长住,让她享享清福,可老人怎么都不同意,坚持独住在这幢不起眼的屋子里,过她的都市田园生活。邓一鸣明白,母亲不仅是在种菜,更是在养心,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子孙们证明——别看我一百岁了,可依然是个能自力更生的“生活达人”。
“百岁隐于市”专栏二十四:108岁老中医还在坐诊看病(视频)
“百岁隐于市”专栏二十五:百岁“老娘”爱粗粮也爱“酒娘”(视频)
“百岁隐于市”专栏二十九:人老心不老,常与孙女们比比俏(视频)
“百岁隐于市”专栏三十一:守得心头方寸地开就百年一枝梅(视频)
“百岁隐于市”专栏三十八:苏东英演绎一个苦尽甘来的朴素百年(视频)
蒋菊秀有些孩子气地和大家打招呼
三分闲心,四处走走
俗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一般而言,老人家上了年纪就很少出远门了,可蒋菊秀不一样,她兴致好的时候,会上儿女们家里轮流住几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蒋菊秀一生孕育过13个孩子,但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差及医疗水平落后,大部分不是流产就是夭折了,仅存邓安民、邓安国、邓一鸣和邓梅花三子一女。如今,四名儿女也都是做了爷爷奶奶的人,幸福融融。
三子邓一鸣在长沙工作,离老人最远,但3小时左右的车程阻隔不了蒋菊秀作为一名母亲的牵挂,每年,她都会上省城看一看小儿子,“考察”一下他的“生活质量”。邓一鸣告诉记者:“每次我都很担心,生怕她在路上累着——连续坐三个小时的车,有些年轻人都喊受不了呢。”然而,蒋菊秀半点不适都没有,和人说说笑笑就到了长沙。进了儿子装修得颇具现代感的家,还有兴致及精力调侃:“你这地方好是好,但比起我那屋子来,还是差了点!”每次过不了一周,她就会磨着邓一鸣“放行”:“其他三个人(孩子)的地方,我也要去看看。”
“去长沙,母亲还让三哥到车站接一接。如果是到我家,她连接都不用!”邓梅花住在归阳镇中学,离母亲家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车程。今年2月份的一天早上,邓梅花接到母亲打给她的电话,说是要来看她。邓梅花正与女儿商量谁去接老人比较合适,还没得出个结果呢,门铃响了,开门一看,蒋菊秀笑嘻嘻地站在门口。“她自己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就来了!从哪上车,在哪下车,根本不用别人提醒。”母亲敏锐的方向感,让邓梅花都自愧不如。
亲友相聚,免不了“下馆子”,可千万别把蒋菊秀给落下。这归阳镇上,哪家餐馆菜好吃,哪道菜口味好,全在蒋菊秀“掌握”之中。等菜上了桌,她还要对厨子的手艺点评一番——不合口味的,她会摇摇头,将之晾到一边;遇上爱吃的菜,吃到五六分饱时,她会停下筷子,冲旁边的服务员招手,底气十足地吆喝:“麻烦拿两个盒子来,我要打包!”
好吃却不多吃。蒋菊秀果然还是个懂得品味生活的“养生达人”。
蒋菊秀(左)和她的三儿子邓一鸣在一起
重视教育,珍爱生命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当蒋菊秀不急不缓地将《增广贤文》娓娓背来时,有谁能想得到眼前这位老人没有进过一天学堂门呢?
蒋菊秀出身于一户穷苦农民家庭,自己没念过一天书,却非常重视对儿女们的教育。当年,她为给孩子们筹集学费,把家里所有能变卖的东西全卖了,大冬天的仅着一件破棉袄,连里衣都没得穿,常常冻得嘴唇发乌——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弃过支持孩子们读书的念头。
在蒋菊秀的坚持下,邓家渐渐有了书香之气,且越来越浓。如今,三个儿子都是当地备受人尊敬的教师,桃李遍布天下;小女儿邓梅花虽没有成为老师,却嫁给了一名中学教师,与教育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孙辈八人,个个都是大学毕业生,其中一人还远赴美国留学,侨居于大洋彼岸。
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儿孙们都归功于蒋秀菊:“如果没有她当年的高瞻远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们。”
而蒋菊秀自己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学与进步,虽不识字,却能背许多名诗名句,言谈之间也颇有些古风,时不时还能冒出几句极具人生哲理的话,引人深思。1958年,镇上为改善妇女生育条件,决定派人到大医院学习接生技术,曾有过失子之痛的蒋菊秀自告奋勇报了名,立志要让其他妇女不再重复自己的悲剧。由于蒋菊秀进步很快,没多久就学成而归,走马上任成为当地有名的“接生婆”,并且一干就是二十年。据邓梅花回忆,由于蒋菊秀技术好,因而深得当地百姓信任,“二十年间,由母亲接生的婴儿多得数不清,且个个母子平安,没出过一起事故。”一些经由蒋菊秀接生了孩子的家庭至今还与蒋家保持有一定联系,每当老人看到或听闻那些由自己迎接到这个世界来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成家立业,总会由衷欣慰:“好,真好呀!”
百岁之后,根据相关政策,蒋菊秀每月能够领到由民政部门发放的养老津贴了。拿到第一笔钱时,她非常开心,对儿女们说:“我当了一辈子农民,现在跟你们这些有工作的人一样——也有工资拿了。多亏了政府啊!”在蒋菊秀心目中,这份“工资”让她得到的不只金钱,更多的是政府对她的关爱,对她这辈子人生经历的认可与尊重。
她·素描——
老人档案
姓名:蒋菊秀
生日:1910年十月初三(农历)
户籍所在地: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
长寿秘诀:一畦菜地,两份收获。三分闲心,四处走走。五六成饥饱,七八小时睡眠。久怀仁心,十足长寿。
家人点评:
母亲是一位具有精神追求与生活理想的老人。虽经历过百年沧桑,但从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身居闹市,却能在浮华喧闹之中守住心头的一片宁静。这样的“隐者”,自然能长寿。
她·背景——
下了高速公路,出了归阳收费站,就进入到正在兴建的归阳工业集聚区,据同行人士介绍,这里是祁东县经济开发的重点项目,用不了多久,将会有成片的高楼在这块土地上“冒头”。谈话间,车子在一幢红砖砌就的小屋前停下,这栋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建筑在四周新楼房的映衬下,有种时光洗炼出的独特质感。小屋门前贴着一幅对联——“菊花飘香,任尔天寒地冻,百岁煎熬终不折;秀梅吐艳,管他雨暴风狂,千秋磨难更从容。”这就是蒋菊秀的家,她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她·关爱——
2010年,衡阳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联合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下文,将10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的长寿生活补贴由2400元提高到3000元,新增的600元在县市区财政和城乡低保地方配套资金中解决;90-99岁老人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并对100岁以上老人的住院费实行实报实销。
为确保专款专用,百岁以上老人的长寿保健补助金和高龄老人的生活补贴资金自觉接受当地财政、审计、纪检部门监督和检查。
(感谢衡阳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相关资料)
阳光点评
每个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不乏“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蒋菊秀老人的世外桃源则内涵更为丰富:“菊花飘香,任尔天寒地冻,百岁煎熬终不折;秀梅吐艳,管他雨暴风狂,千秋磨难更从容。”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世外桃源,而我,只期待有一方静土、一间小屋,没有拥堵的街道、喧嚣的噪声…..
时代阳光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那就是:看病的人越来越少,药房、医院越来越少,人们都能健健康康地生活。而我们唯一出售的产品只有“快乐”。
我想,终有一天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蒋奶奶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只要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有行动,就一定能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