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最大的困境是“戏谑谁”

2011-02-09 阅读数 124055

  今年春晚最为有趣的现象之一,恐怕就是赵本山的小品部分台词被删这件事了。在小品《同桌的你》中,王小利说:“哎,那个一会看赵本山的小品啊”;赵本山接道:“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年年都出来,挺大个脸。我不喜欢他啊,咱们喝酒啊好吧。”王小利接茬:“我们都喜欢”;赵本山答:“你喜欢啊,你像我们这些高雅的人看他那玩意儿太俗,受不了。”这些话在重播时,被删除掉了。

  这几句笑里藏刀的自嘲也许本没什么特殊价值,无外乎就是最近备受批评刺激的赵本山的一点戏谑,却因为被删除而立刻激发了人们的想象。人们猜测赵本山这几句台词的特定含义,也就无意中把赵本山的反智主义想像成了充满智慧的个性主义:用临时加台词的方式来抵制春晚的控制,并且巧妙地讽刺了一下那些自以为是的“高雅的人”。

  如果——仅仅是如果,赵本山利用这几句台词刺激了一下春晚脆弱的神经,也算是我们再次看到了十年以前那个用“呆笑表情”戏谑现代中国社会利己主义潮流的东北汉子。事实上,作为一个娱乐品牌的“赵本山”早就失去了早年的愤慨和尖锐,而是变成了失去了戏谑对象的“戏谑者”。也就是说,赵本山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乃是“戏弄谁”。

  所以,这几句被删除的台词,无意中流露出了赵本山最大的“恨”:当赵本山用恶俗的方式嘲弄口吃、胖子、傻头傻脑和锱铢必较的时候——他已经遗忘了他曾经怎样露骨地在春晚舞台上揭露了政治官僚的“扯淡”和县长、镇长的“霸权”,对于他的这种反智主义娱乐策略的批判者,立刻成为他真正的对头。

  有人一直想象着这样一种场景:教授、学者和专家对赵本山的批判,是因为这些人骨子里面看不起“俗文化”,而不是因为他的娱乐产品弥漫着傻乐主义的腐烂气息;这些人总是高高在上,对天下众生的实际生活麻木不仁,而只有赵本山可以带来真正的现实快乐和真实感受。于是,赵本山的“俗人控”成了一种“被高雅人士迫害妄想狂”。

  有趣的是,这种妄想症也被很多人喜闻乐见,因为这种病症的背后是这样一种娱乐文化的操作逻辑:只能嘲笑那些看起来高高在上却实际上没有危险的群体。赵本山从十年之前对政治腐败和利己主义社会文化的嘲弄到今天寻找机会戏谑高雅人士,果然深得众人的喜好,并且成功地成为耀眼的媒体明星。

  问题是,这一次就连这种嘲弄也被删除了。这就显得比较尴尬,也似乎同时赋予了赵本山一层崇高的魅力;这甚至让“高雅人士”也不免觉得有点尴尬:为什么突然春晚要保护起高雅人士了?其实,嘲笑“专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今年春晚姜昆等5人就一起戏弄了四类所谓的“专家”了。当人们误以为养身道士与风水先生是“专家”的时候,已经瞒天过海地把痛恨赵本山的“高雅的人”变成了混饭吃的江湖骗子。

  所以,赵本山的“被删除”事件,也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赵本山对高雅的人的反击为什么不能具有合法性?

  不妨干脆说出我的答案:那是因为赵本山目前最为“敏感”的事件就是他和专家们的对抗;这几句简简单单的台词,会立刻把“赵本山”完全暴露在精英主义的利刃下面,从而赵本山的反智主义娱乐政治也就会逐渐被撕去伪善道德的外衣——所以,赵本山的台词被删除,其实是对他最大的保护,是一种娱乐政治美学原则下维护其乐融融的欢乐局面的必然措施。掩盖,其实是为了以后能够存在下去。

  我一直期待,更多的学者对这种强大的“俗人控”文化所蕴含的蛊惑人心的逻辑有所警惕和抵抗;赵本山无意中在帮我的忙,在提供更多的反感给喜欢反思和批判的人。

  黄宏小品的结尾处有几句非常得人心的台词:“有房不是家,有爱才有家”;正是这句赢得掌声的台词里面,蕴含了我说的“傻乐主义”的政治内涵:永远是“爱”、“快乐”、“幸福”和“淡定”比房子和收入重要,永远是“回家过年”比“有家过年”更值得我们欣喜若狂,好像我们只要快乐了就是幸福了。“幸福”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总是被春晚的娱乐笑声所改造。而赵本山已经成为中国娱乐文化界“快乐制造”和“幸福幻象”的宗师——所以,也就必然要删除其敏感台词。其实,“俗人”最能代表“人”,赵本山的“俗人控”通过俗气的笑声来让人们觉得这是一种“现实感”。从这样的角度说,“春晚”真的像新闻评论的那样,已经不再仅仅是“全球华人的春晚”,而是变成了“全球人的春晚”。也就是说,春晚在今天已经在成功地推广一种“普世伦理”和“传统美德”,而不再是和“中国当下社会生活”有太大关系的娱乐产品。对“关爱”、“团聚”、“好心”、“友情”的吆喝,赚足了掌声和感动,也同时产生了“有爱才有家”的伟大体验和“同桌的你”的伤感与感恩——仿佛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全球人的美好生活一样,只剩下伤感、怀旧和友爱这些奢侈的矛盾了。

  作者周志强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本山 东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