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端午记忆 新时代端午节民俗全面回归

2010-06-16 阅读数 406377

“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年。”又是一年端午到,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涤荡和岁月沉淀,一代代秭归人,都有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特别记忆和感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端午节就如同一个平常日子

在秭归凤凰山民俗活动场馆门口,记者遇到一位正在缝制香袋的老妇人。她叫谭远香,上世纪40年代出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在她身后的展示架上,挂满了她和当地姑娘们用桂皮、花椒和艾叶制作的精美香袋挂件。谭远香老人说,自己很多年没有做香袋了。端午节胸前挂个香袋,可以避邪除凶,孩子们都喜欢,很好卖。现在香袋花样多,她重拾手艺,还常要村里的姑娘们教些新图形、新做法。

几十年过去了,已经70岁的老人对年轻时怎么过端午节,仍记忆犹新。

谭远香回忆,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建立时,全国大搞建设,端午风俗被劳动热情冲淡了。到了60年代,又因为文化大革命,祭祀活动都不能办。因此,五六十年代的端午节不像节日,就如同每一个平常日子,顶多也只是大家聚在一起,把自家的好东西拿出来,炒块腊肉、煮些水饺,就算是过节了。

也就是在那些年,老人缝制香包的手艺渐渐生疏了。

“秭归自古以来就有端午接女儿回娘家的习俗,传说端午节是恶日,娘家人一定要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来避恶。1962年,我刚满22岁,就嫁给了邻村的一个教师。可直到80年代的一个端午节,才头一次回娘家‘躲午’。”现在说起这些,老人仍充满遗憾。

 

上世纪80年代:端午文化初露复兴迹象

秭归县的屈学专家谭家斌,出生于1965年,现供职于屈原纪念馆。对于上世纪80年代当地端午节的过法,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谭家斌说,端午节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在秭归是比春节还要重大的节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历史原因而沉寂,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在民间文化人士的自发组织和积极推动下,当地的端午文化显露出复兴迹象。

作为一位屈学文人,谭家斌对当地80年代过端午最深刻的记忆是,赛诗吊屈子的活动非常活跃,其他民俗活动仍较平淡。他分析,当时经济尚不发达,各地受财力、人力制约,政府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关注度还不高,组织节庆活动和文化宣教的力度有限,虽然秭归素有“端午比年大”的说法,也远不像如今这么隆重和热闹。

谭家斌说,作为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秭归虽是个偏僻小县,但文风浓厚,很多农民会吟诗作对。早在明清时期,秭归人便成立骚坛诗社,“文革”期间受到牵连,一度停止活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得以恢复。

他回忆,“80年代初期,我正在读初中,村里几位文化人便每年自发组织赛诗会。1982年,文化部在秭归举办过一次全国端午赛诗会,来自全国的120多位诗人学者参加。社员、诗人、学者、农民齐聚一堂,饮酒赋诗,凭吊屈原,场面壮观。”此后每逢端午,骚坛诗社都举办赛诗会活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各地的工作重心都是发展经济,全民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保护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在这种大背景下,秭归端午文化和屈原精神的保护传承也很有限,相关文物缺乏维护,一些祠庙破败不堪,各种民俗活动也鲜少组织。因此总体而言,那个年代端午文化在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仍比较淡漠。

 

新时代:端午民俗全面“回归”大众视野

26岁的谭高俊,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3年前,她和七八个好友一起离开秭归,到北京、上海和深圳打工,今年初回秭归创业。

谭高俊说,近些年,我国许多青少年对日韩、欧美文化比较青睐,崇尚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相比而言,对我国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则有所淡忘。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的确非常紧迫和重要。

这些年秭归人都感受到,国家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县里为传承屈原精神和保护端午文化花了很大工夫。以前她只知道有个民间组织的骚坛诗社,近几年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如搬迁蓄水淹没的文物,修复年久受损的古祠,建立屈原出生地保护村,每年端午组织老少咸宜、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祭屈子、焚艾草、饮雄黄、赛龙舟、裹香粽等端午民俗活动,可谓全面“回归”大众视野。

去年端午节“申遗”成功,作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成为秭归的“名片”,知名度越来越高,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综合发展,就业的机会多了,人们也比过去富了。

而且,作为三峡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古城迁建后,成为一座民族性与现代化相融合的新城市,非常漂亮、宜居。在外地打工时,同事听说她来自屈原故里和三峡坝区,都很羡慕,她自己也为是秭归人而自豪。

“我们这里,每年端午节赛龙舟时人山人海。前几年在秭归老城,还因为场地小、龙舟少,游客人挤人,根本看不到船。如今就不一样了,秭归新城视野开阔,站在江边就能看到三峡坝上高峡平湖赛龙舟的盛况。”

今年她放弃了在深圳的工作,和几个姐妹一同返乡创业,自己最近在凤凰山风景区经营一间店铺。当时一起返乡的几个年轻人,也都在景区找到工作。

三峡蓄水被淹没的最大地面文物屈原祠在凤凰山复建后,今年端午节将正式开放。全县淹没的24处地面文物目前已全部“安家”凤凰山,这里今后客流量会更大,生意肯定好做,因此她抢在前几天在屈原祠旁开了这间小店。

交谈中,谭高俊时时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梦想。

  端午节 新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