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否定孩奴说法 称是部分年轻人夸张自嘲

2010-02-09 阅读数 460107

  继“房奴”、“卡奴”、“车奴”之后,“孩奴”也成为新近流行的热词。近日,一篇《80后准妈妈怕成“孩奴”患上忧郁症》的报道引发热议。“孩奴”一词在媒体关注中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一个社会流行语。所谓“孩奴”,就是指夫妻有孩子之后,一生都在为孩子奔波、失去自身价值的一种生活状态。据说当上了“孩奴”的人,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

  中国父母一向有为子女无私奉献、甘当“孺子牛”的传统,而在“孩奴”的阴影下,如今的青年还愿不愿意当“孺子牛”?上周,中国青年报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对2915人(其中50.0%是“80后”,33.6%是“70后”)进行的调查显示,44.5%的人并不赞同“孩奴”的说法,34.5%的人表示“赞同”,21.5%的人表示“不好说”。与此同时,48.2%的青年表示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会生两个孩子,34.5%的人希望生1个,只有5.2%的人明确表示“不要孩子”。

  “‘孩奴’是部分城镇年轻家庭一种夸张的自嘲”

  近来,有关“天价幼儿园”、“择校费”、“学区房”等报道频频出现,让人们开始计算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账。

  已经有一个孩子的郭彬彬说,“生小孩确实是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为,特别是当看到越来越多小孩不争气、难成才,确实挺让人灰心。”

  但有网友反驳:“从经济学来看,养孩子注定是一项失败的‘投资’。但我们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看问题,我们也收获了更多人生的快乐与成就!”

  调查显示,45.9%的人认为“孩奴”一词用经济计算抹掉了身为父母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是不贴切的;47.6%的人认为“养育孩子有压力是很正常的事情,该生还是会生”。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说,“孩奴”往往是夸大了养育成本。比如,奶粉为什么一定要用进口的,母乳喂养为什么被排斥?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花重金上高价幼儿园、特长班?如果不刻意追求,负担便会轻许多,就可以不为“奴”。

  “‘孩奴’主要是部分城镇年轻家庭一种夸张的自嘲。”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潘锦棠教授表示,生养孩子成本增加是事实,但是过去三五十年,家庭的收入水平远低于现在,孩子至少2~3个,负担更大,也没有“孩奴”一说。这里面折射出有些家庭望子成龙的攀比心理。收入较高的家庭为孩子花大钱的培养方式成为全民攀比模仿的对象,收入不高的家庭对孩子进行力不从心的投资时,压力会比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孩奴”这种说法的出现并不奇怪,它反映了城市年轻人的情绪。这和他们的成长环境过于优越有关,也和他们面临的压力有关。

  公众如何看待“孩奴”这个词?66.9%的人认为该词反映了年轻人对高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的抱怨;55.0%的人认为反映出年轻人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35.6%的人认为这个词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描述很贴切;29.9%的人认为过于夸张了。

  关颖认为,在我们的教育中,缺少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认知和理解,缺少对年轻人责任意识的引导。而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跟风、炒作,也夸大了养育孩子的负效应,“孩奴”便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些人的认同。“孩子不仅仅是对个人、家庭的价值,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抚养子女对公民来说也是一份社会责任,绝不是当不当‘孩奴’那么简单。”

  调查中,47.0%的人认为,“孩奴”这个词完全是媒体炒作出来的概念。

  “人生中任何的付出同时都是收获,生孩子也是如此”

  已结婚但还没有孩子的叶静也是一名“80后”,“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但孩子又是生命的延续。生还是不生,我现在很茫然。”

  你如何看待“生”与“不生”的问题?调查中,48.2%的人表示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养育两个孩子;34.5%的人希望养育1个。只有5.2%的人明确表示“不要孩子”。

  61.5%的人表示生孩子是“顺应人性”,46.2%的人认为孩子是“奋斗的动力”,45.3%的人生孩子是完成父母的期望,23.5%的人认为“养儿防老”还是需要的。

  潘锦棠表示,从社会意义上,孩子给家庭带来很多快乐,孩子满足了一个人爱和陪伴的情感需要,也意味着父母生理意义上的成功,生儿育女目前虽然有负担,但主要还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关颖也认为,子女的价值还包括了父母可以获得成就感和锻炼自身驾驭生活的能力等。

  王女士在北京一家药品营销公司做策划主管,女儿侯雨辰刚满一周岁。这一年来,王女士一家人的生活重心都转移到这个小孩身上,每天除了上班还要操心孩子的吃、穿、用、玩,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有一次加班到晚上10点多,回到家孩子还在等着她要吃奶。“那种感觉真是又心酸又幸福。”

  “这一年确实挺累的。不过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一点一滴的。四个多月的时候,孩子长出第一颗牙;八个多月的时候,孩子叫出来第一声清脆的‘妈妈’;揽孩子入怀,看她吃奶睡觉后的小摸样;孩子每次和我拥抱时,她的小手紧紧搂住我的脖子……总之孩子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带给我们快乐。为这快乐再累也值得。因为孩子,我选择做一个坚强又有责任感的母亲。”王女士说。

  关颖认为,正值婚育最佳年龄的“80后”,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在养育孩子中实现自身的另一种价值。“做不做所谓的‘孩奴’其实并不取决于孩子,而取决于自己是否能够理智地面对浮躁的社会氛围,能否认真履行自身应尽的父母职责,能否怀有成长意识与孩子共同进步!”

  顾宝昌指出,认为生孩子是负担的人,可能对许多事都会认为是负担,说到最后会变得生活就是负担了,这里反映的是人生观的问题。“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中任何的付出同时都是收获,生孩子也是如此。只想收获而不想付出就会处处觉得不如意。希望这些年轻人换个眼光看孩子,看他为你的生活带来了多少乐趣,多少意义,这是多少钱财、名利都换不来的啊!如果能以积极的眼光看人生,这些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社会当然应该为生育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如果自己的眼光不改变,仍然会觉得处处不如意。”

  如何为年轻人生育和抚养孩子提供更多的保障?潘锦棠建议,从国家角度来说,医疗、教育等福利不能市场化。另外,生育保险应该覆盖到全民,包括城镇职工、城镇未就业家庭妇女和农村妇女,以减轻家庭生养孩子的成本。

  孩奴 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