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10年4变是为改革而改革折腾

2008-10-08 阅读数 213438

  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成绩令我们有理由更从容一些,格外警惕以“摸石头”的名义推行假改革或者过于不成熟的改革,格外警惕以部门政绩为中心的“为了改革而改革”,最后改革者一推六二五,却让社会大众买个云山雾罩的“大账单”。

  这是一则教育新闻,其启示意义却不局限于教育——10年来,江苏高考方案经历了4次变化,先后用了“3+2”、“3+小综合”、“3+大综合”、“3+1+1”、“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5个方案,频繁的变动,让教师和学生们都感觉有些无所适从。让大家揪心的是,今年的高考方案又遭非议,有教师表示,“看来明年的高考方案肯定会有新的变化,又要折腾我们了”。(10月7日《现代快报》)

  据我所知,这并非江苏独有的问题,很多实施了课改的省份,对于高考怎么搞,要么迟迟拿不出方案,要么方案一年一个变化。高考是指挥棒,频繁转向当然要令师生们晕头转向。正如专家所言,作为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通盘考虑,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吃亏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所以,面对平均两年更换一套高考方案,民众有理由质疑:改革者是否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是否存在“为了改革而改革”的盲目冲动?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翻来覆去。改革不仅仅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上升式的变化,即便不是直线上升,起码也是尽量保证螺旋式的上升;改革不仅仅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成本的支出,即便不能期望毫无代价,起码也要将这种代价做最小化的评估。遗憾的是,这些年,这样的常识常常会被选择性遗忘。

  仔细想想,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上面倡导地方政府精简机构,于是乎今天撤掉两个,人员与职能并到第三个机构那里,“权能统一”;明天又将合并的机构打散,重新建立架构,“职责分明”——反正总有道理。很多时候,改革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盲目推出,今天改革,明天再改革,不考虑改革的成本,不讲究群众为改革付出的代价,唯一直接的好处就是:上报工作时有充分的材料表明,我们在做事,并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创新”——至于是否是真改革,就无人追究了。

  改革需要从激情走向理性。不可否认,改革需要尝试,也需要理解与扶持,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时,对“摸着石头过河”津津乐道。但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成绩令我们有理由更从容一些,格外警惕以“摸石头”的名义推行假改革或者过于不成熟的改革,格外警惕以部门政绩为中心的“为了改革而改革”,最后改革者一推六二五,却让社会大众买个云山雾罩的“大账单”。

  我们需要继续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等所有领域的进步;但到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对改革的清醒,尽力站到一定的高度上统筹布局。应该看到,之所以在很多领域出现改革“折腾人”的问题,究其根本,正在于人民大众对于改革的参与、监督、知情远远不够,改革措施常常是小范围内定而没有大范围充分的讨论,被改革者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只能逆来顺受——一项高考方案一拿出来就被那么多师生所反对,那么制定方案的时候,这些“被改革者”的声音哪里去了?为什么无法进入论证改革的通道中?

  改革是为了人,却不是折腾人。急功近利并错误把不断的变化当成改革,似乎正在变成一种潜在的通病。对于今天一个方案、明天一个政策的改革者而言,面对老师与学生的苦不堪言,没有理由不好好反思改革的成本与运转的代价、反思自己有没有一厢情愿的地方?举一反三,随着改革的推进与成熟,对改革行为带有独立性的评估应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改革不是独角戏,需要评估成本,需要考虑代价,改革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高考改革 燕赵都市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