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胖三斤,“窜稀饮品”成“救星”,医生急了→

2025-10-06 阅读数 4987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每逢佳节胖三斤!”国庆、中秋长假已近尾声,你在假期是不是也肆意“放纵”了一把?如果有商家号称,喝饮品可以“通便减脂”,你会不会心动?

最近,社交平台上多款饮品因“喝了窜稀”走红,店员附赠的纸巾成了隐晦“提示”;电商平台上,西梅汁被贴上“大餐救星”“窜稀神器”标签,有些商家甚至直言有减脂功效;网友们自制的“窜稀”饮品——葡萄汁加牛奶、乌龙茶配抹茶、苹果醋加黑咖啡等,凭着“解腻刮油”的说法,成了高点赞收藏量的“减脂配方”。

image.png

“窜稀”营销爆火

其实,“窜稀营销”并非新鲜事。早年间有微商靠着酵素茶、酵素梅、减肥奶昔,用“自用打卡”的方式打开市场。虽然这些热销品成分不明,但只要打着“清肠道、排毒素、瘦全身”的旗号,的确有不少网友为此买单。近几年,水果油柑更凭借“3秒回甘,半小时通肠道”的噱头,又俘获了一众想要通肠、减脂、便秘的人群。

如今,商家的脑洞更大了,在饮品里频频加入西梅汁、益生菌,以此宣称“高纤维促排便”,西梅汁还衍生出纯饮、浓缩汁、益生菌混合款,甚至和油柑混搭出“双效窜稀水”。

这类成分看似“天然”的饮品真的安全又减脂吗?

“我是非常不建议消费者饮用这类饮品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祁双林直言,“所谓的‘健康成分’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其真实成分和含量并不透明,还有可能添加了对肠道不友好的物质。”他解释,短期饮用这类饮品或许能缓解便秘,但本质上是通过刺激肠道引发腹泻来达到效果,并非真正改善肠道功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像人体需要定时吃饭、睡觉一样,人体肠道有自身的蠕动和排便节律。“依靠‘窜稀饮品’打破这种节律,短期内看似有效,长期下来想恢复正常节律会非常困难。”祁双林举例,他在门诊中曾遇到一名15岁的学生,因长期喝各类“功能性”饮品、吃零食,反复出现腹泻症状,检查后发现肠道功能已出现紊乱,“这类病例如今很常见”。

在祁双林看来,用“窜稀”来减肥无异于饮鸩止渴。“腹泻只是身体水分及电解质的丧失,并不是减脂。”他说,频繁饮用“窜稀饮品”会给肠道带来多重负担,首当其冲的就是胃肠功能紊乱。“很多人喝了之后会出现反复腹泻、腹痛,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呕吐、发热等症状。”

靠“窜稀”通便或导致严重病变

“十年前,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还很低,但近年来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这可能与长期摄入不明添加剂、刺激性食物有一定关联。

”祁双林表示,对于已确诊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临床会明确嘱咐“禁止饮用任何饮品”。

此外,依赖“窜稀”饮品通便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肠道病变。“就像市面上的减肥茶、各类‘排毒保健品’一样,长期使用会让肠道对刺激产生依赖,甚至引发大肠黑变病。”祁双林提醒青少年群体要特别注意,“不少孩子因为学业压力大、饮食习惯不规律,存在排便难、不规律的问题,再喝‘窜稀饮品’,可能会进一步破坏肠道节律。”

TIPS:假期“胡吃海喝”,这样清肠更健康

假期里享受了好几天美食盛宴,你是否正为体重上升、便秘不适而烦恼?这样做助你科学清肠。

1.优先补充膳食纤维,如多吃菠菜、芹菜、苹果、火龙果等蔬菜水果,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成分明确,能温和促进肠道蠕动,且不会对肠道造成刺激;

2.保证充足饮水,每天不少于1.5升;

3.坚持腹部按摩和适当运动,这么做能刺激胃肠蠕动,维持肠道功能稳定;

4.培养规律排便习惯,特别是别边排便边玩手机,避免注意力分散加重便秘。


编辑:喜之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