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徐珂
最近,“晒眼皮治疗近视”的话题在网络上意外走红,不少家长晒出孩子全副武装,只露出紧闭的双眼,面向阳光“晒眼皮”的照片,还有家长称坚持此法让近视度数“清零”了。晒眼皮治近视,听起来有点离谱的举动,靠谱吗?
家长跟风打卡,晒眼皮成护眼新潮流
“以前只听说三伏天晒背,晒眼皮倒是头一回听说。”9月15日,长沙宝妈杨粟(化名)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近日她发现,刚上四年级的儿子看电视时总不自觉地往前挪,还频频眯眼,带孩子一检查,双眼近视均已接近150度,她急忙上网找治近视的方法,却意外刷到“晒眼皮治疗近视”的话题。听说有效,正好入秋以后长沙早晚的阳光不似之前毒辣,她便每天带着孩子在户外晒眼皮。
“小朋友老是坐不住,总问我‘妈妈,我可以睁眼了吗’,有时候还偷偷眯一条缝看太阳,我得全程盯着才行。”杨粟无奈地说,目前坚持了一周,孩子视力暂时没看出变化,但她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万一有用呢。”
杨粟的焦虑和尝试不是个例。打开某短视频平台,“晒眼皮”话题播放量高达7275.5万次,相关词条频频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还记录每日“打卡”时长、在评论区交流晒眼皮的“最佳时段”。
这股热潮还蔓延到了购物平台,有商家推出“儿童专用”“近视晒眼皮”的防晒面罩,吸引不少家长下单,让孩子戴上装备开启打卡模式。9岁的长沙女孩笑笑(化名)此前被查出轻度近视,在医生指导下,笑笑妈妈每天带她日间晒眼皮10分钟,晚上配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坚持三个月后复查,笑笑的近视增长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总归还是有用!”笑笑妈妈如释重负地说。
不少孩子“打卡”晒眼皮。图/AI
是防控妙招,而非治疗手段
“阳光是近视防控最好的‘疫苗’。”9月15日,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杜芬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时,首先纠正了“晒眼皮能治疗近视”的说法。
她说,“晒眼皮”并非靠“晒”这个动作来直接治疗近视,而是通过增加儿童青少年接触全光谱户外光照的时间,从而达到预防近视、延缓近视加深的目的,尤其是针对因户外活动不足、长期近距离用眼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
“阳光中的有益光线,能够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对视网膜能起到保护作用。”杜芬说,加上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这些都能够对视力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晒眼皮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杜芬进一步解释,首先要选对时间,优先选择上午8点至10点、下午4点至6点,这些时间段太阳光照相对温和,要避免正午强光;其次要全程闭眼,一定要避免睁眼直视太阳,“强光直接照射视网膜,很可能导致黄斑受损,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杜芬还提醒,当孩子意外接触强光后出现眼部不适,如流泪、睁眼困难、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晒眼皮并非逆转近视的治疗手段。”杜芬提醒,如果已经发现孩子近视,家长不能寄希望于晒眼皮能让度数“清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比如佩戴角膜塑形镜、功能性框架眼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近视加深。
一年前,9岁的月月(化名)在体检时被查出轻度近视,医生建议先验光配一副合适的矫正眼镜,同时结合其他措施综合防控。但月月主观上不愿意戴眼镜,家长也觉得“不方便、能不戴就不戴吧”,所以月月父母试图通过减少孩子用眼强度、增加户外活动、做眼保健操等各种措施。但“缓兵之计”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昨天她来检查验光度数已经涨到250度,上涨速度特别快。”杜芬无奈表示。
“随着孩子不可避免地继续用眼(如读书写字、接触电子产品等),视力会持续下降。”杜芬介绍,在未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近视度数增长较快,并会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比如喜欢亮光、近距离看物体、眯眼、皱眉等,这些都会加重散光并导致近视快速增加。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晒太阳预防近视。”杜芬提醒,比如对光过敏、患有皮炎或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患者,不宜盲目跟风晒眼皮,“过度曝光反而会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眼部疾病”。
抓住碎片时间,让孩子多“目”浴阳光
“我们提倡儿童青少年每日确保户外‘目’浴阳光不少于两小时。”杜芬强调,关键不在于是否剧烈运动,而在于暴露在自然光照下,也并非要集中时间,抓住碎片化的时间也完全可行。比如,离学校距离不远,可以选择步行往返;课间走出教室,远眺绿色景物;午休时在操场或走廊晒晒太阳;周末安排亲子户外活动。“总之,长期近距离用眼后,无论是户外‘目’浴阳光,还是简单的‘登高望远’,都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缓解视疲劳。”
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警惕日常中的视力“隐形杀手”。“很多家长对手机、平板严防死守,却忽视了孩子手中的电话手表。”杜芬提醒,电话手表屏幕小巧,孩子为看清上面的文字、图片或玩游戏,眼睛会不自觉地贴近屏幕,“这远比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的危害更隐蔽。”
单眼近视问题也不容忽视。“偏头写字、握笔姿势不当,都可能导致一只眼睛负担过重。”杜芬提醒,家长要留意孩子在家学习时的坐姿,这也是导致单眼近视的常见因素。此外,她建议,孩子入睡后,房间内应保持暗光,避免手机、电脑、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的蓝光干扰;清晨引入柔和光线,模拟自然唤醒过程,配合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全方位助力孩子的视力发育。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