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泌尿专家提醒:身体出现这些信号需警惕!

2025-05-23 阅读数 8144

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陈松琳日前,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声明,现年82岁的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这一新闻再次将前列腺癌这一疾病推至公众视野。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原因,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过去十年内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10.2/10万上升至2022年的18.6/10万,年均增长率达7%。2022年新发病例数达13.42万例,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2022年死亡病例数为4.75万例,死亡率与发病率同步增长。与此同时,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长期“霸占”男性恶性实体瘤的首位,每年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在亚洲,虽说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前列腺癌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癌结节的增大,临床表现和前列腺增生非常相似,比如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和排尿困难等。一旦出现尿路梗阻、骨痛等症状,则意味着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被称为男性健康的“隐匿杀手”。  

当身体出现哪些信号,需警惕前列腺癌呢?

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卢强给出了答案:一是尿中带血或精液中带血;二是尿频、起夜频繁、排尿困难、小便变细;三是骨盆或下背部疼痛;四是下肢水肿、无力。

需要强调的是,前列腺癌这项世界性的“男”题,严重危害男性健康,守好这条生命“腺”,疾病早筛势在必行!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前列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男性,属于高风险人群,推荐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一是年大于或等于60岁;二是年龄大于或等于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三是携带BRCA2基因突变且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

前列腺癌的筛查较为简单。推荐每1-2年检测1次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不推荐单独用超声、CT或核磁共振作为筛查项目。

正常情况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数值应该在4ng/ml及以下。

如果tPSA数值超过10ng/ml,建议做核磁共振(MRI),以判断是否患有前列腺肿瘤。当在检查中发现有可疑的肿块,可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这也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如果tPSA数值在4ng/ml-10ng/ml之间,除了做核磁共振,还要结合游离PSA和总PSA的比值、PSA密度,以及PSA数值上升的速度这些指标,进行更仔细的检查和观察。

前列腺癌是一种进展比较缓慢的肿瘤,即使患有前列腺癌也不必过于紧张。

前列腺癌有哪些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方法该如何选择?

卢强指出,一般来说,早期前列腺癌建议手术治疗。由于前列腺包绕尿道,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要求精度高,难度大。近年开发了采用机器人辅助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好。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弱、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选择消融、放射粒子植入等治疗。对于高龄、早期前列腺癌且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先主动监测,再酌情考虑治疗干预。对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多采用内分泌治疗。因为大多数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雄激素,通过内分泌药物阻断雄激素,就如同切断癌细胞生长的养料,肿瘤就会停滞甚至萎缩。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前列腺癌?

卢强给出建议:

(1)改善饮食 减少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硒的食物,如豆类、鸡蛋等,多摄入绿叶蔬菜。

(2)戒烟限酒 吸烟与前列腺癌相关,戒烟是降低前列腺癌风险的重要措施,过量饮酒会增加患癌风险。

(3)适量运动,规律生活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作息规律,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暴饮暴食等。

(4)定期体检 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每年需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液检查和直肠指检。早期发现癌变可及时干预,提高治愈率。

总之,面对前列腺癌这个“隐匿杀手”,提前发现是关键。此病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通过定期体检和筛查抗原可及时发现并治疗。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效果也不断提高,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供稿:湖南省人民医院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