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险!长沙1岁女童体内“藏”了个小猪佩奇?!家中这些东西千万别乱放

2020-12-31 阅读数 22371

搜狗截图20年12月31日2231_1.png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
收治了一名1岁大的女童
在她体内竟然发现了
一枚“小猪佩奇”

微信截图_20201231223205.png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跟伊姐一起来看看吧

前几天,长沙一岁大的女童月月(化名)一早起床后哭闹不止,咳嗽时吐出了血丝,家长赶紧将她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

在检查中,医生发现,在孩子食道的中下段有一块金属异物,定睛一看,怎么这么像“小猪佩奇”呢?医生通过手术取出了异物,让孩子哭闹的“元凶”正是童鞋上小猪佩奇金属装饰品。

微信截图_20201231223220.png

月月妈妈介绍:“鞋子上的这个装饰并不牢固,孩子觉得好奇扣下来在手上玩,我想着这么大个金属片,应该没有危险,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就塞进了嘴里。”

微信截图_20201231223230.png


小孩子出于好奇,在玩耍时有可能将不该吃的东西吞进肚子,这就是消化道异物。

一颗花生,一块果冻,甚至是一粒纽扣电池,这些最常见的小东西,都有可能因为误食,造成可怕的后果……


2019年3月29日,湖南浏阳一幼儿园内发生一起4岁男孩源源因异物卡喉身亡的惨剧。

图片

2018年4月2日,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就接诊了两例这样的小患者。两女婴气管卡异物,一死一抢救。据该院急诊儿科张娟护士长介绍,昨天下午3点左右,他们院区连续接诊了两例发生气管异物的婴幼儿。

2019年5月22日,江苏扬州,奶奶给7月大婴儿喂葡萄,不幸噎死。

该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新萍提醒,就异物吸入而言预防大过于救治。看来,我们还是要学点预防、急救技巧。

过年期间最容易发生事故,尤其是儿童异物卡喉,今天伊姐说科普就借这个新闻,教大家如何进行预防

微信截图_20201231223252.png

远离悲剧,预防最重要

儿童吞入异物的情况一般三大类: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其中,气道异物时最危险死亡率最高。

以下是几大类儿童常见的容易误吞的东西:

01.日常用品类

①家长要将家里收拾整齐,细小的、容易被宝宝放在嘴里的物品都收好,比如:纽扣电池、别针、钉子、螺帽、针、钥匙、纽扣、硬币、笔帽等日用小杂物;

②给宝宝选玩具的时候要仔细评估,平时勤检查有没有要掉落的小零件并做好相应处理,比如小积木、串珠等;

③电池要选购那些电池槽有螺丝固定的,避免宝宝自己抠出来误吞。如果不小心误吞,一定要立刻送去医院,因为电池中含有的腐蚀性化物质一旦泄露,可能腐蚀食道或胃粘膜;

④ 对于针头或者牙签这种尖锐物品,一旦误吞,可能会刺伤宝宝的内脏器官。所以平时一定把这种尖锐物品收好,尽量不要用牙签给宝宝喂水果;

⑤ 漂白剂、洗衣粉、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日用化学品,以及药片、糖浆、冲剂等药品。

02.食物类

下图的这些食物,也最好注意不要喂给4岁以下的宝宝吃:

微信图片_20201231223359.jpg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在哭泣或大笑、跑来跑去的时候就先不要给宝宝吃东西。

对于比较坚硬的大块儿食物,可以帮宝宝切碎后再食用。

大一些的宝宝应该叮嘱他不要随便把东西放进嘴里,讲明白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异物卡喉怎么办?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生王敏提醒,出现呕吐或者喉咙不舒服,伴有发烧或者咽痛等症状,要注意有没有异物卡喉的情况。

据统计,每年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将近3000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家人,赶紧来看看如何在第一时间正确处理类似情况吧!

怎么判断宝有没有异物卡喉?看有没有这些症状:

突然剧烈咳嗽、要呕吐、嗓子哑、面色青紫呼吸困难。有的宝可能还会把小手放在喉咙处。

家长发现情况后,给小孩喝水是错误的方法,这可能会造成食物进一步膨胀,实施催吐则可能导致异物卡死。除此之外,胡乱猛拍背也是错误的做法,容易导致异物越陷越深。

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异常请及时就医。

以下这套急救法希望爸妈都别用上,但一定一定要学会。

倒立拍背法

微信图片_20201231223414.jpg

此方法适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将孩子脸朝下放在膝盖上,使婴儿头部低于胸部,并让婴儿头部靠于救护者前臂上,救护者前臂靠在大腿上,以支撑婴儿,单手托着婴儿的头部、下颌,用手掌用力拍婴儿后背5次,直到异物吐出。

如果不见效,把患儿转成仰卧位,背贴在抢救者腿上,抢救者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向上向后快速且连续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下方5次,压后放松,反复进行,以助异物排出。

拍打背法

微信图片_20201231223418.jpg

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微信图片_20201231223422.jpg

对大一点的孩子,可让其坐着或站着,抢救者站其身后或跪在患儿身后,用两臂环抱患儿腰部,同时患儿弯腰、头部前倾。

救护者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内放在患儿的脐与剑突的中点上,用另一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使劲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横膈抬起,压迫肺底,让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迫使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出。

1 岁以上的儿童在清醒状态下,腹部冲击法能快速地解决气道异物,而且容易掌握。但也不是所有的 1 岁以上都必须用腹部冲击,根据具体情况(比如孕妇、过度肥胖者)可选择胸部冲击法或其他合适方法。

但是,小于 1 岁的婴儿不推荐使用腹部冲击法,因为它比较容易让宝宝受到损伤。

另外,海姆立克急救需要的是用力拍击、按压,但也需要控制力道。即使在解决了娃的窒息困境后,也容易造成孩子腹部甚至内脏受伤,还是要去医院好好检查一番。

最后,伊姐提醒家长们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消除家中各种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让孩子远离环境中意外伤害危险因素,预防悲剧发生,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凤网综合自长沙晚报、政法频道、父母堂、发现教育科学研究所、年糕妈妈、儿科医生鲍秀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订阅号等


编辑:菜菜



相关推荐

  • 12月18日,一条特殊的“寻人启事”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微信工作群里“跳”出来多次:“有谁知道邹纯(音)在哪个科室吗?她是我朋友小孩的救命恩人,朋友拜托我要尽快找到她”。原来,2岁女孩花花(化名)在早教中心被馒头卡住气管窒息时,一位白衣天使当即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使小女孩转危为安,随后默默离开了现场。19日,通过医院的寻找确认,这位救人不留名的好人就是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周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