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阿姨来了在北京首发《2015阿姨年鉴》之后,我们一直行走在为大众揭开家政行业的最新走向和家政行业的价值与创新的路上。今年我们继续关注家政热点和变化,发布《2019阿姨年鉴》。这一次我们以20多万阿姨的信息为样本,进行了更广泛的数据统计。五年过去了,让我们看看家政员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9年鉴阿姨画像
2019年度热词:996
“没有什么工作值得你用命去拼。”2019年上半年引发无数社畜热议的996工作制(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上6天班)在年底又经历了新的改写。当有老板告诉你“你能996是你的福报,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时,你是否也在犹豫年轻的时候该不该拼命工作。
在加班文化的盛行的当今时代我们被灌了太多的励志鸡汤,以为只要努力加班工作,就能变得不可取代,挣到更多的钱。殊不知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到了下半年随着猝死新闻频发,再一次为我们的身体敲响了警钟,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加班文化以及全行业的过劳现象。
1. 何止996,家政阿姨更像007
在家政服务行业里,加班似乎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阿姨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严重重叠在了一起,尤其是对73%的住家阿姨而言,她们的工作不是996,更接近于007。根据投票结果显示,能够正常履行8小时工作制的阿姨仅仅占到了总人数的18%。基于行业的特殊性,有57%的阿姨表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
阿姨日平均工作时长调查表
2. 有14%的阿姨是全月无休
阿姨们一个月能休息几天?因为家政服务行业的特殊性,阿姨们的工作与休假时间主要根据雇主时间灵活安排。据统计,能够像大部分白领们一样月休8天的阿姨仅占7%,每月放假2-4天的阿姨占56%,还有14%的阿姨表示自己目前是全月无休的状态。
阿姨月休假时间统计图
3. 有近一半的阿姨睡眠质量得不到保障
家政员的工作特性就是工作时间不固定。据调查,只有19%的阿姨表示没有睡眠问题,43%的阿姨表示有轻度睡眠问题,有38%的阿姨感到睡眠质量不高,其中还有8%的阿姨感到睡眠时间短,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一位带双胞胎的育儿嫂王阿姨表示,因为自己平时要照顾两个小宝宝,睡眠质量完全无法保障,宝宝哭闹不分昼夜,她经常要在凌晨哄宝宝入眠。与成年人一周要保持4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相比,阿姨们一周的平均睡眠仅为35小时。
2019阿姨睡眠质量统计图
根据国家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为加班造成的猝死率在逐年增加并且有越来越多地朝向年轻群体蔓延的趋势;因工作强度与压力过大而引发的抑郁症与自杀率还在逐年攀升;中国人每天的平均休息时长只有2.27小时,只有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最让人值得深思的除了996给个体造成的各种伤害,还有困在其中的社畜们被迫认同这样的游戏规则。
作为家政服务业的居间方,阿姨来了在用工合同中写明保障阿姨们的休假和休息时间。只有得到充分休息才能更好的为雇主们提供服务。
2019年度热议:高材生转行做月嫂
随着今年9月份一篇名为《中山大学高材生转行当月嫂》的文章大火之后,各路媒体也开始纷纷报道高学历人群走入家政行业的现象,比如《高学历人群转行当月嫂,考五六个证月入过万元》还有《女大学生毕业4年后转行当月嫂,如今月入过万,档期排到了明年》。许多文章都指出从业人员年龄小、高学历增多、多证在手,是月嫂行业的新趋势。
1. 月嫂从业人数在近四年内的增长率接近15%
自2015年以来,从事月嫂的阿姨总人数在新加入阿姨的比例中保持着逐年增长的势头,尤其是在2016年呈现了64.2%的增长率,此后两年以13%的增长率在逐年递增,19年增长率为19.7%,从整体上来说增长率保持平稳。
2016-2019年新人月嫂占比增长图
2. 高学历月嫂占比并无明显增长
据统计,高学历的月嫂在总人数中的比例依旧不高,与家政从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比例差异不大。通过对2019年新入职阿姨的学历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具有初中学历的阿姨总数最多,占总人数的62%,具有高中学历的阿姨占总人数的26%,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阿姨比例最少。通过对近五年的数据比对分析,发现初中学历的阿姨每年以平均2.5%的速度在平缓增长。
2019年新入职阿姨学历统计图
3.5年间月嫂的平均年龄年轻了4岁
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每年新加入家政行业的阿姨们确实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2015年所有新入职阿姨的平均年龄为47岁,到2019年时下降到45岁。其中从事月嫂的阿姨年轻化趋势最明显。由2015年的48岁降低到了2019年的44岁,五年间,月嫂的平均年龄整整年轻了4岁。
2019年度调查:阿姨的生活
1. 有73%的阿姨需要跨省工作
据数据统计,有73%的阿姨需要跨省工作,同省工作的阿姨占27%,这其中仅有9%的阿姨工作地点与家乡在同一个城市。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阿姨们为了工作不能经常回家。
阿姨的工作地点统计
2.为了工作,阿姨们离家的平均距离为572.52公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于大多数的阿姨们而言,家乡就像回不去的地方,根据2019年在岗阿姨的数据统计,阿姨们工作的地方与家乡的平均距离为572.52公里,在国内上班的阿姨中,相隔最远的是吕阿姨,从她的家乡黑龙江到工作地海南之间有3938.93km,相当于一个人24小时连续步行38天。
阿姨工作地与家乡的平均距离
3. 有21%的阿姨表示已经超过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每逢春节是用工荒时期,不过还是有很多阿姨坚守岗位无法回家。据李阿姨说,她已经有3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和李阿姨一样,已经超过三年过年不回家的阿姨占总人数的21%,另有7%的阿姨表示已经超过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4. 在2019年入职的阿姨中有22.26%为行业新人
随着家政市场需求的逐年扩大以及外界对家政从业者认可度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会将家政员作为生育后再就业的一大选择。在2019年入职的家政员中,有22.26%的阿姨为新人,较2015年增长了7.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近几年内,家政员的培训市场前景依旧可观。
新人阿姨入职比例
5.老龄化加剧,五年内护老员增长率仅为1%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将达到30%的高峰,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也让养老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9年从事护老阿姨的总人数已经实现了五年内三倍的增长量,不过从阿姨们的职业选择来看,在新入职的阿姨中,从事护老员的阿姨比例在5年间只有1%的增长量。
究其原因,这与阿姨们的职业观念以及市场释放价值有很大关系。“比起照顾老人,我更想照顾小孩。”和李阿姨有同样想法的阿姨不在少数,这不仅是因为照顾小孩阿姨们所获得的职业幸福感更高,还因为在市场上做育儿嫂和月嫂的工资水平普遍比老年护理员的高。
2019年最受阿姨欢迎的职业类型
6. 仅一年,阿姨们的月平均工资又涨了130元
家政行业不但为脱贫做出了贡献,还带领一部分阿姨走向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在2019年里,从事高端家务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6%,月收入达到一万五千元以上的阿姨占1.38%,比去年增长了0.32个百分点,阿姨们的月平均工资为5341元,与2018年相比,又上涨了130元。阿姨们的平均月薪与201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相当。
2019年阿姨工资比例图
7. 有23%的阿姨会为知识付费内容买单
比挣到钱更让人踏实的是攒到钱,比攒到钱更令人喜悦的是会花钱。一个人的消费习惯会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那么对于家政阿姨来说,从如何利用可支配收入的角度切入,就能隐约看出阿姨们对于自己的职业期许以及目前的生活幸福指数。
与2018年48%的阿姨会将工资用于日常开销相比,2019年阿姨们在这部分的比例下降到了36%,而为个人投资的支出比例有所上升。这也说明阿姨们的消费观念在与时俱进,同时阿姨们的学习意愿也有所增强。根据调查统计,有22%的阿姨懂得投资自己,会为知识付费内容买单;有28%的阿姨舍得给自己买喜欢的东西;有5%的阿姨会偶尔购买奢侈品和出国旅游。
阿姨消费习惯调查表
8. 面对职业焦虑问题,有84%的阿姨会说NO
据一份针对30座城市50家全国500强企业的中青年员工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在工作环境日渐紧张的气氛之下,职场焦虑情绪显得十分普遍。但根据近日阿姨的投票显示,有84%的阿姨表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太焦虑,而且很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只有13%的阿姨表示焦虑,未来想转行。
阿姨的职业焦虑调查表
9. 有51%的阿姨表示与雇主一家人相处地很愉快
据阿姨的投票显示,有近九成阿姨表示家政职业让自己挣到了钱,工资回报高于前职业,对这个职业的认可度高,阿姨的职业幸福感除了来自有较为满意的回报之外,还因为这份职业不单是劳力付出,还有情感付出。所以即使阿姨们有着高强度的体力消耗,阿姨们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算低。有51%的阿姨表示与雇主一家相处地很愉快,有44%的阿姨表示与雇主一家可以正常沟通,有4%的阿姨表示对此没有付出太多感情,对于工作感到很委屈。
阿姨们的职业满意度调查
从《2019阿姨年鉴》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不能常回家、睡眠质量得不到保障依旧是阿姨们的工作常态。但是有着相对稳定可靠的收入、包食宿、对职业前景满意度较高等因素也对许多再就业女性有着不错的吸引力。近几年来加入家政行业的人数在逐年增长,家政培训市场潜力逐渐释放,但在计算不同职业的市场供求关系时,阿姨们的择业观念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