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胃肠病与秋天总有“不解之缘”?6月龄至3岁宝宝是易感人群

2018-10-16 阅读数 218520

胃肠病 腹泻 6月龄宝宝 

秋高气爽,这个季节景色虽好,也是门诊接诊胃肠病患者的高发期。为何胃肠病与秋天总有“不解之缘”?原因之一是原有胃肠病易在秋天加重或复发,其二是因为秋天比其他季节更容易患胃肠病。

季节变化影响消化系统

1、旧病加重。秋天光照时间的变化及昼夜温差的变化导致人的身体做出重大调整,包括人体的生物钟及各种激素的调节,这一系列过程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影响至关重要。调节不良会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胃炎等胃肠病的加重及恶化。秋天大气压力的改变会使原本血压异常的患者在此期间出现持续数月的身心压力,进而神疲乏力,人体各器官的工作效率降低。持续的压力亦会引起胃炎、溃疡等胃肠病的加重或复发。

2、新病易感。民间流行立秋“贴秋膘”。秋收季节的食品供应丰富,人的食欲增加,然而摄入量过多或膳食结构不均衡会加重胃肠负担,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另外,“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大量植被开始凋零腐败,会释放更多的霉菌,人体免疫系统因此也受到了压力。免疫系统与消化系统是紧密相连的。免疫系统能够帮助清除环境毒素,处理压力,使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如果免疫系统超载,平衡被打破,就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引起胃肠病。

秋季腹泻因轮状病毒感染

发生在秋天的腹泻并不一定是秋季腹泻。秋季腹泻特指来自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流行期从每年9月至次年1月,其中10月、11月是流行的高峰期,故称为秋季腹泻。

6月龄至3岁的小儿是秋季腹泻的主要易感人群。3岁以上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与消化系统功能逐步完善,即使患病病情也较轻,病程相对较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与儿童相比病情轻,病程短。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可潜伏1天至3天,进而出现呕吐、腹泻、发热、脱水等主要症状。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一天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样,偶有脓液,无脓血,无特殊腥臭味。病情轻者,经积极治疗腹泻1周可治愈。

由于患儿频繁腹泻或呕吐,进食量少,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出现精神萎靡、神志不清,如未及时治疗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对于小儿秋季腹泻,液体疗法至关重要,对于轻、中度脱水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重、腹胀患儿应当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注意,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抗生素对其无能为力,禁止滥用抗生素治疗。【详细:家长想知道的预防和护理之道都在这里】

“四注意”保护秋天肠胃

人体胃肠道在秋天比较脆弱,因此我们要注意“治未病”,从四个方面做好卫生预防。

一是创造宜居环境。在卧室或整个房屋里使用空气净化装置,过滤掉花粉和霉菌等过敏原。在室内环境种植花草,同时用鹅卵石覆盖土壤,以防止霉菌的滋生。限制与季节性花粉播散和霉菌有关的食物的食用量。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空气新鲜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二是选择健康饮食。为防止消化不良,可以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吃得越多,胃的消化速度就越慢,人就越容易感到腹胀和不适。避免吃油炸及酸性食物,它们会造成烧心、腹胀等症状。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物,多喝水,最好远离咖啡、酒和碳酸饮料等刺激胃肠的物质。

三是养成良好习惯。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菜板、刀叉、榨汁机等各种容器)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冰箱内放置食物的容器保持干净,必须时消毒或煮沸后使用。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是做贴心家长。小儿在季节交替及夜晚睡觉时,要注意他们的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小儿爱追逐嬉戏,千万别出汗了就脱衣服,否则极易使胃肠道着凉感冒。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预防秋季腹泻可以采取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方法,保护率在90%以上。

  胃肠病 腹泻 6月龄宝宝 北京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