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姑娘相亲归来,撩起裙子吓到崩溃:腿上几十个红疙瘩!秋蚊子有这么毒吗?

2018-09-10 阅读数 219467

秋天蚊子比夏天还多 秋蚊子 丘疹性荨麻疹 皮肤过敏

Photo by Wes Hicks on Unsplash 

“医生,我痒得已经好几个晚上没睡好了,两只手不停地挠都忙不过来。”

在杭州市一医院皮肤科卜璋于副主任医师的诊室里,一席长裙打扮的小沈姑娘万分焦虑,一边说两只手还不停地在腿上抓挠拍打,与她那身满满仙气的打扮完全不搭。

当她撩起裙子露出两条腿时更是怵目惊心,几十个黄豆大小的疙瘩包块颜色鲜红,有的已经抓破结痂,有的破口上还有渗液。而将她折磨至此的凶手竟是小小的蚊子。

不知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自出了伏天以后,蚊子好像慢慢增多,且战斗力也是大有提升,不仅叮人越来越狠而且毒性也似有增强。

而根据卜医生对皮肤科门诊病人的观察,最近半个月来由蚊子叮咬而引发的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比之前明显增多,每天都会接诊三四十例,且以年轻人为主,都在去郊区游玩后发病。

难道郊区的蚊子要比市区的蚊子毒性更强?而秋蚊子的战斗力又为何会如此惊人?究竟什么时候蚊子才能不来骚扰我们的生活?

年轻姑娘去郊区相亲回来 

满腿蚊子包痒到失眠

小沈去年大学毕业在一家文化公司上班,特别讨同事们喜欢,尤其是财务部的主管姐姐一直想把她介绍给自己的表弟。上周末,财务姐姐又一次邀请小沈去她临安的家里玩,小姑娘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活动是表弟安排的,爬山、漂流、打水仗等倒都是年轻人爱玩的项目,只是小沈没想到,前段时间几乎销声匿迹的蚊子现在突然增多,而且还那么的毒。

一心只图凉快的小沈穿了短袖和牛仔短裤出门,一进山就成了蚊子们攻击的目标,虽然一路上走着都在活动而且还喷了驱蚊水,可一些胆子大的蚊子仍然伺机下嘴。

可能是在玩的时候分散了注意力,白天还没觉得很痒,可当天晚上回到家洗完澡,问题爆发了。小沈想当然在蚊子包上涂了遍花露水,以为很快就会不痒,包块也能渐渐消失。结果却是,涂了好几便都没好转,反而越来越痒,挠得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着,第二天包块则从绿豆大小变成了黄豆大小。

尽管如此,小沈依然觉得被蚊子咬只是小事,可能是山里的蚊子要比市区的毒性强一些反应才会更大一些。直到她又煎熬了一天后,所有症状都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已经连续两个晚上失眠的她已快崩溃,周一一早便请假直奔医院。

郊区的蚊子真比市区的蚊子 

毒性强?

“你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蚊子包,而是丘疹性荨麻疹。”卜医生看了一眼小沈那两条惨不忍睹的腿后说,“你确认是被蚊子咬的,而不是别的虫子?”

对于“作案”的凶手们小沈十分确定:“肯定是蚊子,我看到它们叮在腿上,还打死了几只,是那种黑白相间的花蚊子,平常在小区公园里散步也会碰到,以前被咬好像很快就好,难道是因为郊区的蚊子比市区的更毒?”

事实上,小沈已不是第一个有此疑惑的人,卜医生说,他大致了解过最近因蚊子叮咬患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多是在去过郊区后发病。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发痒起包是一种过敏反应,反应越大就意味着过敏越严重。但肌体拥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强大能力,在一次次不断接触过敏物后慢慢便会适应,临床上常用的脱敏治疗就是这个原理。

卜医生表示,很多人被市区的蚊子叮咬后过敏反应不大,正是因为频繁接触,身体已熟悉并渐渐适应了它们的毒素。而跟郊区的蚊子是初次打交道,身体对它们的毒素太陌生,因此过敏反应往往比较厉害,容易进展为丘疹性荨麻疹和昆虫性皮炎。在中医上说起来,这就是一种“水土不服”的表现。

为什么秋天蚊子比夏天还多?

无论是大众从生活上的直观感受还是卜医生在临床上的接诊数据变化,都证明了出伏以后蚊子明显增多。众所周知,蚊子怕冷,到了冬天会“冬眠”,等到天热的时候活动就会猖獗。可为什么气温相对低的秋天比夏天蚊子还要多呢?

“在杭州地区活跃的蚊子以库蚊和伊蚊为主,前者在室内多见,淡褐色,个头稍大,后者多在户外活动,俗称花蚊子,虽个头不大但叮起人来威力不小。不过这两类蚊子对生活环境的喜好一致,一是适宜的温度,二是充足的水分。

所以我们在饲养时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严格的把控。”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监测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孔庆鑫在领钱报记者参观他们的实验室时说。

蚊子对温度的要求其实与人类似,太冷或太热都不喜欢,所以冬天会“冬眠”,而夏天最热的时候也会找地下车库、下水道等相对阴凉的地方躲着保存实力,一旦温度到了它们能承受的范围了再出来大干一场。20℃—30℃是蚊子最喜欢的温度,因此每年春秋两季中与夏季交替的那段时间蚊子就会较多。

因为蚊子的幼虫得在水中孕育,因此它们对水也有非常强烈的需求,不一定是江河湖泊这样的大水域,任何一点没被及时清理的积水都可能成为它们孕育下一代的温床,比如花盆底下垫盘的积水、房前屋后瓶瓶罐罐的积水,甚至是很多人爱养的水培植物。

孔庆鑫所长说,综合温度和水分两个因素,杭州一年中有两个时间段蚊子会比较多。从历年来的监测数据看,一般4月开始就有蚊子开始活动,第一个高峰出现在6—7月,第二个高峰则在8—9月,中间有一个月伏天的时间蚊子会明显减少,之后一直要到11月才逐渐消停下来。

再回过头来看,两个高峰温度正好适宜,再加上有梅雨和台风送来足够的降水,所以期间蚊子大量繁殖且战斗力爆表。

为什么咬人的都是母蚊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秋天被蚊子叮咬的人多固然与这时蚊子数量多有关,但要是仔细观察,夏天的蚊子喜静,经常是停在墙上或角落里长时间不动,而秋蚊子则好动,总爱围着人转,一找到目标就狠狠地咬上一口。有人说,或许蚊子也跟人一样疰夏而丧失了攻击力。而科学的解释是,秋天它们要产卵,要准备过冬了。

孔庆鑫所长说,蚊子的繁衍进度可根据环境的好坏相应调整,好的时候速度可以加快,生长时间也能缩短,不好的时候则可以减慢,甚至滞育。秋天的温度和滋生地等环境适宜,是他们在这一年里最后的孕育高峰,生宝宝需要足够的营养,因此它们也就格外努力。

孔庆鑫所长说,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那些咬人的都是母蚊子。在一般情况下,蚊子靠吸食植物的汁液或花粉维持生命,但在需要孕育下一代的时候,光靠“吃素”营养不够,还得来点“荤”的,血就是它们能凭实力获取的上上之选。母蚊子在吸食了一定的血液之后先是促进卵巢的发育,接着再是产卵,所以母蚊子咬人算是一种特殊的生理需求。

医生建议

到郊外尽量穿长裤长袖 

多吃素菜或可能防蚊

一圈了解下来之后,秋蚊子占据天时、地利,既然自然规律难以改变,那么就从自身出发,给自己建议套可行的防蚊系统。

首先,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没了产卵的地方,蚊子的队伍就无法壮大起来。

其次,家里有纱门、纱窗可将蚊子阻挡在外,出门时最好也能穿长裤、长袖,以免皮肤直接暴露成为蚊子的攻击目标,尤其是去郊外时。

再次,勤洗澡,出汗多的人确实更招蚊子。然后多吃素菜,比如大蒜、胡萝卜等,卜医生说,吃素的人散发出的体味和汗味蚊子不喜欢。

最后,卜医生提醒大家,被蚊子叮咬后,第一时间擦点花露水、清凉油、风油精等可止痒,如果半天后包块没有消退,就说明已进展为过敏性毒性反应,建议改用无酒精的炉甘石洗剂,因为含酒精的搽剂可能会通过刺激周围血管扩张和炎症让过敏症状加重。而要是过两天后仍不好转,那么就得尽快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以免过敏反应加重继发可怕的感染。(文/何丽娜)

原标题:杭州姑娘相亲归来,撩起裙子吓到崩溃:腿上几十个红疙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