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印度式“鸡娃”有何可取之处

2024-08-05 阅读数 42853

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一时间,这个集“印度裔”“女版奥巴马””等标签于一身的女性成为了全球的焦点。哈里斯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她印度裔母亲诗雅马拉·高普兰对她的培养密不可分。在哈里斯2019年出版的书《我们持有的真理》中,她称赞母亲确保了她和妹妹“成长为自信、自豪的黑人女性”。《哈佛商业评论》曾做过一项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中30%的CEO都是印度裔,其中不乏苹果、微软、谷歌、万事达卡等全球知名企业。因此,在育儿圈也掀起了关于“印度虎妈”的探讨:印度凭什么“征服”全世界?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印度式“鸡娃”有何可取之处

关于印度的教育,我印象最深的是走访不同国家、探讨不同教育制度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有一期就来到了印度。其中有个来自中国台湾的小男孩,在台湾求学期间,因为患有多动症,被老师和同学评价为“全世界最笨的小孩”。后来,他的妈妈因为工作原因,带他来到印度生活,没想到一切都好了起来,男孩在来到印度后变得开朗自信,每天都很快乐。

孩子妈妈说:“在印度,大家认为小孩子最好的状态就是多动、爱玩。”这个曾经在台湾因为多动、笨而被嫌弃的孩子,来到这个“无序”的国家后终于找到了认同感,他终于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了,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很快找到了兴趣和快乐。纪录片介绍,比起国内老师和家长擅长的教导和管理,印度的教育更愿意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

在纪录片中,一个印度老师坦言,在印度,“老师不被挑战的课堂,就不是成功的课堂”。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中国教育对学生分数、绩点的看重,印度教育确实更重视“思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见得有多么深刻的观点,甚至有时候都没有清晰的逻辑,但是他们愿意表达也敢表达,这或许就是印度精英们在美国取得比其他族裔更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度精英阶层的父母是世界上很关注孩子教育的人群之一。一项对29个国家2.7万名父母的调查显示,印度父母最愿意为孩子功课耗费时间,其中有62%的父母一周耗费7小时以上辅导孩子功课。哈里斯也曾骄傲地说:“母亲是科学界极少数有色人种的女性之一,她告诉我接受良好教育及勤奋工作的重要性,并相信我有能力纠正错误。”但印度教育的弊端是,他们采取的是精英式教育,即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在种姓制度中高种姓的孩子们身上,普通家庭孩子学习资源有限。印度电影《起跑线》就讲述了一对中产夫妇为解决孩子的择校问题而绞尽脑汁的荒诞故事。

其实,不管是印度式“虎妈”还是中国式“卷妈”,教育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在符合国情和家庭状况的基础上,采取最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编辑:美伢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